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和林格尔县第一幼儿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摘要: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作品,从而获得对音乐本身的感知、理解、体验、想象及表达的过程。在活动中,需要幼儿具备一双“音乐的耳朵”,充分调动自身听觉的主动性,通过倾听,感知、认识、理解音乐的形象,感染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的内涵,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再把音乐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从而使幼儿能够得到欣赏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音乐欣赏教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有利帮助。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策略;欣赏能力;培养策略
1 音乐欣赏教育的意义
1.1 音乐欣赏教育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肖邦《小猫圆舞曲》是一首轻松、幽默、富于想象力的作品,幼儿在欣赏这首曲子时,是透过作品的欣赏,引发和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想象和创造了自己对这首音乐的解释。有的幼儿说这首音乐表现了“小猫吉米看到小老鼠杰瑞偷吃东西,吉米去抓杰瑞,杰瑞拼命地从草坪跑到屋顶,但是最终被吉米抓住了,吉米抓住杰瑞的尾巴高兴地吹起了口哨。”
1.2 音乐欣赏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通过欣赏把音乐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并把欣赏到的通过对话的方式,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传递出去,同时也在接受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种对话包括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同伴、幼儿与作品的对话。
1.3 音乐欣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音乐欣赏活动是培养幼儿记忆力的最佳方法,首先教会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理解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让他们感受音乐,喜欢音乐,如此反复,直到完全掌握为止。其次,通过听音乐哼唱旋律测试(幼儿没有接触过的音乐),幼儿基本能哼出旋律。
2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学策略
2.1 结合幼儿认知层次,选择合理的音乐教材
幼儿音乐教育中教材的选取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关键,音乐教材的选取既要突出教育意义,又不能忽视趣味性,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充满趣味的教材内容,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当前的幼儿音乐教材中虽不乏优秀作品,但其中也有一些不适合幼儿认知层次的曲子,如有些曲子歌词内容太复杂,太老套,还有些与幼儿的生活没有关联性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幼儿难以理解歌曲所要传递的情感。适合幼儿认知层次的音乐教材一定是内容健康阳光、让幼儿感兴趣,能令幼儿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的。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接触,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眼光,幼儿音乐教材的选取除了要有经典歌曲,还应该选取一些幼儿熟知的流行歌曲,如幼儿喜欢看的动画片或电视节目中的插曲,像《我是一粒沙》、《爸爸去哪儿》等这类歌曲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对这类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进行适当的改编和简化,使歌曲更能创造快乐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幼儿就会在放松快乐的环境中习得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并能为他们解决难理解的问题,还能促使幼儿形成与时俱进的思维意识,为幼儿欣赏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
2.2 丰富幼儿生活体验,奠定音乐欣赏基础
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蕴含了人类独特的思想情感。在引导幼儿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教师也要积极地丰富幼儿实际生活体验,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实践和认知能力。尤其是在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时,引入幼儿自身独特的生活感悟和体验,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音乐作品的独特思想情感,更能发展并扩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音乐思维。在丰富幼儿生活体验之前,教师还应积极选取贴合幼儿生活实际的音乐作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选取可供欣赏教学的音乐教学素材。在欣赏并讲解选取的音乐作品之前,教师应针对幼儿展开深入调查,摸清幼儿在该方面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是否充足,若有所不足则要采取必要的补充和扩展措施,如条件允许,也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外出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取独特的生活体验。
2.3 适时指导,掌握学习情境
教师在幼儿欣赏音乐,培养音乐素养的过程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起到引导作用。以什么样的角色参与到教学当中,来指导学生的教学活动,这是非常有益的探索,可以让幼儿学习直击学习的核心,更好的帮助幼儿体会学习的本质。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声音是有很多变的,为人们的想象构建出非常重要的空间,我们不要将其简单的进行解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与支持者,更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赞赏者。
创设宁静的教学环境,能够使幼儿不受干扰的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之美。幼儿在感受音乐的过程当中,可以用提示性的语言给予引导,尤其要注意不要用专断或者权威性的语言,应该是开放式语言,让幼儿可以自己感悟、自己成长。在欣赏音乐片段时,要有重点的对其中的精华片段进行反复听辨,并用自己的生活实践“现身说法”,教师在这时的话语应该是“想一想,你在那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当时的感想是什么样的”,这对于幼儿产生丰富的联想很重要。学习的过程既是思辨过程,也是提问的过程,可以让幼儿针对音乐学习有自己的独特看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2.4 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
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是一项充满趣味性、积极性的系统化课程,其能在引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能使其活跃音乐思维,发挥想象力,更易产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因此,科学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则起到了“锦上添花”的良好作用,更易提高幼儿音乐欣赏学习的有效性。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借助肢体动作来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独特表现力,或发挥出感官的对比观察作用,将视觉与听觉完美联合起来,来加深幼儿对所学音乐的欣赏和感悟。
幼儿在仔细聆听并欣赏一首歌曲时,通常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神情姿态和肢体行为,这是幼儿通过音乐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一行为反应,积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运用更多种、更独特的肢体行为来表现自己对所学音乐的独特感受,这样更易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认同和表现,显得更为生动、深刻和全面。
2.5 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能力是通过人类对音乐的欣赏,而后在意识中形成一种形象画面感的而实现的,是一种丰富的内心活动夹杂情感体验的心理过程,对幼儿进行音乐鉴赏能力锻炼,是幼儿音乐教育中比较重要的部分,由于幼儿年龄太小,暂且不具备独自欣赏音乐的能力,他们对音乐的理解需要依靠教师的讲解指导以及歌词的引导,然后才能完整的完成欣赏。对歌曲内涵的表达方式,歌词是比较直观的一种,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根据歌词大意为幼儿进行讲解,比如《粉刷匠》这首歌,教师可让幼儿闭目聆听,在歌曲播放的过程中,根据歌曲进度进行讲解,幼儿跟随教师的讲解展开想像,脑海中便形成小粉刷匠衣服上、帽子上、鼻子上全部粘满了油漆,踩在小梯子上快乐刷墙的画面,无形之中做到了理解歌词大意及体会歌曲内涵,不但使幼儿更好的感受到了音乐艺术之美,而且让幼儿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画出每个人所理解的歌曲画面,例如《数鸭子》这首歌,教师可让幼儿一边欣赏歌曲,一边利用笔在纸上画出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画完后教师进行检查,理解力稍强一些,仔细一些的幼儿会画出大桥、小河、一群小鸭子等,教师要及时给予这些幼儿鼓励,还有一部分幼儿可能只画了几只鸭子,对于这部分幼儿,教师要稍加引导,让他们明白歌曲中表现的场景除了鸭子,还有小河、大桥、长胡子的老爷爷等。通过这样开发想象力的音乐欣赏,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展现出艺术的教育意义及影响力。
3 结束语
总之,音乐欣赏是幼儿教育中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幼儿具有丰富的情感;透过对音乐的欣赏,使每个孩子都可以感同身受,加深对音乐、对事物的美的理解;同时可以让幼儿将自己欣赏到的感受转化成语言,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表达出去,在表达当中,树立自己学习的自信心,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希.有效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思考[J].北方音乐,2020(18):182-183.
[2]季钰芯.浅谈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02):149.
[3]刘嘉.音乐活动中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225.
[4]李林.浅析如何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J].家长,2019(17):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