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宏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交通业的不断发展,路桥工程也在不断增多。因此,路桥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我国城乡地区的发展,因此我国路桥建设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路桥的设计工作作为建设的基础,对工程的成本、质量、安全、观感等具有重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一些新兴的材料和新技术也应运而生并且不断更新,为路桥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过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路桥设计构思;新技术研究
引言
不同的施工环境对路桥的施工技术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把握路桥的实用性对其进行设计构思。设计人员要考虑到当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路桥的合理性,同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路桥设计进行一个整体化的评估。技术的创新应用是路桥建设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点,通过新技术的引入,打造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建设,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提升。一个便捷的交通设施要具备创新性和安全性,所以我们就要结合现阶段的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对路桥的设计提出一个整体化的构思。
1设计的构思
在路桥工程的设计者进行前期的设计时,有关工作人员彼此之间应该携手并进,共同合作,彼此之间还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的考虑每一个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施工时造成软基沉降等问题的因素,以此确保路桥沉降的问题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的流程要把控好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首先需要对施工中的各个步骤展开细致的计算和全面分析,以便于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第二个方面是需要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检测,确保得到数据都是正确的。
2路桥工程设计的存在问题
2.1路桥设计缺乏创新
市政道路桥梁的设计理念缺乏创新思维,路桥设计千篇一律,缺乏特色。设计人员对路桥设计始终保持着一套固定模式,生搬硬套,各方面难以得到突破。创新设计中,设计构思的矛盾有时在于考虑到成本、安全性与整体美观等方面的问题难以得到面面俱到。随着科技的进步,设计师可以综合考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不断提高自身设计水平及设计成果品质。
2.2桥头软土地基设计处理过程中没有妥善处理
在一些路桥设计施工中,桥头施工地点所处的地层为软土地层。由于环境地质的影响,在这些软土地层上就十分容易出现桥头下陷、地基垮塌等现象,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威胁社会经济资源,严重的影响了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勘探人员的疏忽,导致在勘探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取样调查,或钻探深度没有达到要求,对建设土层做出一个错误的判断。没有及时发现软土土层,在施工完毕后就会很容易导致桥头出现问题。相关人员在选择软土层计算方式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从而使计算结果出现误差、地理位置选择失误,从而难以判断软土层的位置所在。在软土层上修建的工程由于软土处理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被雨水所渗透,软土层就很容易垮塌。同时,如果是强雷雨、暴雨天气的话,冲击力大的雨水会造成软土层被冲散。需要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合理的处理软土基层,使其内在实质化。交通管理部门出台的道路基本施工条例中明确规范道路在建成的两到三个月之间要对道路进行短期观察,保证道路每个月的沉降值在6毫米之内。而桥梁与道路的链接处需要保持10厘米之内的沉降,通过安全观察期后才能紧接着接下来的施工。
2.3搭板的不合理设计
在道路和桥梁的过渡阶段,解决不均匀问题有很多解决方案。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建立桥头。但是,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发现由于施工单位注意力不足,解决方案无法有效控制施工项目中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另外,板坯的不合理设计也是桥头路堤高度高的重要原因。根据相关工程规范,搭接的长度可以穿过桥台未压实的土层,合理根据搭板的受力程度,通过简单支撑的梁计算一圈的长度。
3关于路桥工程的创新技术
3.1GPS技术创新与应用
现如今在路桥工程之中已经广泛应用了GPS技术,它的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GPS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地面的监控系统接通卫星,然后获得信息,这个技术非常的实用,它有者特别多的优势:①测量站点之间不需要彼此互相连通;②对位置点能够执行精准的定位;③在观测的时候能够确切的得到物体的坐标,而且进行测量需要的时间特别短,基本上你需要进行等待;④这个技术操作起来通俗易懂,特别简单;⑤这个技术能够做到全天不停的进行工作,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工对它的影响都很小,这个设计不仅仅可以提高准确程度,还可以减少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关于测量施工的路线和打通隧道等操作都能够应用GPS技术。另外,在大部分的丘陵以及山区等地区也能够应用这个技术,这样为路桥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还有在进行检查桥梁的日常检查也能用到这个技术,它的作用是能够准确的勘察到桥梁发生沉降,这使得技术人员能有效的发现故障,并且及时的处理故障,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损坏。
3.2BIM技术的应用
BIM是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的简称,指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管理、建造的数据化工具,将工程所需的各分项工程的进度信息融于一个三维模型之中,从项目策划、运行到维护等各个阶段,整合工程项目的数据化、信息化数据,将这些数据传递到整个项目的完整周期。近年来BIM技术开始在土木工程、建筑学开始推广应用。一般传统的路桥设计师都是用CAD软件,这款软件仅适合用于绘图领域。相比于CAD软件,BIM技术除了绘图的功能,还可以对3D建模、项目进度计划、工程价格、施工模拟、碰撞检查等多方面的现代化设计技巧进行参数化处理,所以在建筑管理上能够更加地精准。BIM技术是三维空间的设计,设计路桥时设计师可以充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在设计前期,BIM技术可以了解和捕获场地的相关信息,帮助相关人员了解场地的实际情况,并对场地进行精准的分析,并可进一步进行场地模拟,确保设计的科学性,有助于合理选择路桥建设的场地,降低了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市政路桥的规划设计阶段,BIM技术能对建筑物的空间标准进行科学的信息分析,获取具体、准确的数据,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大幅节约设计时间,同时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率。BIM技术在路桥设计提案的论证阶段也有重要的作用,BIM技术可以模拟建筑施工时的情况,在论证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相关人员可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避免正式施工时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3.3混凝土高性能创新应用
高性能的混凝土是目前新型的一种建筑材料,开发这种材料的技术人员采用了低水胶比的理念,这种材料的耐久性强、经济性好,再加上方便运输、密实性高、浇筑简捷等优点,使得这种材料大受欢迎。另外,这种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做到使自身的性能隔绝一切的外力影响。因此在路桥施工中采用这种高性能的混凝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路桥工程的质量,增加路桥工程的寿命。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在路桥设计时建设三维模型,加强空间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设计。BIM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对路桥设计的方案进行有效性验证,可以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和BIM技术结合,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设计和施工场地各项数据衔接是否科学合理,根据3D路桥设计模型模拟施工周期全过程,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安全性等,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嵩.路桥设计的构思及对新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6):217.
[2]郑兴国.路桥设计的构思及对新技术的探讨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0):1955-1956.
[3]刘文博.路桥设计的构思及对新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6):3431.
[4]朱峰.浅谈路桥设计构思的一体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7):207-208.
[5]周玉翠.试谈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1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