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控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2月第5期   作者:王孝龙
[导读]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发展项目的落实

        王孝龙
        中安信达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发展项目的落实,促使建筑行业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对建筑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工民项目管理及施工技术作为工民建工程的两大环节,其对建筑主体结果质量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工民建工程的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场对工民建工程的质量管理已成为建设项目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在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的这一阶段,经常由于管理方法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工程的有效开展。因此,施工单位应增加相关管理人员注意现场项目管理并结合实际施工现阶段,综合控制因工民建工程的施工风险,为施工现场施工技术质量提供保障。施工单位应注重现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并结合工程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有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做好风险预警工作,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1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控问题
        1.1施工流程操作的规范性差
        通过调查和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全过程不难看出,在整个施工流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果想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与使用寿命,必须保证施工操作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严格地遵守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的各项技术准则或规范。此外,还有些施工单位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对施工的整个流程缺乏足够的重视,未能建立起完整的施工规范,导致施工现场潜在危险因素,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甚至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选用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严重影响建筑项目的质量,大大降低了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
        1.2监督管理机制存在严重不足
        让工民建工程的各项工程资源在监管监督下有效利用,从而确保工民建工程经济成本能够在合理范围中降到最低。监管风险管控的关键在于能够降低工民建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单位甚至是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让施工单位的发展要够长远推进。但是对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监管制度建设而言,已经起到了非常明显的阻碍作用。
        1.3施工材料及半成品管理不足
        工民建工程所需物资众多,需有大量的材料、设备及半成品构件等,要求在准备阶段做好物料准备,满足采购质量、库存安全以及存储得当等要求,以免妨碍工民建工程进度及质量。但在实际工民建工程中,物料管理往往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对材料采购成本及质量把控不严,由于工民建施工物料消耗巨大,采购成本过高,将直接拉高工民建工程造价,而且采购环节质检不严,也带来工程质量隐患问题。其次在库存管理环节,工民建工程不同施工阶段对物资需求有所差异,但由于物料库存补充不及时,容易导致工民建施工中断,延误施工进度,而且由于物资库存量大,有的不重视材料存储,使工民建施工物资缺乏有效管理,使材料性能劣化,造成较大物料损失。最后是材料及半成品在使用前,未经严谨的检测检查,暴露出工民建质量检测环节漏洞,同样会影响到工民建施工质量及安全。
        2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控措施
        2.1规范管理制度
        在整个工民建项目施工管理中,管理仍是重中之重,其是推动项目顺利进行的必要因素。没有规范的管理体制,会导致工作不能顺利完成,如施工现场作业秩序、工程质量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相关管理体制进行规范与明确。规范体制,加强施工材料管理也很重要,而材料的管理则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对工程数据的管理应该从最初开始就应落实到位,对材料的使用进行严格把控,纠正技术错误与项目安排的偏颇,在管理上更要明确责任,落实负有责任。并且,规范体制还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作为建筑工业实地施工的建筑行业,与其它行业不同之处在于,建筑工业的实地工作是不确定的,在实地工作时常会遇到意外的因素,现场有序的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说,有效管理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终达到要求的基础。
        2.2要实施动态、全过程的质量监管
        当涉及工民建施工监管时,要积极融入过程控制理论,对工民建不同施工阶段,分别制定监管标准及要求,并动态开展监管作业,确保工民建工程有序实施。首先是施工前管控,应在明确工民建施工目标的同时将其合理分解,细化到不同施工工序,做好工民建工程的物料及技术准备工作,严格审查施工设计方案,还要联合工民建各施工单位,就可能发生施工问题展开预想,并确定预防方案。其次是施工过程管控,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要做好自控,也就是工民建施工单位,就自身作业内容,制定自我监管措施及要求,预防违规施工发生;二是要做好他控,也就是借助第三方监理机构,在工民建施工中行使监理职责,全程监控工民建施工过程,确保整个施工合理合规。最后是施工后管控,具体要求在工民建施工中,严格履行一工序一审查要求,该工序质量合格方可继续后续施工,而且要有专业的审定人员,确定工民建施工是否需要进行返工或者加固。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工民建工程中成品、半成品的养护,将质量监管贯穿于工民建施工全过程,尽可能实现质量及成本目标。
        2.3优化工民建施工方案
        按照现场工民建建筑工程的要求,优化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开展有序化的施工,降低施工中安全隐患的发生。根据施工安全管理实施全方位的管控,其中包括施工规范管理的技术指标、施工性质、施工活动等。根据施工方案核对施工现场情况,分析施工现场发生安全隐患的因素,确定建筑工程施工优化的标准,制定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案。参考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管控,明确安全管理的参考依据,制定符合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
        2.4提高专业技能
        实际上人们一直对工民建施工存在一定的误解。很多施工人员认为工民建施工只是一项体力活,不需要做出任何思考与判断,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工民建工程建设之所以需要一支具有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是有一定原因的。管理者会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流程,这是因为对于市政工程路基等施工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施工技术,还需要进行工艺控制。没有较高的专业技巧与专业水平自然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工民建施工是一项技术活,为此必须要组织施工人员学习,以便施工人员素质过硬、专业性较强,能够详细的了解施工所涉及的各流程与重要工序,能够读懂设计人员的意图并且按照其意图进行施工。对外施工单位可以适当提高人员招收门槛,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来吸引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士,以实现施工团队构造的调整。这样一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带动下施工团队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工民建工程的技术施工的主体是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数接受的教育程度低,素质也相对较差,这些因素会影响施工的质量。所以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灌输给他们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让他们知道如何进行安全的施工,明白质量对施工的重要。通过实施责任制管理,将每个人的责任分配明确,这样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追究到个人。并进行故障的弥补工作,这样就可以提高职工责任心,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更加的认真。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施工流程操作的规范性差、施工管理体系健全、忽视现场质量检测工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充分参考上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完善策略,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严格按照各项标准和制度开展施工工作,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强.浅谈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管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3):106-107.
        [2]马爱明.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江西建材,2016(24):243-244.
        [3] 李欣欣.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库堤坝工程中的应用及管理思路刍议[J].四川水泥,2017(05):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