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及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安巍1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安巍1 李利2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1身份证号码:21011219771209XXXX;2身份证号码:21010419780414XXXX
        摘要: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当前特别需要进行系统的远程控制及管理,电气自动化就能实现这一目标。同时,电气自动化也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有效保障工程安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电气自动化进行了概述,并提出机电工程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分析了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探讨了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及自动化;机电工程;应用
        引言
        机电工程是机械与电气构成的工程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较强,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机电工程在实践阶段都有着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在机电工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电气自动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
        一、电气自动化简述
        电气自动化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属于电气信息技术范畴,以控制理论和电网理论为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包括:系统设计、系统分析、系统开发、系统管理等研究领域。在电力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获得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生产力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解放,并且在安全生产上的表现突出。电气自动化设备省去了配件的烦琐,只依靠自动控制便能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实时监控。
        二、机电工程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一)自动化监测管理
        电气自动化应用于机电工程之中,能提升电气工程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是电气工程运行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阶段,可以将电气工程中的线路、电力零器件等进行全面性的监测管理,了解机电工程的运行情况,做好数据信息分析之后,及时处理在机电工程运行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机电工程中的电气设备,在应用期间加强实时监测,能有效掌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完成对机电系统地保护。且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期间,设备本身的检索功能较强,经过数据信息收集与分析,能获得更多可靠的监测数据,运行效能有效提高。
        (二)智能化设备应用
        当前科技发展迅猛,各行各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求诸多,我国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重视的态度,提升科技水平以及工业化发展力,智能设备构建,给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电气工程设备的应用范围扩大化,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设备性能以及运行质量方面,有更高标准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机电工程之中,能展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特质,对系统的自动化管控,提升设备运行的整体效率。而且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期间,由于电气系统智能化。因此,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分析,将自动化水平提升,保障整体的运行效果。
        三、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电网调度以及设备中的应用
        自动化系统构建,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期间有效应用的表现,软件与硬件相互配合,能将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两个构成部分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软件部分,中心服务、工作站等操作系统则是硬件构成。利用计算机网络对电网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调度,做好监控与管理,提升自动化效果。在机电工程之中,对各类机械设备的监控管理,也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工作人员通过设备监控以及管理的途径,能尽早处理故障问题,完成设备管理的目标。
        (二)建筑行业的电气自动化应用
        计算机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智能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现代社会的支柱性产业构成,在智能建筑产业发展期间,电气自动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气自动化的自动性,与信息技术结合应用,能够给高层建筑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施工人员在实践期间,整体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升,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工作效率提升,达成缩短工期的目的。在建筑行业要安装金属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对整个安装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做好程序设计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开展远程操作,提升设备的自动化效率。数字化的交换机系统的应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标志,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核心技术手段。建筑行业有高效便捷的特质,最终能走向智能化发展阶段。
        (三)发电厂、火电厂、水电厂的应用
        现代社会对技术手段的应用要求相对较高,因此电气自动化能实现分层分布的目标,最终完成实时监控的目的,在电气自动化之中,利用分散测控系统,足以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要素确立。该系统能突显电气自动化应用便捷性的特质,过程中技术人员利用以太网,就能完成机电设备远程操控与管理的目标,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效率提升,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当工作人员能将设备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与预判,了解设备的工作情况,在机电系统工程期间,能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在水电厂之中,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将发电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升。
        四、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一)创新性
        机电产品的创新性应用,是达成电气自动化生产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都是按照行业规范或项目工作要求进行的,将原始工作能力以及集成创作能力提升,还需要在实践阶段应用创新思想。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单位,在电气自动化生产期间,不断摸索与探究,找出实现再创新的有效途径,电器产品的科技水平提升,为实现技术再创造奠定基础。电器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以本土化发展思路为基础,在国际上展现我国自主研发产品的特色性。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发展空间较为宽广,为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加强产品的自主创新也极为关键。电气自动化技术研发企业或应用企业,要认识到技术创新的影响力,将企业管理系统进行调整,为电气自动化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开放化
        在机电工程项目建设期间,需要将开放化的管理平台建立,为推进自动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优化管理程序,提升系统平台的工农作效率,将编程的时间有效控制,任何技术语言或语法的应用都能实现统一管理的目标,最终生产出的产品编程的规格也能有效统一,提升自动化系统的合格率。在计算机管理人员工作期间,利用电脑端的平台操作系统,能将各项工作的灵活性提升,保障技术手段应用的开放性、有效性,平台的极致应用,必然能够给产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通用化
        在未来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实现结构统一化、通用化的目标,对实际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创造条件。在过程中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地方的发展需要,做好网络结构的调整,将系统应用的通用性提升,都能给管理人员的线上管理提供条件。不同层次的数据共享、交流的效果增强,必然要保障网络技术与机电设备的有机结合,将系统运行效率提升。机电系统结构的通用化,能够将通信障碍问题有效处理,在不同系统之间,信息交流的效果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其能够大大提升机电工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保证机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相关科研工作人员要强化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以期为机电工程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叶巍,孟凡林.对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应用的探析[J].电子世界,2020(20):50-51.
        [2]杨智恒.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2):145-146.
        作者简介:
        安巍(1977.12.9)男,满族,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电气。
        李利(1978.4.14)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电气。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