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 5354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也在逐渐提高,尤其是机电工程技术与自动化的应用,不仅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在生产中获得有利突破,全面实施了自动化生产,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进行转变。该技术的应用确实有着重要价值,也体现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速度,对于经济水平的提升,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深远影响,因此当下应加大研发机电工程技术的力度。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应用;自动化
引言
电气自动化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属于电气信息技术范畴,以控制理论和电网理论为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包括系统设计、系统分析、系统开发、系统管理等研究领域。在电力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获得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生产力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解放,并且在安全生产上的表现突出。
1机电工程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1.1 自动化监测管理
电气自动化应用于机电工程之中,能提升电气工程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是电气工程运行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阶段,可以将电气工程中的线路、电力零器件等进行全面性的监测管理,了解机电工程的运行情况,做好数据信息分析之后,及时处理在机电工程运行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机电工程中的电气设备,在应用期间加强实时监测,能有效掌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完成对机电系统地保护。且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期间,设备本身的检索功能较强,经过数据信息收集与分析,能获得更多可靠的监测数据,运行效能有效提高。
1.2智能化设备应用
现如今科技发展迅猛,各行各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求诸多,我国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重视的态度,提升科技水平以及工业化发展力,智能设备构建,给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电气工程设备的应用范围扩大化,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设备性能以及运行质量方面,有更高标准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机电工程之中,能展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特质,对系统的自动化管控,提升设备运行的整体效率。而且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期间,由于电气系统智能化,因此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分析,将自动化水平提升,保障整体的运行效果。
2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体现
2.1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供电系统是机电工程的重要构成,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的智能技术与控制技术方面。其中,人工智能的无功补偿技术是最为常见的智能技术,通过设置无功补偿方案,明确静止无功补偿器、可控串联补偿器、晶闸管控制移相器等关键组件,自动分析所采集的数据特点,从而选择适合应用的无功补偿反感,达到实现供电系统自动化的目的。与人工干预的判断方法相比,是通过计算与分析数据得到最佳方案的智能技术,将其应用于机电工程中的供电系统能够收获更加准确的判断结果。
2.2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是电力体系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电工程的主要体现。通过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构建由服务器、工作站、计算机网络、大屏幕显示器等组成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便于高效完成全自动电网调度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工作。深究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表现方式,则在于借助电力系统专用的局域网络,有效连接发电厂、测量控制设备、电网调度中心等变电站终端,达到实时评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目的,从而科学预测电力负荷,实现发电控制与经济调度的自动化,并将损耗将至最小化。
2.3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在机电工程中全程监控电力系统是确保稳定性电力支持的关键,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则有助于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简洁,及时精准查找并解决变电站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电能转化效率。通过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取代电话通讯、人工操作与监视等传统办法,全方位地监测变电站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达到提高变电站运行水平的目的。机电工程变电站中引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将电磁装置替换为全微机化的装备,借助信息传输技术、自动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项技术手段,全程观察计算机屏幕动态,实现数据传输自动化管理与统计记录,有效处理复杂的装备关系。综合来看,变电站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优势较为突出,摒弃传统的人工操作工作而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站内整个操作过程的可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变电站的监控效率,同样能够切实满足现代化生产发展需求。
2.4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目前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广泛,包括在数控机床中也发挥出很高的价值,除了可以让软件设计模块化,还能促使数控机床的功能不断完善、增加,所以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加大了机电工程技术的研发。对于数控机床生产作业来说,会涉及到大量的机械设备,而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水平,也改善了数控机床经常出现的问题,让整体生产与运行更有效率。这些侧面说明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数控机床有着重要意义,促使生产水平与作业方式得到优化。
3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3.1创新性
现阶段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都是按照行业规范或项目工作要求进行的,将原始工作能力以及集成创作能力提升,还需要在实践阶段应用创新思想。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单位,在电气自动化生产期间,不断摸索与探究,找出实现再创新的有效途径,电器产品的科技水平提升,为实现技术再创造奠定基础。电器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以本土化发展思路为基础,在国际上展现我国自主研发产品的特色性。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发展空间较为宽广,为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加强产品的自主创新也极为关键。电气自动化技术研发企业或应用企业,要认识到技术创新的影响力,将企业管理系统进行调整,为电气自动化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2开放化
在机电工程项目建设期间,需要将开放化的管理平台建立,为推进自动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优化管理程序,提升系统平台的工农作效率,将编程的时间有效控制,任何技术语言或语法的应用都能实现统一管理的目标,最终生产出的产品编程的规格也能有效统一,提升自动化系统的合格率。在计算机管理人员工作期间,利用电脑端的平台操作系统,能将各项工作的灵活性提升,保障技术手段应用的开放性、有效性,平台的极致应用,必然能够给产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构建开放化的管理系统,是实现电气自动化发展的有效措施,与外部进行交换技术的对接,能够给企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结束语
因为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应用,各个行业、领域的生产效率以及质量都得到最大的保证,尤其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机电工程技术是最重要的生产技术,因此加大了对该技术的重视。其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受到了机电工程技术的影响,实现快速且稳定的增长,因此要继续提高研发力度,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来不断完善自动化问题,这样才能增加应用效果,并全面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朝江.探究电气及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15):185-186.
[2]樊庆保.浅析机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一)[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9.
[3]叶巍,孟凡林.对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应用的探析[J].电子世界,2020(20).
[4]宁超莫.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9,000(01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