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5期(中)   作者:孙秋娥
[导读] 装配式建筑将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引入到了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
        孙秋娥
        成武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山东成武274200
        摘要:装配式建筑将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引入到了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可以在工厂中完成大部分建筑施工所需的构件,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对比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装配式建筑能够减少现场作业所需的时间,节约人力物力资源,简化施工流程,同时也能够减少建筑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施工现场管理提供方便。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从当前实际工作情况的角度上来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仍旧处在一种初级的发展阶段中,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比如工业化生产效率低,技术水平不高等。因此需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方式,但由于其整体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并且在规范化水平方面较为滞后,导致其在管理方式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中装配式施工的标准存在差异,其大多仅仅只是为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对各类预制构件展开大量的生产,并且生产出的构件也较为零散,有着较大的安装难度,在部分关键环节以及重点环节中,也无法满足施工现场之中的具体安装尺寸,为施工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不良影响,只能在现场中对构件进行合理改造,这样不仅无法体现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也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质量。并且在部分支撑部位中,没有达到标准中的设计强度,暴露出各种安全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设计阶段没有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直接采用套图的方式来设计施工构件,从而导致问题出现。
        1.2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更加便捷,并且在部分较为关键的工作环节中也十分方便。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却并没有利用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这方面的优势,而是将其作为偷工减料的依据,施工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来随意进行操作,比如不按照设计要求随意调整螺栓距离,以及没有按照要求处理防水层等,导致使用过程中结构物出现断裂等不良问题,再加上各类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雨水的浸透就会使得预应力钢筋出现腐蚀问题,为结构物的安全使用埋下隐患。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预制构件生产
        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完成,构件的生产效率会对后续的施工进度产生直接影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生产的效率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生产工厂中的设备必须具备先进性的特点;二是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必须能够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具体来讲,在预制构件的生产中,应该对相应的模板进行提前准备,确保其能够处于合理位置,然后对模板进行清洗,对端模定位进行强化。从工作人员的角度,应该将模具和套筒连接器牢固连接,放入钢筋孔中,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保证预埋件安装的合理性,确保在进行密封和固定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应该重视混凝土浇筑施工,对表面存在的不平整问题进行消除,所有工作结束后,还应该对管道进行检查,确保管道不会出现堵塞的问题。预制梁生产前,需要做好模具清洗和侧模定位,将已经安装完成的预埋件封闭固定,对模具进行相应的抹平处理。


        2.2安装阶段施工质量控制手段
        预制建筑结构件运输到施工场地后,需要对其进行装配与拼接,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整个装配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求相关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尤其是随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在预制厂预制的各类建筑结构件形状越来越复杂,体积越来越大,这对装配过程提出了相对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也不是非常成熟,导致行业内的高精尖人才比较短缺,再加上建筑行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这对安装阶段的施工质量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为了保障安装阶段的施工质量,正式施工前需要对预制建筑结构件的质量进行初步检查,重点检查预制件的形状尺寸、预埋件的位置、孔洞和插筋的设置位置等是否合理准确。确保没有问题后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施工。安装过程中需要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施工结束后还要对照施工图纸进行检查分析。
        2.3建筑构件吊装施工技术
        (1)吊装外墙板。在吊装前首先需要做好起吊点的选择设定,由专业人员处理吊装部位,保证牢固可靠。工作人员在外墙板达到作业层上方600mm高度时要牵引墙板避免其晃动,保证其缓慢地降落到指定的位置。(2)吊装外挂板。在吊装外挂板时,其工艺类似于外墙板吊装。在吊装开始后用斜支撑临时固定好外挂板,根据要求避免其摆动,将外挂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在到达指定位置后缓慢地降低并且用螺栓将其连接固定好。(3)吊装叠合板。在吊装前首先需要对四个吊点进行检查,保证受力均匀,保证吊装的平稳性。在作业层上空需要合理调整叠合板的位置,避免在吊装过程中损坏到叠合板质量。(4)吊装楼梯。在吊装预制楼梯构件时要注意仔细检查卸扣卡环,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严格按照设计技术方案合理调整楼梯安装位置。
        2.4隔墙与墙面装配式施工
        室内装饰工程的装配式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室内装饰效果。通常情况下,不同技术工艺的作用效果也不同,为了全面提升施工水平,应当深度探索技术工艺,掌握成熟的施工方法,顺利开展整体施工建设。在装配式装修施工中,隔墙和墙面属于重要施工环节,在施工操作时,施工人员应当详细分析墙体结构,河路选择装饰涂料,确保材料与涂料性能达标。明确墙体结构后,做好组装零件操作,全面发挥出技术工艺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合理选择墙体填充物,以此降低施工难度。针对金属板材、石板材等墙面装配式施工,应当合理掌握施工技术工艺,由于该类墙体和传统材质的墙面差异比较大,且施工技术难度较低,只需简单安装即可。
        2.5叠合板安装
        预制叠合板的安装必须与作业层保持300mm左右的距离,依照具体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操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降低安装作业中的误差,同时也需要做好叠合板的保护工作。施工环节,如果需要对双层结构进行安装,则上层叠合板应该适当靠前,混凝土凝固后,需要检测叠合板强度,以此来促进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提高。
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装配式建筑模式必然成为一种主要的发展趋势,以其自身方便快捷、成本低以及风险小等特点,使其在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当然,在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其拥有的优点,还应当直视其不足之处,因此,这就需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展开深入分析,准确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起与之对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类问题,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181-182.
[2]张哲,王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9):40-41.
[3]邢建,刘少博.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5):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