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桦南林业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黑龙江桦南 154431
摘要:林业资源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对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林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应用合适的造林技术,从而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规划;设计要点;造林技术
引言
我国疆土辐射面积较广,多种自然环境交错结合,部分地区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加之在城市发展、现代工商业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出现局部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等情况。在此背景下,急需加强林区造林规划设计及营林生产管理。营林生产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还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在营林生产过程中,要做好造林规划及设计,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提升造林生产效率,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1造林规划设计原则
在林业生产、发展过程中,造林规划设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造林规划设计需对林地进行实地考核,了解现有造林规划布局情况、林业生产进度、林地自然气候条件、造林规模大小、造林技术、造林目的和林地发展方向等。在正式进行造林规划设计工作时,需遵守以下几条原则:一是资源共享原则,一份科学、合理的造林规划设计需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下完成,只有在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互通共享、沟通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遵循便捷原则,造林规划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要尽量简化设计方案,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规划设计方案能够发挥出原本的作用;三是拓展性原则,造林设计方案需具备一定的拓展性,以便为后期调整、改进方案提供便利,造林规划设计需根据营林生产的实际状况、规模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2林业产业造林规划设计内容
2.1依照条件要求对造林地点科学选择,突出造林景观造林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科学确定造林数量,明确造林范围与造林环境,确保其经济利益,依照实际条件合理选择造林地点。选择造林地点时,应当认真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依照区域林业规划相关要求,合理确定造林位置次序,并依照不同的位置合理挑选树种,不断扩大造林面积。另外,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的带动作用,与其共同进行造林建设,保证造林效率和质量,提高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2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在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科学选择树种更有利于其健康生长,增加造林工程经济利润。因此,在造林树种选择过程中,必须要对区域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土壤特征、环境气候等各方面因素,展开全面的研究和探讨,确保外部生长环境更加适宜树木健康生长。同时在造林规划设计工作中,应当选择本土化树种以及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质的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更适宜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在引进外来树种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性做好可行性调研工作,严格遵守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树种特性,充分考虑造林区域的海拔高度、土壤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科学选择树种。
3营林生产中的造林技术
3.1整地造林技术
中的第一个环节即是对营林地的地面进行处理与清洁,首先需要将造林生产区域中土地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可使用农业机械设备将整个区域内的垃圾、杂草等清理干净,避免过多的杂草和垃圾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其次要在清理完地面杂物后,对营林生产改造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全面消毒,提前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从源头减少病虫害,以提高树木存活率。
3.2分殖技术
营林生产过程中需重视对造林技术的应用,树木成活率不仅会受到环境、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其对植树技术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若是在气候较为特殊的区域进行植树造林,则需更加重视造林技术的使用,以保证树木成活率。造林技术能有效提高树木成活率,分殖造林技术是营林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种植技术,主要是利用树枝或根系进行新的树木培植,其原理是利用树木根茎的再生能力实现树木的生长,这样能在减少生产经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殖技术可操作性较强,且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能保留原有树种的特性。
3.3播种造林技术
在造林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就是直播造林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将苗木的种子直接播撒到适合的区域,也被称之为直播造林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但是苗木的存活率较低,苗木的生长情况较差。所以在选择种子时,需要保证种子颗粒饱满,选择容易发芽的种子,如山杏、红松以及栎类等植物。直播对播种区域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保证播种时区域不会出现自然灾害,土壤的水分也要充足,最好是在人迹罕至的区域实施播种造林技术,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3.4注重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仅仅通过药物防治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还会污染环境,甚至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防治病虫害时,不仅要适当采用化学防治,还可以使用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方法。例如根据林区的害虫类型,可以引进害虫的天敌,控制害虫的数量。同时,还可以通过沼液进行病虫防治,沼液作为一种非化学物质,将其进行过滤后,对苗木进行喷洒,能够起到很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会造成过度污染,还能够避免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某林场通过应用该方法防治病虫害,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问题,极大地避免了植物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但是,在喷施沼液防治病虫害时,要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避免雨天喷施,一旦出现降水问题,会对沼液的作用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3.5植苗造林技术
幼苗培育是植苗造林技术的关键。植苗造林技术主要注重树种的萌芽率,通过大量萌发新苗来开展造林工作。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拌种、浸泡、催芽等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便种子在土壤及出苗后有一定的病虫害抵御能力,同时也能确保种子的出芽率。植苗工作人员在春播前要注重种子的催芽工作,对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根据其树种特性进行相应的催芽,并结合气候及天气情况进行合理浸种催芽。
3.6插条造林技术
插条造林技术有一定的季节局限性,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春季插条造林需在土地解冻、气候回暖、苗木发芽时节进行,秋季则在叶落后土地冻结之前进行,这样能够确保插条成活率。在插条的枝条选择上要采用生长健壮、树龄合适的年轻树木枝条,枝条要在扦插之前进行修剪,将多余部分剪掉,扦插完成后将枝条扦插地的土壤重复压实,用地膜将插条全部进行覆盖,保湿、保温以提高插条成活率。
4结束语
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使得林业产业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最为核心的产业之一。基于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形势的影响,进一步加强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研究,提高林业造林水平,推动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关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还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为人们营造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曹光明.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2):45-46.
[2]杨晓.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及造林技术探析[J].种子科技,2019(13):110,112.
[3]李建建.浅析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6):186.
[4]王诗翰,张志远.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J].科技风,2018(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