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占超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初级中学 533900
摘要:壮汉双语教学是针对我国广西壮族学生的特殊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壮汉双叶教学发挥出极大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当前壮汉民族双语体育教学的几个必要性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并重点分析和指出当前壮汉民族双语体育教学当中现存的热点问题,最后重点提出如何提高壮汉双语体育教学质量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状语;汉语;双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壮汉双语教学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双语教学不仅仅与我国因地制宜的政策呼应,而且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实现民族的平等。
二、壮汉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由五十六个不同少数民族共同融合组成的,各一个少数民族之间因为文化、生活领域、生活习惯等等的不同,存在差异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民族之间语言不通。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发展,双语教学应运而生,一方面可以消除各民族之间语言沟通的障碍,另一方面可以交流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充实我国民族文化,更多的人就会了解和传承壮族文化,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来传承。
在开展壮汉双语教学之前,壮族地区一直都是汉语文的单语教学。这样下来,壮族学生的学习跟不上老师的进程,文化知识的落后,连带着经济、政治发展同时停滞。在实施壮汉双语教学之后,壮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加强,教学质量有效提升。这不仅仅与我国的因地适宜政策相对应,而且真正意义上拉近壮族人们和我们汉族人民的距离。
三、壮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壮汉双语教学的评价制度欠完善
目前,区内的壮文中等级学校还只有54.6%的中小学教师无法完成对壮汉双语课堂教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个方面,我们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较低。壮文中等级学校的教师中有的对壮语文基础知识不熟练,有的对汉语文基础知识理解得不够到位,有的也无法正确地掌握壮汉双语课堂的教学。教师对教研缺少了意识与方法,没有合理地进行教研计划,不好好地积累、发掘教学素材。
(二)壮汉双语教师的稳定政策需要加强研究
壮文专项经费补助助学资金建设是支持壮文教师进校办学工作的重要保障。这笔办学经费一直没有太大增加,随着人民物价的不断提高上涨,壮文中学进校园的工作人员资金短缺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三)试点学校课时安排不足
尽管当年壮文校点进校布置工作虽然历经20多年的快速发展,日趋成熟,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当年我们保留保存下来的壮文校点整体仍然出现课时安排不足的现象。
缺点是西南壮文中学校点总体布局与西南壮族地区人口总体分布极不相称。具体表现在有的一些县(县级市、区)农村壮族居民人口多,但是却没有一个民族壮文小学校点能够提供充足的课时;而有的一些县(县级市、区)农村壮族居民人口少,却开设有多个民族壮文小学校点。
(四)中学的壮汉双语教学工作需要深入研究
壮汉民族双语高等学校的初中课堂教学大部分都还只是通过所属学校的或上级统一组织编制的已出版的数学教科书或小课本形式进行,其他的教学管理手段大多数都还只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式。由于并未制定有统一的体育规范教学标准和详尽的教学操作流程讲解,各地在深入摸索的工作过程中均未认真落实和做到这一方针,具体做法不同,效果也不相同,导致了推动壮汉民族双语体育教学研究事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失调。
四、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跟踪指导新到岗年轻老师的教学,提高我县壮文教学水平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双语教育师资团队,是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基础。要定期组织实施壮汉双语课程的教学经理及其他骨干老师的在职技术培训。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基础知识、技能、教学观点、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领域的培养,提升双语教师队伍的综合专业性。
(二)与试点学校辖区的幼儿园进行交流,抓好壮文基础
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课堂在县与市之间、校和学院之间、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教育经验互动,推广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同时,要鼓励试点学校辖区的幼儿园进行交流,保证学生壮文的良好基础。
(三)督促试点学校增加壮文课的课时数,保证壮语文课授课实践
应该立足当地实际,综合考虑壮族人口的分布特征、教育和社会发展情况、人口流动性变化状况及其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和承载力,尽快做好壮汉双语学校布局和结构调整。应该考虑到在壮族少数民族人口较多且无壮文民族校点的县域内增设一些新型壮文民族校点。对于现有壮文小学校点要进行再造,采用集中式办学,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方式。
(四)积极开展全县性语文课老师的课堂教学比赛等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除了上述策略之外,还应该积极开展全县性语文课老师比赛,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其他人好的教学习惯,从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结论:对于双语课堂教学来说,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可以操作性较高的实际课题。壮汉双语教育的实施,对于我国整体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作用。从当前我国青少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与现状来看,要想尽快地构筑一套较为健全的双语课堂教学框架,必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梁子兰.当前广西壮汉文化双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策.2011(9)
[2]韦筱毓.广西壮汉双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策.教育和课堂的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