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水利局 浙江湖州 313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进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农村地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确保农业灌溉用水尤为重要。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在工程设计、工程建造和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优化,从而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促进农业种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固然能够使基层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也能够帮助基层农业生产质量的快速提高,但想要使相关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最佳效果,需要在日常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使用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体制,以进行日常的监督与管理。现阶段,我国基层农业生产所使用的管理体制仍然是传统小农经济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方式并不适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因此务必要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1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意义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为了解决农村耕地的灌溉以及农村人畜的饮水安全而修建的各种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在农村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调节并改良农田的水分状况及地区的水利条件,使其能够满足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及发展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和高产。因此,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是保证农业高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
2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较明显的特征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农民参与频率较低,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农民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没有深入地了解,而且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一时间无法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并不积极,并且工程后续的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比较困难。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现行的管理制度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制度,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需求难以满足。3)多数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是维护管理资金的缺乏会对后续运维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比较匮乏,管理模式效果不佳,领导者管理决策不够科学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制度的完善性。
2.2工程设施和施工设备不先进
过去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施工水平较低,在水利设施的建造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在水利工程设施的建造过程中出现随意变更工程图纸的现象,这无疑会造成工程施工不合理。不仅如此,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在施工的过程中,大部分工作由人工完成,机器成了辅助设备,加上水利工程各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沟通,对工程施工进度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业务水平也普遍不高,加之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技术深造,导致其整体服务水平偏低,难以承担具有一定深度的管理工作。此外,我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者在思想层面上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理念,认为管理工作难度较大,部分地区虽然邀请了农民群众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中,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农民群众参与的程度普遍不高。
2.4资金投入的限制以及资金投入渠道的分散
如果想要小型农田水利进行建设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必须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努力,而在当前一些省市,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存在资金受限的问题,还存有资金投入渠道分散的问题。
我国除了在对水利进行投入之外,还需要对国土进行综合的整治,并且要对农业进行综合开发,这些工作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由此便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与整合变得极为困难。
3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整管理制度
首先,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做到“谁管理,谁负责”。现阶段,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体较为模糊,很容易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严重的技术性问题。基于此,可以利用村民委员会轮流管理的方式对水利工程进行维修管理。其次,为减少运维费用,可以采取费用分摊的形式,并雇佣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不但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作业效率,还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2明确农田水利建设产权制度,促进农田水利设施的流转
(1)对基层水利队伍进行改组、改造、改革,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构建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管理方式,落实产权主体,明确管理责任,评估指标,核定资产价值,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资质,解决资产核定与价值评估问题。(2)按照工程类型,以村组、乡镇和县市区为单位,逐一登记造册,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用途,开展工程建设,逐一确权,确立受益范围和现行的产权归属,或将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流转交易纳入县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统一规范流转交易,取得农田水利设施流转经营权。加强经营项目及水利设施的日常监督管理,对设施资产重置估价,形成水利固定资产,纳入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建立共同出资、共同受益、共同参与管理的自治机制,引领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管理。
3.3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组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教育培训促使管理人员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并帮助其合理开展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选用不同的管理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丰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实践操作经验,从而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3.4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展资金渠道
水利工程建设存在施工周期长、资金量大和投资回收缓慢,并且存在洪涝灾害等诸多投资风险,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进行这类项目的投资。同时,在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相关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不能得到政府补贴,也没有相关的投资失败补偿机制,使得银行和金融机构没有投资热情。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很多都是公益性质的,而与之相关的金融服务产品也没有太多的创新性。与农业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产品比较单一,担保机制不够完善,而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不可能完全依托政府的财政扶持,应当建立和完善信贷与经营等相关的风险保障制度,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拓展资金渠道,保证水利设施建设的顺利实施。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背景下,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国家提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政策,通过节水灌溉技术,不但可以节省水资源,避免浪费,还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但是,在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管理活动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必须联系实际情况,完善现行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管理制度,将责任细化到个人,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实现当地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计划。
参考文献:
[1]刘艳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7(5):49-50.
[2]徐成波,王薇,温立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J].中国水利,2011(7):23-25.
[3]张庆华,崔世彬,马静,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2011,29(4):1-5,71.
[4]卞成林,马华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6(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