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5期(中)   作者:郭根生
[导读]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桩基础技术,具有极高的专业性要求
        郭根生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 401120
        摘要: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桩基础技术,具有极高的专业性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受较多条件的限制,工程技术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桩基础类型和技术方案。本文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不断引入高新技术,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在建筑施工中的投资,由此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再一次迎来了全新的变革时期,该时期的变革要紧跟先进技术的不乏,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逐渐转变核心所在,将建筑产业进行全面的更新升级。
1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含义
        在我国,最早期的桩基是浙江省河姆渡的原始社会居住的遗址中发现的。到宋代,桩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营造法式》中载有临水筑基第一节。到了明、清两代,桩基技术更趋完善。伴随着现当代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在建筑行业当中越来越多的施工工艺、成桩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而这些不同的工艺内容、形式表现依据不同的情况发展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从桩基础的施工角度来分析,桩的一部分大多会显露在地面之上,而另一部分大多都会埋在地面之下。桩基础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基础型式。桩工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桩基材料和桩类型,或者是桩工机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化基础工程体系。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桩基可以大量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
2建筑工程土建桩基础技术分析
        据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实际情况而言,为了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水平,需要对桩基础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其中针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实际情况应用了预制桩技术以及灌注桩技术两种,在此过程中沉管灌注桩最具有代表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简便,仅仅需要借助捶击就能够轻易的将之深入到地基结构之中,不仅成本低,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但其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主要在于该方式很可能会对桩本身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得其承载力有所下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使用到了孔钻灌注桩手段,该施工技术主要借助的是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用来帮助钻孔操作的进行,之后可以向所钻的孔注入一定的钢筋混凝土。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主要是灌注之前将桩孔内部所含的淤泥进行彻底的清除,保证内部的干净,之后则需要依据具体的施工操作进行。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桩间距的设计,而桩距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由此来保证其科学性,即需要将桩基的支撑面进行适当的扩大,同时也需要将预制桩技术进行广泛的使用,推广到建筑工程土改施工过程中,这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不同桩结构的设计制作,并在制作好之后将之打入到土体内部。总的来说,建筑工程土建桩基础技术最为常见的便是预制桩,而预制桩又包含钢预制桩以及混凝土预制桩两种,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都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3.1灌注桩
        灌注桩的种类包括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挖孔桩,不同灌注桩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存在较大差异,施工技术人员需熟悉灌注桩的技术特点,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桩类型,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钻孔灌注桩需要施工人员对地面孔实施填埋施工,进行打孔埋桩的操作时,须确保桩孔具有足够的清洁度,技术人员应彻底清除孔内杂质,达到清洁标准后再在孔内下放钢筋笼,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操作;沉管灌注桩的施工需采用锤击方式完成沉桩,通过锤击的力量实现沉管开孔,使施工过程更加简便和快捷,也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但由于桩体横截面较小,桩身的强度不足,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桩身断裂或混凝土离析等事故。

为避免事故发生,需在沉管内部灌注足量的混凝土,提高桩身的强度。拔出沉管管道时,也需要保持稳定、缓慢的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影响沉管灌注桩的质量;挖孔桩可采取人工或机械两种方式施工。人工挖孔需要做好桩孔的防护工作,尤其在混凝土浆的喷射和浇灌施工时,桩孔内一定要有完整的护壁,并保证钢筋连接在护壁内。达到挖掘深度时,需要施工人员继续扩大桩孔,完成钢筋的安装工作,然后再浇灌混凝土。人工挖孔具有噪声小、成本低等技术优势,更适合应用于小型建筑项目。
        3.2预制桩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最常见的预制桩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钢桩和混凝土桩这两种。在这两者之间,混凝土桩的运用更加的广泛,不仅仅能够承载着非常大的负荷性,而且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方式增强其整体建筑的稳固性。缺点则是,在较为宽广而又空旷的场地当中进行使用的时候,很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在相对特殊的一种施工与发展情况之下,大多会运用钢桩这一技术,通过借助于H型的钢桩以及钢管桩为主要内容。最为常见的预制桩技术可以划分为:振动沉桩、静力压桩、锤击沉桩等等。在现实的施工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在针对预制桩下沉这一过程当中,会对周边的环境以及土层结构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在运用这一施工技术的过程当中,同时要制定出更加科学而又合理的施工方法,并且针对沉桩的力度、作业的强度、沉桩的深度等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控制整个施工的数据,并且使之能够更加精确的设定在相应的标准范围当中。为了进一步保障预制桩技术在施工过程当中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还需要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预制桩整体结构特点,并且结合建筑施工土建施工的发展以及施工进度,有效提升施工的整体质量。
4桩基础技术的施工要点
        4.1桩基础技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建筑公司应针对施工区域的环境和条件、水文以及地质等影响参数给予有效的勘察并进行详尽记录;其次,要求针对勘测结果给出细致的计划,并制定具体的施工流程表,确认记录施工过程中多项技术的实际参数;再次,桩定位基础是施工阶段水平的一种展现,对其标准也比较严格,在施工之前要求对基顶自己基底的相关数值给予细致的记录。为保证施工方案的有效性,桩基础施工技术准备阶段,建筑公司需要组织人员,提前进入到施工区域,统筹分析施工图纸内部各轴线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对桩位做好测量与复核工作,避免桩基础施工出现误差。从源头上保证桩基础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
        4.2静力沉桩的施工要点
        静力沉桩在大型重力设备和静力桩自重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增加压力,使预制桩持续对土壤产生作用力,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密实度,实现预制桩的施工具有稳固性的要求。进行建筑工程静力沉桩的施工时,需注意施工区周边环境对噪声的要求,当施工区位于城市繁华地段时,可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降低作业噪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技术人员应注意,静力沉桩技术不适用于卵石含量较高的地层,因为会增加静力沉桩技术的施工难度,还会使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按照地基的土质以及环境桩基,合理的完成桩基础技术的选择,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自身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建筑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得到提升,保障建筑不会产生沉降以及倾斜的问题,提升建筑自身的整体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其对于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建成.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36):16-17.
[2]韩存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35):6-7.
[3]彭景林.试析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2019(01):66-67.
[4]王海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153-154.
[5]沈艳扬.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9):101+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