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丽
和林格尔县第一幼儿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利用音乐开展幼儿教学的这种模式引起了幼教工作人员的广泛重视。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应用,音乐游戏是以游戏为主要手段,促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体验音乐节奏,感受音乐内涵,提高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活动,同时还具有培养幼儿创造思维、丰富幼儿想象力的作用。因此,身为幼儿教师应加强对游戏教学的了解,并选择合理的时机与策略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来完善幼儿音乐教学,促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幼儿音乐;游戏教学;实施策略
1 幼儿音乐活动中游戏教学法的价值
1.1 有利于提升幼儿智力水平,提高幼儿思维能力
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来看,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引入有趣的游戏更容易吸引幼儿,让幼儿迅速投入学习,进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幼儿的学习、游戏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更能提升他们的专注力,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兴奋点,使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技能,培养学习兴趣,提升智力水平,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1.2 有利于拓宽幼儿音乐知识面,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幼儿音乐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音乐教学内容综合性强,在幼儿音乐活动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有利于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面,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多措并举提高教学效果。幼儿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即兴音乐舞蹈、节奏运动舞、游戏儿歌等。总之,要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为依托,通过情境化故事教学,使幼儿在娱乐中熟悉音乐节奏与旋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2.1 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幼儿音乐活动中,幼儿只是跟随教师参与音乐活动,教师就是课堂的主人,幼儿听什么音乐、参与什么音乐活动由教师决定,教师讲什么幼儿就听什么。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很难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教学效率也比较低。新课改强调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课堂的主人是幼儿。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将游戏教学法融入音乐活动中,通过游戏教学法将知识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幼儿,有效地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
2.2 生活化音乐游戏,培养幼儿音乐能力
幼儿作为有思想的个体,对音乐的理解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经课堂教学发现,有的幼儿可以快速理解歌曲中的含义,并将音乐旋律哼唱出来;有的幼儿学习过程则是比较缓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理解音乐中的内涵,音乐感知力较差。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幼儿音乐学习能力,减少幼儿之间的差距,教师可以将生活内容与音乐知识融合在一起,以此丰富幼儿音乐学习内容,提高幼儿对音乐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拨萝卜》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角色扮演小兔子和红萝卜。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幼儿不愿意扮演萝卜,认为萝卜在这首歌中没有存在感,因此不愿意扮演萝卜。为了消除幼儿不良学习情绪,教师可以将红萝卜在生活中的好处讲出来,让幼儿意识到萝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兔子为什么拔萝卜吗?”幼儿:“不知道。”教师:“虽然萝卜很不起眼,但是它对我们有很多好处。有的同学一定吃过萝卜,它的味道有一点点甜,可以治疗我们身体的一些疾病,不仅是食物,还有与药材一样的功能。在我们容易感冒生病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萝卜,蕴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时候我们身体消化不好了,可以吃萝卜,萝卜中有一种元素可以促进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我们消化掉肚子中的食物。”幼儿:“原来它有这么多的功能呀。”教师:“是呀,所以小兔子喜欢吃萝卜。”通过与生活的结合,可以丰富幼儿知识面,同时能够提高幼儿学习意识,对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2.3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将音乐知识直接呈现给幼儿,让幼儿独立学习消化。
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激发幼儿内在动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足,提高幼儿音乐学习能力,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手段,激发幼儿想象能力与探究欲望,引导幼儿对歌曲进行创新,展示自身的主体优势,以此促进幼儿音乐能力形成。
以儿歌《小兔子乖乖》为例,这一歌曲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旋律欢快简单,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歌曲中的故事,让幼儿对此有简单的了解,并体会歌词的含义。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幼儿:“不知道(知道)。”教师可以对幼儿讲解,并配合网络视频,让幼儿了解这个故事。原来故事讲的是兔子妈妈出门,留小兔子在家,大灰狼假装妈妈叫门,被小兔子通过猫眼识破了,所以唱到“不开不开我不开”后来才是真的兔妈妈回来了,于是歌中唱到“就开就开我就开”。这时教师再次为幼儿播放音乐,并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边唱歌一边舞蹈,想象识破坏人并拒绝坏人要求的场景,以舞蹈动作的方式呈现出来,深化对音乐的理解,也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教师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应注意幼儿实际情况,幼儿园幼儿生理与认知水平都处于发展阶段,无法理解复杂的音乐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选择简单且旋律优美,以及带有一定故事性的作品作为教学内容,作为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载体。通过游戏音乐,培养幼儿舞蹈表演意识,提高学习质量。
2.4 创设合理的游戏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展幼儿园音乐游戏需要教师创设与音乐风格贴近、幼儿喜欢的情境,这样才能让幼儿身临其境地进行游戏,体验游戏乐趣,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如大班音乐游戏《鸭子上桥》中,可以设置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用材料搭建一座桥,增添游戏趣味性。让幼儿排队上桥,明确自己的号数,唱到几号“鸭子”,几号“鸭子”就开始起步上桥,上桥后随着音乐节奏左右摇摆。为避免幼儿在游戏中等待的时间过长,可以将幼儿分成八人一组,增加幼儿参与游戏的机会,使其更好地体验游戏的乐趣。又如中班音乐游戏“捞鱼”中,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订游戏规则,创设捞鱼的情境,引导幼儿变出一个“大鱼网”来捞鱼。为让游戏更加深入,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观看捞鱼的视频,丰富其生活经验。为给幼儿更充足的游戏时间,教师还可以在后面加上一段“小鱼游”的音乐,让幼儿游戏的情绪更为高涨。
2.5 借助信息技术,增强游戏的感官体验
游戏情景的应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游戏音乐教学中,为幼儿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表达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这一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能够有效集中幼儿注意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将歌曲中演唱内容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幼儿创建学习情景,使幼儿在动画视频的辅助下学习音乐知识,并感受到音乐带来愉悦的感受。
例如,学习《我是一个粉刷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动画,一个小朋友在粉刷墙的视频。播放视频时,教师可以就教材内容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了解歌曲内容。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吗?”幼儿:“给墙涂色。”教师:“没错。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我是一个粉刷匠》,我们一起模仿视频中的小孩,来学习这首歌吧!”播放歌曲,带领幼儿一边舞蹈一边唱歌,以此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游戏教学有效性。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幼儿音乐活动中,不仅要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能力,还要深入幼儿的实际生活,充分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将生活元素合理融入到教学中来,突出游戏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还要为幼儿创设合理的游戏情境,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幼儿喜欢的游戏融入到音乐活动中,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喜欢上音乐,开发幼儿的潜能,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龚晓敏.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研[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95.
[2]印晓靓.试论如何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9(65):194.
[3]周红.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9(21):28.
[4]温雅.探究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求知导刊,2019(2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