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王毅 孙墨荥 刘俊豪 许亚
[导读] 电网建设下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王毅  孙墨荥  刘俊豪  通讯作者:许亚
        山东英才学院

        摘要:电网建设下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电气工程自动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电网建设下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当前电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自动化应用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电网建设;电气工程;自动化;电气自动化
        引言
        对于供配电系统在电网中的运行来说,与电网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电能运输中的重点,需要满足可靠性、方便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做好运行维护工作,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投资的成本,适应电网发展的长期性。这就对于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以维护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考虑,保证各项参数计算的准确性,加强变电所运行过程中对供配电系统的监管,避免意外问题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供配电系统运行中,由于影响因素过多,也导致了多方面问题的出现。
        1电网建设中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意义
        第一,电网建设中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能打造更加便捷化的工程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设备的应用需求也在增大,这就使得电力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展。为保证便捷化服务模式,就要突破常规化的应用结构,有效运行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从而合理性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不仅能缩减成本,还能促进电力事业的转型进步。另外,由于多数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无论是施工周期还是施工程序都较为繁琐,借助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就能落实全寿命周期内的监督管理,及时纠正工程不足,实现质量目标。第二,电网建设中应用工程自动化能有效提升电气工程的整体性能,自动化技术能进一步改善传统工程项目的结构,建立需求量的及时性响应模式,从而尽快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最关键的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能有效简化传统工程体系内复杂的操作流程和控制流程,在出现故障问题后及时借助高敏元件完成故障的短期应答并进行及时纠偏,从而打造可靠性、可行性更高的方案,为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保障。第三,电网建设中应用工程自动化是顺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手段,电力行业融合信息化技术已成为主流趋势,能在满足电力事业环保要求的基础上降低生产能耗,从而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效率,依据电网需求进行动态化的供配电调整,从而实现能耗的节约化处理。
        2电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2.1自动化调度控制系统不完善
        自动化调度控制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转变了传统的调度控制模式,能够在“智能”分析与预判中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但是,电网自动化调度控制系统整体不完善,自动化远程调度控制效能不足。一是自动化调度控制系统功能不完备,在运行研判、远程调度等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调度功能模块;二是自动化调度技术不成熟,特别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云技术的现代智慧网络系统,尚未形成智慧网络全覆盖,电力调度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因此,在智慧电网建设中,进一步加快电网调度控制技术升级,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关键,也是推进电网调度控制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2.2系统配置上的不合理
        许多用电单位在供配电的连接上所设置的电压过低,无法承受正常的企业运行,需要经过多次降压才能引入到内部供电中,这代表电能损耗的增大,无法实现电压的有效匹配。从这些问题来看,这是系统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配电系统的损耗,需要有关人员通过更换线路或者改变供电电压的方式进行具体的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加强对系统的监管,在设计等方面缺乏一定的整体性。


        3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策略
        3.1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中,能够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对电网运行的调度工作水平进行提升,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体现。一方面,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不断提升电网调度中采集、分析与处理数据的效率,确保通过使用自动化的方式对电网调度工作进行开展,能够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从而改善电力工程的电网调度工作情况。另一方面,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能够根据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与相关运行管理规范,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使用自动启动操作,有效地控制其中的生产设备,而且必须始终保持自动下指令的方法,对电网调度工作进行开展,才能够确保顺利地开展电力工程电网调度自动化,从而为高效的电网调度工作提供大力的支持。
        3.2变电站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
        在电网建设项目中变电站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在变电站中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能有效减少劳动成本,提升变电站常规化工作的综合质量,打造更加完整且更加多元的运行模式,主要是借助自动化系统和现代化设备完成数据分析、处理,从而提升相应部门工作的效率,减少故障率。另外,对于变电站而言,若是出现故障问题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而借助电气工程自动化能尽快完成故障响应,并及时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具体情况,结合要求落实修复方案的制定,相较于传统的电磁监控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采用的计算机技术能更加高效,创设稳定的运行环境。此外变电站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还能减少工人在站内开展高危区作业,在保证变电站稳定生产的基础上也维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3.3供配电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于电气设备以及系统的运行以及维护等方面。对于当前的城市用电来说,它的分布与线路规划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用电负荷的上涨导致停电等问题频繁发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存在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在维护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控,它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地捕捉,通过对相关参数信息的分析,判断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同时还可以启动预警功能,有效地避免停电等电力故障问题。相较于过去的人工巡检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运行中的效率和质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电气自动技术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有关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统一,使其具有规范的运行标准,加强与不同设备的有效连接,当发现故障时,可以缩短处理的时间,提高它的准确性,同时也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了解,熟悉它的运作模式,从而提高它的应用效果。
        3.4?智能化用电管理
        基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与通信系统,可以在集控中心建立用电管理系统,实现以下功能:第一,监控用户侧电压水平,以此为根据科学分布与布置无功补偿设备,降低网络损耗,提高用户用电质量与配网运行效率。第二,全面分析客户用电数据,掌握客户用电的时序性,了解客户用电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窃电与偷电等异常。第三,根据客户的用电规律,智能安排网络运行方式与潮流分布,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通过以上功能的实现,配网运维部门能在有效的数据和智能化系统支撑下,更好地做好客户的用电管理工作,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建设中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能在打造高效工程的基础上,减少隐患问题的留存,从而提升整体质量,保证配网建设的智能化发展,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电力系统运行。
        参考文献
        [1]赵栋梁.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3):29-30.
        [2]任庭昊,代运滔,马静.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2):100-101,104.
        [3]荣旭东,张蓓,高伟,翁同洋,徐伟.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与继电保护配合的电网故障处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8):5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