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2月第5期   作者:张达
[导读] 随着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装配式建筑也得到了应用,

        张达
        身份证号码:232326****03280515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装配式建筑也得到了应用,和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有着诸多优势,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相对较快,同时减少资源消耗,节约施工成本。本文主要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当中应用的探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现代化建筑,在施工过程当中通常都会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工艺。在装配式建筑模式之下,通过工厂化构件制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的缩减资源消耗。工厂制作完建筑构件之后会将其直接运送到现场,并实施组装。通过采取这样方式可让复杂工程项目施工更加简捷,减少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所以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装配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
        2.1? 建筑装配式建筑是促进建筑业节能减排的有力途径
        建筑施工中存在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噪声,这些都会造成建筑业的大量浪费和噪声。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建设模式,扭转粗放式施工带来的资源和能源浪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能有效降低噪声污染和粉尘排放。发展装配式建筑,将进一步改善施工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装配式建筑有大量的预制构件在工厂内制造,不影响环境,缩短施工周期;高级施工机械可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施工时间。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建筑成本摊薄,这突破了建筑业的瓶颈,提高了现代化建筑业的水平。
        2.2? 建造装配式建筑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步骤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增值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我国经济有很大的好处。首先,它可以促进新的商业;第二,它可以刺激投资,引起社会投资的大量流入;第三,它可以改善消费需求;第四,它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作出进一步贡献。预制施工法将解决低效、高消耗的粗放式施工方式,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力素质、管理创新和快速发展铺平道路。
        2.3?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提高住宅质量的必由之路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主要采用构件化生产代替现场施工,工业构件质量稳定;用预制特征代替人工砌体,可以大大减少施工误差和人为误差,保证施工质量。预制施工法可以彻底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效率,使全国共享科技进步和供给侧改革的成果,促进住房使用,从而朝着我国的住房梦想不断发展。
        2.4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首先,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明显提升。运用装配式施工模式替代以往传统施工模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失误的情况,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1]。其次,构件是工厂直接加工完成,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成本。再次,传统建筑施工模式之下,现场施工环节多,施工管理易出现缺陷,产生众多的质量问题。如混凝土现场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实从而在拆模后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的质量问题。最后,装配式建筑仅仅只需要在工厂对于构件进行预制,并且根据流程进行现场拼装即可,可以缩减工程建设时间,提高工程效益。
        3?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预制框体施工
        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框体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建设质量。另外,在框体的预制和施工过程中,应将螺母放在框体内,以保证框体与墙连接的可靠性。另外,框体与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3000mm。在框体构件连接过程中,为保证墙板上的安装孔能与框体的螺栓准确匹配,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框体,以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2? 预制层合板安装
        预制层合板的安装施工将直接影响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在预制层合板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高效地控制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同时,要确保相关施工活动符合我国颁布的标准和法规的要求。施工过程中,操作层与预制层压板的距离应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为保证定位精度,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安装策略,进一步减小施工误差。为防止碰撞,应采取预防措施保护预制层合板,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另外,为了保证预制强化木板的密实性,在安装和施工阶段可适当采用模块化结构技术。为保证结构施工,应科学设置双层柱。预制组合板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混凝土作业。混凝土浇筑后48小时检查强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水平的70%时,可拆除下一层支撑,以确保预制层压板的安装和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3?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为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必须考虑预制内墙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相应的紧固件来实现。为保证预制构件连接牢固,防止紧固件松动,在预制内墙内预埋钢筋,并将水泥砂浆灌入紧固件孔内,进一步提高预制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在预制过程中,适当设置剪力墙是工程的关键环节,也是后续施工的基础。因此,施工需要保证预制剪力墙的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4?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BIM技术应运而生。BIM技术的应用也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例如,利用BIM技术,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建立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模型,并用该模型模拟施工过程,使建筑设计师对整个工作过程有直观的了解,并能详细、准确地展示每一个施工过程。此外,通过计算机模拟,相关工程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据此设计有针对性的缓解措施,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预制施工工艺的可用性和质量。BIM技术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1? 数据共享?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无疑需要各种工程材料。其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多种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数据处理效率较高。此外,借助于BIM技术,可以建立装配式建筑管理数据库,实现与其他工程数据库的数据共享,使管理工作更加公平地分布,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建筑管理水平具有成本效益。
        4.2? 安全管理
        借助于BIM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工程中各项关键施工技术的使用。此外,利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建立工程模型,实现设计图纸的无缝连接。帮助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图纸上的问题,并在模型中标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部位,为工程人员提供指导。此外,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建立楼宇管理平台,实现精细化施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状况良好,但实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为推动新时期城市建设的发展,必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理念,加强研究,使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更加完善,要继续学习先进成熟的技术方法,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形成比较完整的装配式建筑体系。通过实施建筑工程一体化,加大员工培训,完善技术管理,逐步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标准、法律法规,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内预制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預制装配技术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粗放管道中的应用将逐渐增多。此外,对高成本配件和内置件进行经济优化,将降低连接件和其他内置件的成本。此外,还将按照传统生产工艺建立流水线,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
        6? 结论
        综上所述,在目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切实做好各环节施工的管理工作,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促使工作流程得到优化,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定刚.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24.
        [2]徐家铮,王国诚,石有信.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
        [3]王炳,徐明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20(22):277+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