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幼儿园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音乐活动在幼儿教学中占据身份重要的地位,教师们在利用游戏方式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让幼儿能更加轻松地理解音乐、享受音乐,还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提升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我国目前的音乐教学活动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幼儿在音乐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音乐课堂教学内容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幼儿音乐教学课堂效率低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在音乐课堂中设计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环节,提高幼儿对音乐课堂的兴趣,以此解决国内幼儿音乐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将阐述音乐课堂中游戏环节的应用意义,并结合音乐教学意义分析如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游戏化教学方案。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活动 游戏化教学
将游戏与幼儿音乐课堂有效的融合,让幼儿在学习欣赏音乐,感受到音乐的内在文化的同时,提高幼儿对音乐课堂的兴趣,这是当今社会以及未来音乐课堂发展的大趋势。幼儿的身心在音乐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发展,体现了音乐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创新,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更加适合幼儿的学习水平,可以高效地推动幼儿音乐教学的发展。
一、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阶段的学生往往比较单纯善动、活泼可爱,相比于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幼儿往往对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更感兴趣。因此,幼儿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促使其对形象的肢体活动展现的课堂教学内容更感兴趣。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完全要求教师设计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与同伴进行一些互动,肢体上的互动可以让幼儿更加形象地感受音乐文化的魅力,并让幼儿通过语言表达来展示出自己对音乐文化的体验与理解。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教学课堂设计的科学性,还与幼儿的学习能力、身心发展等相互照应,可以让幼儿在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并让幼儿的身心在游戏教学课堂的学习中得到健康发展。
二、游戏教学设计策略
在设计游戏教学课堂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在安排教学内容的同时,应当融合对幼儿学习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进而改善课堂效率。
(一)选择合理的教学材料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游戏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提高游戏化教学课堂效率的关键在于教师应选择与幼儿的学习能力与特点相适应的材料。由于音乐有不同的类型,音乐游戏一般被划分为四种类型。在应用歌唱类型的音乐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选择内容生动有趣,节奏相对适中,音调缓和的歌曲,比如歌曲《黄鹂鸟》,这首歌曲歌词内容简单而不失生动,节奏也比较适中,这种简单的歌词可以帮助幼儿快速记忆,与此同时,幼儿还可以根据歌词重现情节,并设计出相应的动作,更深一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印象。
其次,律动型的音乐教学材料节奏感比较强,幼儿可以随着节奏自主地创造出一些动作,激发幼儿的自主创造能力。比如《泡泡不见了》这首歌曲,幼儿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拍手、拍腿、跺脚等辅助动作来形象地展示歌曲的节奏。最后,演奏类游戏教学和欣赏类游戏教学的材料应当选择情绪饱满、正能量、思路简单适合幼儿的材料。
(二)设计游戏化教学情境
音乐课程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幼儿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让幼儿在感受音乐文化的同时自身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如果以传统的方式向幼儿传授音乐知识,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为了帮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在课前设计音乐游戏,为幼儿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幼儿在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强拍与弱拍的区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这样一个游戏:“今天,妈妈在商店买了一块儿非常美味的奶酪,老鼠们闻到了这个奶酪的香味,想要去偷一些回来吃,但是家里还有一只大黄猫,所以老鼠们需要偷偷地开展计划。”在这个情境中,一部分幼儿踮起脚走路,类似于音乐中的弱拍,另一部分幼儿则迈出大步踏步走,模仿音乐中的强拍,同时感受并模仿情境中的动物心理。由此可见,结合了游戏项目的音乐课堂,可以使幼儿快速地融入到音乐中去。另外,在幼儿的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结合游戏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快速接受课堂内容。比如,在学习《小狗抬轿》这首歌时,教师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歌曲的节奏来自主的设计舞蹈动作。期间教师表扬表现较为优秀的幼儿,并对其他幼儿给予鼓励,以激励幼儿的参与兴趣。而孩子们在自主的对音乐设计舞蹈动作之后,将会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印象,并熟记了歌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幼儿分别扮演老虎与小狗的角色,通过将歌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激发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音乐活动之中。
(三)选择教学模式
幼儿阶段的学生善于模仿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这一特点来引入一些优秀的榜样,以此来激发幼儿去模仿学习。这就对教师的课堂设计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在激发幼儿模仿欲的同时要设计出生动的肢体动作与舒适的音乐旋律,并且给幼儿展示出来。比如在学习《胖厨师与小老鼠》时,可以设计并安排学生模仿情境。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小老鼠发出吱吱吱地寻找食物的声音,引起厨子的注意力,之后便鼓励幼儿分别扮演老鼠与厨子,感受老鼠寻找食物与出自下楼梯的声音特点。
结语
幼儿音乐教育,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以游戏为手段的的幼儿音乐教育,可以让幼儿从音乐活动中获得愉快的体验,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与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的美,享受大胆参与和自由表现的乐趣,并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娜.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研究[J]. 新一代:理论版, 2019, 000(019):P.222-222.
[2] 王娜. 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