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测绘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孟德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孟德周 杨凯 朱荣贵
[导读]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地质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
        山东卫测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地质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地质测绘工程指的是利用地质学原理对工程建造的地质情况进行观测和记录,以此来了解那些将要建设和正在建设工程的地质状况。在完成测量工作之后,还可以将获得的地质资料使用不同的颜色绘制出来,形成完整的地质图。地质图中所反映的勘测数据可以成为建筑工程在后期建设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地质测绘也是其他勘测工作开展的基础,它具有作业量小、作业难度低等特点,在实践中能够更高效和方便地开展。
        关键词:地质测绘工程;新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地质测绘工程不断进步。传统测绘技术无法满足当前测绘的需求,技术人员利用新科技对测绘技术进行开发。以智能化的测绘技术,提升测绘工程发展,保障测绘工作顺利开展,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测绘技术对于地质测绘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基于现阶段的技术水平进一步发展。对此,加强测绘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特点
        1.1测图精准度比较高
        目前,在地质测绘工程当中,已经运用了多种数字化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有效提高了测绘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测绘的速度,在对数据误差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在发展过程中,遥感技术已经在地质测绘工程中得到了新的应用,将测图的误差控制在更小的范围之内,使测绘精度进一步得到保障。与此同时,在测绘完成之后,所得到的数据和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数据测量、传输以及制作这三个步骤可以同步进行,有效减少了测绘过程所耗费的时间。最后,测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测绘工程中不存在视觉上的误差,这为地质测绘精准度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1.2测绘信息更加丰富
        在传统的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的结果很容易受到技术环境的影响,无论是测量的元素还是测量的范围都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也相应地受到限制,导致测绘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对测绘对象内在元素及其周边环境的全方位和立体化测量,以此为地质工程绘图工作提供更加详实的信息和数据资源。各种信息技术应用使地质测绘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都可以直接在系统当中搜索,为工作人员对所测信息资源的实时检查提供了便利。最后,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新技术,以此来使测绘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地质测绘中测绘新技术的优势
        2.1地理信息系统优势
        地质测绘中通过测绘技术对测绘信息进行管理,通过测绘获得有效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测绘中保持对原始数据的基本功能,利用自身的集成技术为矿产资源、城乡规划等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
        2.2大数据技术应用优势
        地质测绘项目中,会使用大数据,依靠大数据的三维建模能力获得准确信息。大数据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的特性,基于数据可以进行共享。获得项目的数据信息,提升地质测量工作朝向智能化建设转变。大数据技术针对服务对象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为地质测绘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为地质测绘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2.3遥感技术应用优势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发挥其空间探测技术,地质测绘工作利用遥感技术,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对地质变化等进行探索和分析,根据质地结构演变规律,对水文、工程地质等勘察工作进行测绘。遥感技术能减少人员在野外工作的难度,提升野外测绘的工作效率。


        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发展应用
        3.1作业模式的选择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应用于地质勘查工作时,包括编码和无码两种模式。如果工作人员选择了编码模式,则意味着后续工作较为繁琐。这种模式首先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工作人员熟悉作业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编码,并且彼此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确保与编码有关的信息变动能够及时掌握。另外,这种模式下的测绘工作耗费时间较长,尤其是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不仅勘查作业难度大大增加,而且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导致勘查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如果工作热源选择了无码模式,则意味着后续工作较为简便。这种模式由于操作简单,对于参与人员的工作素质要求不高,并且在测绘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错误,能够使测绘工作快速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电子手簿的使用,然而这一手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与全站仪通视不一的现象,这时需要绘图员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判断,且这一判断也会直接影响测绘工作的质量。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可以采用电子平板,且这一工具的测绘速度比电子手簿更加快捷,但是电子平板也存在造价高、稳定性差、不易携带等局限性。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从测绘条件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最恰当的作业模式。
        3.2数字化测绘的操作流程
        数字化测绘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4个步骤:1)针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控制部分,需要选定视野开阔、通视良好的地理区域进行埋石工作。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将空间定位网络按照点连式、边连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置,尽量保证空间定位网络均匀分布在所选区域。2)针对外业观测这一部分,需要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控制单频接收机的精度范围,且按照数据采集的间隔时点行事。另外,工作人员需要提前规定同步接收卫星的频数,并确保卫星形成的图形符合测绘工作的需要。3)针对数据处理这一部分,需要借助全球定位系统和选定区域的单频接收机进行,并将这两种工具形成的图形轨迹在计算机上采用独立基线平差方法处理。4)针对数字化测图这一部分,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根据空间定位网络点的密度选定满足测绘要求的地形图,数字化测图即在这些网络点上进行。另外,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电子化测图所使用的比例尺、等高距以及图幅分幅的类型,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以上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工作人员根据数字地图软件输入之前测定的各种数据,并完成相应的矢量化转换,以便对编辑区域的点、线等进行分析和完善。在后续测绘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对图像进行修改,直至最终勘查工作的完成。
        3.3推动地质勘查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作为国土资源体系的重要信息渠道,地质勘查工作在地质工程产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应用于地质勘查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推动地质勘查的信息化建设,使地质勘查作业以自动化形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与地质勘查作业相关的各种数据能够实现每日自动登机、实时自动更新,这不仅使地质勘查系统的数据管理更加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加强数据管理质量,而且为后续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另外,通过建设地质勘查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将众多勘查成果在系统平板进行共享,因此地质工程中的其他产业可以借助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计算、评价等其他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勘查信息的利用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智能,更多的科技与测绘技术相融合,新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绘中展现出极大的优势。利用卫星、遥感等进行地理位置探测,提升探测的工作效率。对此,测绘单位要根据发展的新技术加强与测绘技术融合,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实际测绘工作中,提升测绘质量,推动测绘工程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红.关于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20,10(3):49-50.
        [2]赵璇玑.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23):192-193.
        [3]方志航.关于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