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探究 许保华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许保华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云驼风景区运行服务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  2625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气质量,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为了持续推动园林绿化工程和谐发展,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方法和植被养护技术的研究,合理规划,提高花草树木的栽植成活率,进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凸显其生态效益。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植物养护;具体措施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不仅发挥着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等重要作用,而且在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等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在园林工程建设施工完成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植物养护管理措施,切实做好植物定期的修剪以及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和水分,才能充分发挥出园林工程的积极作用。
        1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的特点
        1.1技术应用的综合性较强
        园林工程在与养护技术的充分结合过程中,也展现了重要的综合性。园林施工的进展过程中要做好园林的定位工作,明确建设面积和地理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的地质勘测,搜集有效的技术数据进行深入探讨,确保园林施工的技术方案符合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相关因素的有效分析,确保理论与实际结合制定出符合现实情况的施工方案。可以了解到在园林工程的施工工作中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植物养护技术的应用工作时,要考虑园林工程的综合性,进行综合考虑。
        1.2园林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植物养护技术是重要的应用环节,施工周期较长。需要专业工作人员进行长期维护,定期进行苗木生长状态的检查工作,定期进行有效的修整工作。植物养护技术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工人要进行苗木的修剪工作,浇水操作和施肥操作,要及时检查苗木状态,如果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诊治,工作人员要潜心学习植物养护技术,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应用,还要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了维护苗木正常的生长状态,在园林施工工作中充分应用养护技术,也要认识到施工周期较长的特点。
        2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2.1确保设计质量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正式施工建设前必须开展的工作,规划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园林最终的施工效果。为了保证整个园林工程施工的顺畅性,必须提高园林设计质量。具体来说,设计单位首先要选择设计水平高的设计人员从事具体的设计工作,提高园林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待设计方案确定后,设计单位就需要对所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和验证,选择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为提高园林施工质量打好基础。另外,在园林开展具体规划设计的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并掌握植物搭配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搭配,提高植物移栽后的成活率。另外,为了充分体现园林的艺术效果,园林规划设计人员还要重点了解植物四季变化,根据不同植物的四季变化效果,设计出整体不同的园林样貌,提升园林艺术价值。
        2.2建设材料质量管理
        正式开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标注出施工建设过程需要应用到的材料种类、材料标准和规格,采购人员严格按照具体的采购要求购买相应的材料。一般来讲,在每个地区,这些材料都较为常见,购买渠道较多,但是在选择供应商之前,必须全面了解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确保所购进的材料符合具体的指标。对于已经采购的材料,在具体应用前,质检部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被投入到施工使用中,继而影响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水平。每购进一批材料,入库时,都要详尽地记录采购的时间、渠道以及具体的供应商,只有这样,后续材料应用的时候出现问题,才能第一时间找到相关人员进行协商和沟通。


        2.3整体工程质量管理
        在各个地区,园林绿化工程的占地面积都相对较大,施工作业点数量众多,且较为分散,即使一个小小的分项目,往往也会涉及到多个专业知识的应用,极大程度地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为了保证各个施工环节之间良好的衔接,同时也为了保证整个园林绿化工程可以在工期范围内顺利完成,必须不断加强施工管理。确定施工进度后,就可以应用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合理划分施工段,设置好相应的围栏,在交通量较大的路口设置专门的交警进行疏导,避免交通堵塞问题的发生。如果涉及到夜间作业,也必须配备指示灯,注意将指示灯设置在显眼的位置。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注意边施工边清理各种建筑垃圾。另外,施工人员还要了解植被的生长特性以及最佳的种植时间,解决好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高整个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水平。
        3园林绿化工程植物养护技术
        3.1绿化浇水
        任何植物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水资源,植物的生长同样也不例外。如果土壤中的水分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就会导致植物出现无法正常生长的问题,如果植物长期处在缺水的状态,最终植物就会因失水过多干枯死亡。如果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植物根部就会因长时间浸水出现根部腐烂。所以,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植物生长特点和要求,控制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避免因水分不足或者水分过多等原因导致植被死亡。
        3.2土壤养护
        土壤不仅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因素之一,更是植物生根发芽的关键。所以,在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土壤养护技术的应用,才能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运用土壤养护技术时,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检测园林工程现场土壤中的水分与pH值,如果发现土壤中pH值超标,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土壤酸碱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
        3.3整形、修剪及除草
        园林植物修剪是园林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园林植物的修剪不仅可以及时剪掉杂乱无章的枝叶,留下美观的植物,而且有助于植物受损部位的恢复,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修剪时,应该根据植物生长的特点和观赏性要求开展修剪工作,切不可盲目修剪影响植物的整体美观。比如,在修剪草坪时,不能剪得过短,而应该按照一定的高度整齐地修剪,才能将草坪的观赏效果体现出来。此外,对于生长稀疏的乔木类植物根部附近的杂草,应该采取喷淋农药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因周围杂草过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保证植物生长环境的通风性。
        3.4病虫害防治与防寒养护
        在开展园林工程养护工作时,应该合理利用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防寒养护技术,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病虫害与寒潮是威胁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园林工程养护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是从源头上控制树木生长的情况,在采购和引进树木时,加大病虫害检疫力度,彻底隔离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如后期养护过程中发现树木感染了病虫害,则应该及时采用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等措施进行处理。另外,在开展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应该掌握病虫害蔓延的特点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将药物防治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富足,所以在当前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园林绿化工程则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目前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不科学、养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需要保证设计质量,加强人员管理,重视苗木选择与移植,完善管理制度。此外,在技术方面需要做好灌溉施肥管理,修剪除草管理,并且要加强病虫害防治,这样才能打造高质量的园林绿化工程。
        参考文献:
        [1]汤荻.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地区性分析[J].现代园艺,2018(16):196.
        [2]汤文倩.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136-137.
        [3]柯凯军,吕思悦,朱迪.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的运用实践[J].现代园艺,2018(4):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