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
南京市竹山中学 江苏 南京 211100)
[摘要]初中各门学科中,研究整个自然界生命的生物学越来越重要,其教学价值也日益凸显。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初中生物教学目标有了进一步更新,也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能力有了明确要求。由于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制约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教师仍习惯于“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使得原本内容生动的生物教学也变得枯燥乏味,使得学生们对其丧失兴趣,也就缺乏了在生物学习上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阐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期指导实际教学工作,激发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引导 自主学习
不少教师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上以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为主,不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的选择,也不重视课本以外的知识,再加上一些学校在教学条件上存在限制,没有足够的先进器材去支持生物学实验的开展,均不利于学生们对生物知识的吸取。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意识到了生物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也逐步具备了让学生们开展实验研究的实力。这种情况下,教师更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们经过自主探究去深入理解生物学理论,提高学习效率,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素养。通过自主学习,可打破被自身原本知识体系所限制的屏障,不断扩充知识体系,使其能更快更好的适应时代变化。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的今天,仅仅依靠学校传授的知识远远不够。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拥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确保自己能在及时获取知识的同时,主动加深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紧跟时代脚步,满足社会发展对新一代青年人的要求。
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数师负担,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由教师为主体实施知识的单向传递,却不能充分引起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多教学生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效率并不高,甚至有些学生一离开课堂,所学知识就所剩无几。但若学生能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会主动进行预习、复习,不断深化对生物学知识的思考和理解,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通过主动请教老师或和同学间的探讨,来达到知识的巩固和升华。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通过不断努力思考,反复实践,去锻炼自己思考和解诀问题的能力,并充分磨炼意志力。学生们在思考和学习中,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获得克服重干扰的学习韧性,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能坚持学习,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更好的达到生物学的数学目标。
2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措施探讨
2.1加强师生互动
初中生物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并对知识进行独立调查和探究,主动且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需更新教学理念,将学生当做教学主体来看待,及时做好教学上的转变。教师应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主动、自觉的去进行各项教学实践,这就需要加强师生间交流,帮助学生去构建知识体系。
首先,教师应努力创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以鼓励为主,授课时,尽可能以轻快、抑扬顿挫的语调,面带笑容,尽可能避免生硬、严肃的表情,减少对学生严厉批评的频率,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能放松的学习和思考,不用过多的担心因回答不出问题而面临老师的批评,这样,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效率,也让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其次,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发现。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生会处于教师讲、被动学的固定框架中,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等待教师分配学习任务,而非自己主动去挖掘,在思维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均不足。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合理组织教学过程,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当学生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予以肯定,并帮助他们知晓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进而培养他们提问题的习惯。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错了,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分析出错原因,以免学生产生沮丧心理,帮助他们尽快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再者,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以此为依据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对小游戏感兴趣,有些对生活中的问题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安排他们多做有意义的活动,带着问题到现实生活中调查研究,引导他们从中感受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2.2充分利用教材
目前,不少教材在编写时,就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如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等,从生物教学依据上为学生们创造了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也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指导学生们正确运用教材、用好教材,提高教材内容的使用效率。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植物种子萌发》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事先帮助学生们做好导学案,提出“1、什么是胚?2、大豆种子内部结构,种子萌发的内在原因?3、种子萌发的外在条件与过程?”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预习,一边预习一边思考,这样,当学生们结束对课文的阅读时,就能对课文产生初步认识,形成大体的印象。之后,再让学生们进行精读,从课文中找寻重难点,自行在课本上进行批注,来表达读后的感想。在课堂上,教师也需要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由学生围绕这一问题,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并在阅读中自行归纳知识的重点,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以进一步产生更多的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
2.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是促进自主学习、探究的有效手段,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建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将其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其中融入不同层次的学生,便于不同学生之间互补,让他们以小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教师应帮助学生们掌握探究的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像观察、记录、假设、讨论、总结成报告等。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以播放录像的方式,让各组学生仔细观察几种水生被子植物和其相对应的生活环境,再让各组根据他们所看到的内容进行思考并提问,如这些植物怎么实现对水生生活的适应?再让小组成员经过讨论作出假设,利用相关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来对假设进行验证。最后,由组间进行交流,相互间对彼此的答案进行推敲,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们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设计实验及操作并分析假设的正确性,能更好的提高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乃至学生们今后的发展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初中生物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晓华,李建周,李玉中,谢德玉,彭芳刚.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 :176.
[2]金明姬.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191.
[3]陈克福.在初中生物融入式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书育人,2018(28):49.
[4]陈明华.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15(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