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2月第5期   作者:辛本龙
[导读] 渗漏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辛本龙
        身份证号:23040519881****0418
                       
        摘要:渗漏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应高度重视防渗施工技术,做好防渗施工处理。文章就建筑工程的渗漏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外墙、屋顶、厨卫间和地下室防渗漏的技术措施,以此提高防渗漏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防渗漏技术;建筑工程;建设
引言
        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建筑质量问题一直存在,渗漏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是评价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通常来说,对渗漏造成影响的因素和部位有很多,在厨房、门窗等部位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1建筑工程的渗漏成因分析
        1.1外墙渗漏的成因
        外墙渗漏问题常发生于非承重墙体,主要在各个缝隙、穿墙管道的位置。框架梁柱和砌体位置存在渗漏的问题主要由于施工阶段未加强质量控制造成裂缝,导致出现渗漏问题。梁柱结构应用的混凝土强度较低,导致混凝土温度膨胀系数存在差异,压力影响下出现裂缝。砌体间施工中,砂浆饱满度不足或未进行湿润处理,导致砌体出现缝隙,造成渗漏缺陷。外墙穿墙管预留孔会导致渗漏的出现,部分情况下未按照要求处理洞孔,封墙环节导致密实度不足,引发渗漏缺陷。
        1.2 厨房和卫生间的渗漏
        建筑的厨房和卫生间的渗漏问题也比较普遍,主要是因为这两个部分都是需要频繁用水的部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到防水设计,或者没有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水材料,都会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混凝土在长期受到水的影响后,其本身结构发生改变,引发漏水。
        1.3  门窗渗漏
        门窗是为人们遮风挡雨的重要部位,也是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保障,但由于长期使用,不可避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对其正常性能造成影响。门窗部位的渗漏和材料质量、设计、施工等各方面都有直接联系。具体来说,如果门窗自身施工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就会影响其耐水性,引起渗漏问题。除此之外,如果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密封性,在安装、施工时的操作不符合要求,就会增加门窗缝隙,为渗漏问题创造天然条件。
2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2.1外墙的防渗漏措施
        2.1.1 加强材料的质量验收管理
        砌墙与抹灰环节应用的砂,含泥量应控制在5%以下,且粒径应符合技术标准,须保证投料精度偏差不超过±2%,外墙抹灰材料应加入抗裂剂与防水剂,以提升抗渗漏性能。砌墙环节中,须应用空心砖、混凝土等关键性的材料,做好相关的质量控制,尺寸与材质均应达到要求,严格执行送检制度。砌墙与抹灰中环节中须采取具有较高防渗漏水平的水泥施工材料,禁止应用收缩性较大的粉煤灰、火山灰等材料。水泥进入现场后应组织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复核工作,以预防渗漏等问题。
        2.1.2 加强墙体砌筑质量控制
        填充墙体阶段应加强缝隙部分的质量控制,梁柱与砌体夹缝可通过砂浆进行填充处理。墙体砌筑阶段,应保证与楼底部位高度为200 mm左右,剩余部分应在间隔至少7 d后,在下部结构稳定性达标后再进行侧砖或立砖部分的挤压施工。砖结构应和梁、板、柱等部分全部顶紧,砖斜砌与水平方向呈现60°,方可达到要求,空隙部分应使用砂浆进行填充施工。不可使用干砖进行砌筑施工,干砖会直接吸收内部砂浆中的水分,使砖体部分的摊铺无法达到均匀性标准,应使用砂浆填充砖缝,达到饱满度要求。干砖应用前须使用水进行浸湿处理,混凝土砌体应保证含水率在16%以下。


        2.1.3 提升外墙抹灰质量
        抹灰阶段应采用分层方式处理,根据施工工艺在砂浆内添加聚丙烯,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应实施相应的洒水保湿工作。建筑外墙抹灰使用甩槎时,应保证涂抹平实,定浆后使用尺板进行粘贴,使用铁抹子进行反槎处理。墙体下层抹灰开始施工前,应进行洒水湿润处理,再刷一层素水泥浆液材料,在浆液全部吸入墙体内便可实施抹灰处理。混凝土梁柱与砌体交接位置可通过抹灰抗裂施工,抹灰阶段,抹灰层外层厚度应在5 mm以上,钢丝不可裸露在外表面。
        2.1.4 做好细部处理
        窗台向外的坡度大于6°;窗口上方位置应根据需要设定为鹰嘴结构;阳台面砖需要制作为45°的倒口形式,应用水泥砂浆实施抹缝施工。外墙窗框外沿需要使用发泡聚氨酯实施塞缝处理,面板施工后应按照外框周边位置上进行密封防水剂施工。
        2.2厨房和卫生间防渗漏施工技术
        厨房和卫生间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如下:(1)如果厨房和卫生间所使用的是砌体墙,要在隔离墙的底部设置200mm 的混凝土坎;(2)如果住户要求设计下沉式卫生间,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侧排地漏,这能够及时排除积水,避免水和杂物造成渗漏。在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周围垃圾进行清理,刷上符合要求的材料,用1:2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填满、压实 ;(3)在确定坡度方向时,可以以地漏高度作为重要参考依据;(4)要在对基层进行全面清理和修补的基础上,再进行防水涂膜墙的施工作业;(5)厨房和卫生间是渗漏问题高发部位,在施工时,要先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再施工找平,涂刷防水层。
        2.3屋面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在屋顶材料中,通常使用防水材料,这是防止屋顶渗漏的基础。只有选择优质的防水材料,才能确保屋顶结构的质量,并有效控制屋顶漏水的可能性。屋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建筑规范进行建造,并且如果有必要,屋顶必须逐渐用防水材料覆盖,并且两次涂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太长。为了获得防水效果,涂覆的防水材料必须形成薄膜。施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屋顶防水测试,例如可以进行密封测试来发现渗漏点,并做相应的处理。
        2.4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
        地下室和建筑其他部位的施工存在较大区别,主要是因为地下室环境特殊,不管是对施工材料还是施工技术选择都有更高要求,也更容易发生渗漏的问题。在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预埋件、止水带、施工缝隙等部分的渗漏问题,主要技术要点如下:(1)地下室承台混凝土主要选用抗渗混凝土,选择活性更高的混凝土材料,严格控制材料配比,要将温度变化对缝隙的影响考虑在内;(2)在处理施工缝隙方面,可以设置抗渗层,在施工之后做好护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其防渗漏的性能;(3)在处理变形缝的橡胶止水带方面,可以利用焊钢骨架进行固定,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禁止在止水带上打孔,否则会增加出现渗漏问题的几率;(4)在预埋件的处理方面,要选择防水性能好的材料,由于地下室环境阴暗潮湿,为了避免钢铁材料生锈,还需要对这部分材料进行防锈处理。要采取合理的手段保护电缆,避免渗漏对电缆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5)管道穿墙位置也是容易发生渗漏问题的部位,在穿墙位置方面需要合理设置止水片,避免受到水的影响;(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振捣密实度,在施工结束后,要定期对工程进行维护和保养,便于施工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也能够有效延长建筑施工寿命。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渗漏问题,影响建筑的总体质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困扰。施工人员应对渗漏问题给予足够重视,针对渗漏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升建筑防渗漏效果。在具体的施工阶段,应进一步强化工序管理,加强质量检验,及时发现潜在的各种问题,推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骏飞.防渗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1,7(07):137-138.
[2]董四平.建筑施工中的渗漏施工技术[J].居舍,2021(10):32-33+79.
[3]芦天成.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3):101-102.
[4]邱国川.基于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的防治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21(03):212-213.
[5]倪仲佑.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居业,2021(03):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