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花
和林格尔县第一幼儿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制度的有效推行,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幼儿教师也在积极寻求高效的幼儿语言教育形式,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将游戏环节融入其中,虽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语言活动中的运用还不够成熟,但是随着课堂活动的不断深入,会逐渐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1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将游戏与教学结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游戏活动,避免知识的直接灌输,让幼儿自觉融入游戏中,课程游戏化是知识潜移默化的学习,幼儿游戏是知识探索的过程,符合幼儿发展特点,能使幼儿在游戏中提升智力水平。
在幼儿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主动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改善幼儿教育模式,语言活动课程游戏化被教育工作者认可,但游戏化教学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教师游戏化教学经验缺乏,教师对课程游戏化教学信心不足。游戏与课程结合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语言课程游戏化强调遵循传统教育,无意识地限制了幼儿的行为,导致教学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幼儿群体基于年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幼儿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心强,自制能力较差,游戏活动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幼儿课程游戏化设置契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幼儿课程游戏化打破传统授课的空间局限。幼儿可以走进教室,积极参与课堂游戏活动。课程游戏化设计教育目的不同,游戏内容有所差异,有的游戏需要幼儿做肢体动作,通过游戏活动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幼儿课程游戏化使教学与游戏互动结合,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充分发挥教学优势,创设课程形式使得幼儿授课新颖,教师将游戏作为组织教学手段,引起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好奇心,根据教学要求设计语言游戏活动,满足幼儿学习发展需求,课程内容与形式相关,使幼儿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人。
2浅析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新教育观念
近年来,幼儿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在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方面,虞永平教授认为应该推进课程游戏化进程,而且首先要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也就是说,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设计与实施游戏化课程,关键在教师能否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为了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我们需要明确幼儿教师的课程实施主体的地位,激起他们改革创新的热情。为此,我们可以尝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实施:在理论层面,幼儿教师应该努力学习课程游戏化改革的理念,明确课程游戏化改革的内涵与外延,这就需要大家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可以阅读《指南》与新《纲要》等幼儿教育政策。以《指南》为例,其中有关于语言教育应该达成的目标要求还有具体的教育建议。通过阅读,可以让幼儿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游戏化、生活化等要求,从而做到心中有目标,实施中有游戏,进而实现教育观念的持续更新。要想提高幼儿教师组织与实施语言游戏化课程的能力,就必须通过广泛的阅读专业书籍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性”。因为教师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实施语言游戏化课程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在实践层面上,我们要鼓励教师进行语言游戏化教学,开展大量的语言游戏活动,积累丰富的教学案例,构建符合园本实际的语言游戏化课程,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反思、总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容与要求,不断提升自身开展语言游戏活动的专业能力。
2.2重视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幼儿日常的语言知识学习与实践探索期间,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游戏内容,课程教学目标贯彻教学始终,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就能建立起来。幼儿在课堂活动之中,能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还能与其他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将社会实践相关内容导入到游戏化课堂教学,幼儿将自己的认知观念确立起来,在互动交流阶段,不断完善自我与改进自我。幼儿体会语言的无限魅力,也能意识到课堂教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园教育需要做好幼儿的启蒙引导,将富有生活气息的游戏场景建立起来,也是帮助幼儿累积社会实践经验,并拓展个人探索能力的有效措施。生活化的游戏活动,能提升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加入人文教育相关内容,也能有效提升幼儿的个人综合能力。比如教师为帮助幼儿树立文明礼貌的基本意识,可以设置森林里小动物相互赠送、礼貌招呼的环节,让幼儿在了解小鹿、小兔子、小松鼠动作特点的基础上,开展课堂表演以及分享交流的互动。教师设置的游戏环节具备启迪影响作用,不仅仅能够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2.3创设轻松有趣的语言环境
幼儿们的年龄尚小,天生活泼好动,对于一件事物的兴趣非常短暂,为了提高幼儿们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促使其对语言学习活动保持积极性,教师要能够为其创设出轻松有趣的语言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比如在进行“森林里的动物”这一语言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好录音材料,为其播放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然后引导其仔细聆听,并通过自身经验来辨别录音中的动物种类,同时对相关动物进行外形特征的描述。通过这样的游戏环节,能够为幼儿们创设出一个自由、轻松的语言环境,促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中来。
2.4依靠情境游戏突破重难点
通过听故事和看书,可以使幼儿自身多个感官得到不同的刺激,获得不一样的享受。因此,这些活动一直深受幼儿们喜欢。而教师如果选择和幼儿们一同阅读,为其讲解和分析,能够使其更好地融入到语言情境之中。相应的学习任务也会伴随情节内容持续展开。例如,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的时候,可以基于图画书籍《狮子照魔镜》原有的内容,设计相关基础情境。在该游戏活动之中,主要让幼儿们认真阅读,仔细观察其中的每一幅图片,深入把握具体内容,学会说出故事之中的固定语句。当幼儿们能够熟练念出,并理解其含义之后,教师可以尝试提高难度,对该语句进行模仿。为了确保活动的效果,可以将其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教师负责扮演故事中的小猫,并告诉全班幼儿,自己手里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宝贝,它能够帮助幼儿们一同打倒狮子。以此为基础,将故事内容引导出来,促使幼儿们积极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其二,教师再安排幼儿们对画面展开观察,想象未来可能发生的情节,逐步使其阅读水平得到锻炼。通过这种方式,由于教师共同参与,使得整个活动不会变得十分枯燥,进而使其在短时间之内,迅速将原文中的“魔语”完全掌握,使得自身语言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2.5鼓励幼儿在学习中模仿体验
在教育幼儿时,幼儿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可以把一些儿童歌曲和民谣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教育幼儿,引导他们模仿,这样幼儿们就可以在模仿中学习语言,引起幼儿的亲密感,激发对语言学习的强烈兴趣。不可忽视的是幼儿存在不完全行为的模仿,其行为体现在幼儿语言中。幼儿们的即时模仿也在时刻提醒教师,可以在教育幼儿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完全表达。语言教育中幼儿园老师教童谣的时候,幼儿们并没有学习,但是当他们回家时,他们的家人意外地唱歌,幼儿们想起了老师在课堂上教的东西。这样的情况存在于幼儿的延缓性模仿学习,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游戏化的课堂,进而起到语言教育的目的。
3结束语:
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形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将游戏理念渗透到课程实施的活动中,《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以游戏为活动教学,课程游戏化方式是将幼儿园课程与游戏融合,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等,语言教学活动中小学化倾向明显,幼儿教师要考虑将游戏理念渗透到语言活动中,通过语言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丽."说演故事"——探寻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的创新之路[J].安徽教育科研,2019,000(014):P.90-91.
[2]胡江妮.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2020.
[3]李芳雪.从课程游戏化角度审视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