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现状及发展 孙迪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孙迪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符合现代高效、安全、环保的要求。
        身份证号码:37292819901106XXXX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符合现代高效、安全、环保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已经出台。作为此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计应遵循现行标准和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科学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要点;探析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为了满足现代建筑对高效、安全、环保的要求而设计的。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有关标准。作为此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计应遵循现行标准和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科学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
        1 装配式建筑概述
        1.1 国家政策
        预制中心建筑从2015年开始使用集中,2015年末工业大厦的评价标准发表,2016年之前在全国展开。自从第十八届中国共产党全国大会(CPC)提倡“农业现代化新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开发政策以来,州就反复提倡有关预制建筑开发的政策要求。州和市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2017年2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1.2 装配式建筑概念及现状
        预制建筑是工厂组装的结构,使用运输到施工区域的预处理构件。从结构上看,这类建筑分为混凝土、木结构、钢结构,包括柱、楼板(包括阳台、空调板)、抗震墙、楼梯等预制构件。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半预分配和半轮询。为了防止零件损坏,槽和孔会对原零件的外观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严禁在施工现场对零件进行再加工。因此,在这样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必须完全依据构件的完整性来保证维修的美观、安全、环保和方便的原则。
        2 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2.1 电井及电气箱体安装区域
        首先,配电箱必须尽量设置在工地墙上。一般来说,配电箱出口有许多管道。如果设置在播前墙上,需要对相应位置的结构进行加固,后期墙体制作难度较大。如果难以避免,通过尽量打开两个箱体之间的设置空间,最常见的室内箱体和住宅用配电箱可以错位设置。另外,电气专家需要向建筑专家确认防火隔声要求,向结构专家确认影响结构体系的条件。其次,合理选择层压板、预配电板、角色配电板。由于进出口管道密度大,进出口管道尺寸大,管道交叉的影响,特别是配电箱电源进线管道直径超过40时,不能保证在现场结层厚度小于120mm的管道敷设。合理的楼板形状可以有效避免钢筋网的产生,不会影响楼板结构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可以对原相应区域内的管线进行调车作业。如仍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可请结构专家对周箱、配电箱相应区域的局部方案进行修改。使用整个即兴创作。层压板仍被用于家庭的其他部分,有助于确保地板结构的应力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电气管线埋设
        2.2.1 管线与结构专业钢筋
        增强型预制墙是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专业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与施工专业积极配合,防止钢筋损坏,尽量减少钢筋穿越管道的交叉控制。另外,由于墙体钢筋与内钢筋之间的距离是必要的,因此需要根据设计的具体情况对本专业领域进行调整,避免管道交叉的问题,尽量减少管道的使用。对于一些较大的交叉节点,设计人员需要与专家沟通,明确具体的可操作性,减少各种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2.2 管线与墙体
        为了确认管道埋设在结构墙上,设计人员必须优先考虑管道的最大外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板厚必须小于1/3。如果设计人员需要满足这一要求,他需要联系结构专家,确认管道外径和现场打击层的实际厚度,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以及铺设的最大允许外径。管道已经决定了。如果管道厚度超过标准,设计师必须联系其他专家讨论是否可以增加板厚。同时,如果组合平面钢筋超过预压板,管道和托筋存在问题,结构专家还需要对托筋的高度进行合理设计。另外,在工程计算中考虑设计人、施工错误等细部要素,会有一定的余量。
        2.2.3 管线之间的连接
        管线之间的连接包括预播墙与现场敲打层管线之间的连接以及预播墙管线之间的连接。第一种是因为现场打磨层的管道一次也没有配置,所以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后期的施工阶段,所以可以适当设置预分配墙的管道。因为管道的预分配壁需要统一的注入处理,所以通常需要确认以下两个要求。首先,为了最大化减少错误,管道的位置必须高精度。其次,合理设计容错空间有助于提高连接的便利性,优化管线铺设错误纠正能力。空间位于特定位置的区域管线连接两侧,需要预约连接插槽。插槽应确保足够合理设置两个原管道。通常可以设计成200mmX300mm。连接完成后,需要分配对应的配线操作进行密封。这种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实现第一个连接。
        2.3 防雷引下线
        (1)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必须采用构造柱竖向主筋作为导筋。这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导线必须密集地分布在外墙和建筑物周围,使结构的整个长度完全焊接,从而实现屋顶连接条与基础接地网之间的有效连接。但由于预应力墙下连接设置,钢筋未连接,钢筋之间的连接采用套管开挖纵向连接。此时,您需要将引线添加到预分发壁柱。主体、附加导线和预配电板的钢筋作为防雷导线、导线和其他附加导线进行焊接连接。预分配板是焊接的。附加导体之间的电气连接可通过设置连接板来实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有效连接,施工人员必须选择一些预制墙的形式进行现场加固和加固。引线与基础和接地柱的加固连接通常是通过焊接实现的,可以选择双面焊接方法。一般来说,焊接长度必须大于直径的6倍。(2)施工过程中,施工负责人必须考虑预制中心的建筑特点掌握,预制柱应与现场冲击路线的钢筋有效连接,设备必须安装在墙上,以减少预制墙的壁厚。如果柱的钢筋可以超过16mm,设计师必须首先考虑将其用作导丝。在建筑设计中,由于结构抗震墙可能在转角处设置,设计人员将采用正线预配柱作为引下线。预分配柱采用上下连接、间隙套管掘进的方法。由于钢筋不连续,在预配柱上加设专用导线,使上、下预配柱有效连接,可作为导线的主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预制装配和施工情况,在附加导线之间的电气连接处加设连接板。
        3 智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为了在同一空间中连接不同的设备,需要将协调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设备执行和处理。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网络和配置。现阶段,很难实现智能建筑与预制中心建筑设计的完全融合。然而,在我们的设计中,智能建筑的标准化构件可以重新定义,完成标准化构件之间的接口,建筑内部空间可以作为智能化的基本单元。因此,建筑与预制中心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将各个空间的电子控制子系统结合起来,将智能建筑视为一个由多个标准单元组成的整体,建立一个智能化系统。实现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目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现在的预制中心建筑正处于活跃发展时期,迅速成熟。对于电器专家来说,现场安装预制装配式建筑比以往的建筑要难,设计者需要有效管理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同时,要重视结构专业领域的有效调整,实现预制中心建筑的整体可行性,优化建设的经济和环境方面。
        参考文献:
        [1]何芳.装配式建筑的电气设计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9,000(010):42-43.
        [2]徐伟.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及解决方案探究.
        [3]李洁慧.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电气设计[J].低碳世界,2018,000(003):14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