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5期(中)   作者:唐锟
[导读]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取得到较快的发展和进步,
        唐锟
        37028319900902****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取得到较快的发展和进步,各类建筑不断涌现出来,由于房屋建筑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当前国内房屋建筑还存在许多混凝土裂缝问题,所以,这就需要针对裂缝问题加以研究和分析,切实找出裂缝形成的原因,进而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和控制。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
引言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混凝土裂缝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唯有实现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有效分析,才可以为相关防治措施的改进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很多混凝土裂缝问题的研究受到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
1房屋建筑工程发生混凝土裂缝的危害性
        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强的流动、粘聚以及保水等特性,所以,其被广泛应用到房屋建筑工程中去时就极易引发相关裂缝问题,进而对整体建设工程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渗水。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讲,一旦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就极易出现渗漏问题。由于受到雨水的冲刷而致使水份沿着混凝土裂缝渗漏到其内部,进而致使其内部结构发生水解现象。而在水解的作用下会导致其内部产生一定的温差,从而形成冻胀现象,并最终导致整体建设施工成本增加。2)腐蚀。一旦混凝土发生裂缝,就会致使混凝土结构外部多种物质进入到其内部结构,进而与空气和水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并对其内部金属构件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通常称之为腐蚀现象。
2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操作原因
        在浇筑混凝土建筑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影响具体质量,包括操作流程、操作工艺、操作方法等。除此之外,施工环境及混凝土硬度都会影响混凝土,但其中操作工艺的影响最大。在施工过程中,操作工艺一旦出现问题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另外,操作人员的水平过低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等问题,都会引发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施工工艺把关不严是造成混凝土部分裂缝的重要原因。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层的布置中受力存在明显问题会导致后续混凝土存在裂缝隐患。
        2.2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
        从房屋建筑工程来讲,其混凝土材料主要有骨料、水泥、水以及外加剂等,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所使用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无法满足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及规范,那必定会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而对整体工程建设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如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骨料粒径不符合相关规范、且掺有杂质等,均会对骨料与水泥二者的粘合度造成影响,并最终致使整体工程的抗裂性能受到影响而有所下降。
        2.3结构原因
        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科学性非常重要。另外,施工完成后,应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养护,以避免混凝土因结构问题出现裂缝。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关注到每一个结构影响因素,保证治理的效率不出差错。在施工中,需要注意钢筋的间距、保护层的厚度以及易裂部位增加加强筋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2.4施工不到位的问题
        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类因素干扰而引发混凝土裂缝,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实际施工时未能根据有关规定来进行作业,从而引发混凝土裂缝。不少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工或是提前完工,就容易凭借主观经验开展作业,施工不够规范进而引发混凝土裂缝。第二,没有进行科学振捣,导致混凝土没能均匀分布以及收缩不均匀,进而致使在交界部位产生裂缝。

第三,没有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部分管理人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没有意识到养护的重要作用,导致后期因为养护不到位而引发混凝土裂缝。
3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3.1提高混凝土防裂缝方案的设计水平
        在防裂缝方案设计中,人们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关注,分析荷载的可变性,使方案设计得到改进,满足混凝土质量控制需要,并保证荷载控制方案得到切实改良。一是要加强对临时荷载的重视,结合最大预算方案的构成特点,制定特殊荷载管控策略,充分满足机器运转和操作的需求,更好地适应荷载控制方案的创新设计需要,为混凝土裂缝的充分管控提供必要支持。二是要加强对混凝土构件的研究,明确超载对裂缝的影响,使防裂缝方案设计更加充分地满足建筑工程的裂缝控制需要。三是要加强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关注,明确施工技术条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以便裂缝控制措施的制定与房屋维护方案设计相适应,充分满足混凝土构件的需要,为裂缝规避提供帮助。四是要加强对温度变化对裂缝影响的研究,充分结合裂缝特点,制定防裂缝方案,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需求。
        3.2对混凝土配比进行控制
        对混凝土配比进行控制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率。某些施工人员工作时间较短及经验的不足,可能会导致水灰不合理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提升相关技术水平,并对各类材料的具体使用数量进行严格管控,以保证混凝土建筑使用的耐久性。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进行实践,合理控制水灰比,一般在0.24~0.34之间,以保证硬度和强度符合材料相关规定。另外在施工中,也应当严禁擅自为了施工简便而加水,加水会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从而导致强度下降,混凝土开裂等问题发生。
        3.3强化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在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需与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而对其塌落度与入模温度进行全面有效地测量。与此同时,相关施工作业人员还应当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强化振捣作业,需确保其振捣均匀密实,且厚度与相应标准要求相符。(2)对于混凝土的运输来讲,需使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对其拌合料进行运送,尽可能降低在这一过程中水分的流失率。(3)在具体浇筑时,有关人员需运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在凝结前完成所有的浇筑作业。(4)当完成部分振捣作业时,需将振动棒抽出,以免振动棒与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以及预埋件等发生碰撞。(5)使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对裂缝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当混凝土发生裂缝时,会对整体工程的刚度、整体性等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采取先进的技术加以控制。如可以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进而选用与之相适当的技术对施工裂缝加以处理。
        3.4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应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检查模板安装尺寸、钢筋安装型号及间距等,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时,尽量减少振捣棒对钢筋、模板、预埋件的碰撞。分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一层5cm,保证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不产生裂缝,浇筑应连续进行。浇筑完成后,应在初凝前进行至少两次抹压,覆盖塑料薄膜保湿,遇大风或高温天气应采用复合土工膜覆盖,避免混凝土水分流失,造成干缩裂缝。
结束语
        混凝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有效提升混凝土质量,才可以充分满足建筑工程的建设和使用需要。因此,本文结合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设计情况,对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成原加以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以期提高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高铜传.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解析[J].四川水泥,2019(07):201.
[2]王会波,王龙洋.混凝土裂缝成因和防控措施探究[J].门窗,2019(12):40-41.
[3]郭书.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9(06):12.
[4]张龙铉.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居舍,2019(14):28.
[5]刘帮照.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相应的防治方法[J].四川水泥,2019(05):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