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桃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机关幼儿园 442300
摘要:幼儿园文化建设对于幼儿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教师既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文化建设形式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温暖、快乐、参与的日常活动氛围,也需要借助丰富文化建设活动的实施提升幼儿的能力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幼儿园;文化建设;德育
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需要从娃娃抓起,因而幼儿教师需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责任——教师需要借助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的文化氛围、一个温馨的班级文化环境、一个充裕的精神文明世界,并借此引领幼儿实现进步和成长、促使幼儿成长为能力健全、素养完善、品质高尚的优秀儿童。
一、园区文化建设:尊重历史,热爱祖国
热爱祖国的情怀和道德品质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园区文化建设的实施将本园中的一面或多面背景墙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展示进行布置,并希望幼儿借此能够有效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进而建立幼儿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的高尚道德品质。
例如,笔者在实施幼儿园文化建设时,首先借助园区文化建设的实施与本园其他幼师一起将入园大门正对面的一整面墙布置为“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墙”,并在其中展示了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国传统节庆、中国传统美食等四个部分,以其图文并茂的文化资源展示形式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而希望借此有效帮助幼儿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认知和了解中逐步实现尊重历史、热爱祖国高尚道德品质的建立。同时,经过笔者的观察和了解,本园当中的很多幼儿都会在入园时、放学后的时间段中与自己的家长前往文化墙进行观看,并要求自己的家长与自己一起对墙面上的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而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在墙面文化的观察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实现对于祖国发展的有效了解。最终,幼儿们将会在墙面文化的体验中感受到祖国历史的厚重和祖国的强大,并有效建立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实现热爱祖国高尚道德品质的健全。
二、班级文化建设:互助友爱,温和亲切
教师需要借助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为幼儿构建和谐、温暖的班级环境,并借助班级文化礼仪建设的实施逐步将幼儿培养成为具备懂文明、讲礼貌、互相尊重、互助友爱等优秀道德品质的儿童。同时,教师在实施班级文化礼仪建设时需要借助规则教育的实施亦步亦趋地促使幼儿在班级文化礼仪体验中认知礼仪、掌握礼仪、完善道德品质。
例如,笔者为了有效提升班级中幼儿的道德品质,就借助班级规则的制定要求幼儿在班级生活中、室内活动中、户外活动中等不同的场景内积极尊重班级规则与制度,并借助文明用语的掌握、礼貌待人方法的了解、互相尊重交往的明确和互相帮助行为的认知等制度的日常执行逐步帮助幼儿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礼仪与道德品质。经过一段时间班级文化礼仪的教育实施,笔者发现班级中的幼儿都能够在早晨来园后与笔者和其他小朋友主动问好、能够在接水与如厕时有序排队、能够在拿椅子时互相礼让、能够在其他小朋友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援助……可见,幼儿们在班级文化礼仪建设中切实实现了高尚品质的建立,并与笔者一起营造出温暖、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精神文化建设:立德树人,以幼为本
精神文化建设的实施需要教师坚持“立德树人”“““以幼为本”教育理念的执行,并在教育实践中充分了解和考量幼儿基本的精神素养与道德品质,进而借助以身作则的影响帮助其实现成长和进步。
例如,笔者在对幼儿实施精神文化建设时,注重借助日常教育生活中一言一行的影响帮助幼儿建立“遇到困难时冷静面对、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遭遇挫折要乐观,积极应对、勇于挑战”等精神品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神文化建设与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发现班级中幼儿的精神状态和个人道德品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往一遇到困难就哭泣的孩子们都会主动面对困难,并积极想办法、实在没有办法了会向其他幼儿或者笔者寻求帮助;有的幼儿在户外运动中摔倒了也不会哭,而是勇敢站起来继续向着终点奋进……幼儿在笔者的引导和示范下认识到乐观、勇敢、坚持等高尚品德的意义,并有效建立了这些高尚品质。
综上所述,道德品质教育需要从幼儿园抓起、高尚道德品质的建立需要从幼儿教育时期对幼儿们加以有效培养。基于此,幼儿教师需要借助园区文化建设为幼儿展示以爱国主义道德品质为主要内容的园区文化资源,并借此将幼儿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儿童;教师需要借助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对幼儿实施文化礼仪教育,并借此将幼儿培养成为懂文明、讲礼貌、互相尊重、互助友爱的儿童;教师还需要借助精神文化建设的实施以身作则、以幼为本,努力为幼儿示范高尚的道德素养,并借此逐步将幼儿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儿童。
参考文献:
[1]杨春叶.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学周刊,2019(34).
[2]李玉倩.浅析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J].汉字文化,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