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车冬英
[导读]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对班级管理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车冬英
        广西省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立头完小   广西贺州   542829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对班级管理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这就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要重视班级沟通,形成意见交流有助于班级工作有效开展。本文就结合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管理,展开叙述,提出一些沟通建议,希望能够让更多教师借鉴,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沟通艺术
        引言
        沟通是双方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有效的沟通能够促进两者之间的感情。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作为组织者与主导者,需要运用沟通艺术与学生建立有效交流。沟通艺术的运用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缓和学生之间矛盾,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提高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针对此,小学班主任应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做出反思,并根据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合理运用沟通艺术。
        一、融入情感教育,拉近师生距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师生之间以“朋友”身份相处会促进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对于良好班级环境的建设也有促进性的作用。作为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更是要对班级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呵护,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融入相关的情感教育,不管是在班级学习工作的开展中,还是班级其他事物管理,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换取学生的信任,推动班级良好氛围的建设。不仅如此,在面对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秉承一种“宽以待人”的心态。现在孩子都会犯错,不能将学生的错误当做“小尾巴”,要学会引导在明确原因之后,再耐心地对学生加以引导,通过说服教育,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提高学生对班主任的信赖和敬仰之情,并从内心认可班主任的权威,强化情感教育的渗透效果,提高班级良性建设管理效率。
        二、倾听教育,换取学生真实情感
        沟通是一门艺术,同样,倾听也是一门艺术。学会倾听可以换取学生的真心,能够心与心的与学生交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说教是班主任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对一些事情处理上也是一样,没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只顾自己的想法,一味的说,这样会使学生对班主任管理产生意见。单方面的沟通会让学生失去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而事情的真相也会被埋没。这时,班主任应合理运用倾听艺术,通过“听”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如班主任应表示出对学生的关切,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达时间,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让学生在表达中提高对班主任的信任;班主任应采用灵活的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倾诉,并在倾听中抓住重点,进而为学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教育指导方案。


        三、理解学生所犯的错误,找对方式进行沟通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好奇心总是趋势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这样也就会导致他们经常犯错。学生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犯错视而不见,或者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看的比任何事情都重,这两者都是不可行的。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所犯错误,对于小的错误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犯错的真正原因,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自己真实的想法,帮助学生改正。对于学生所犯的大错误,班主任要做自我反省,是否由于自己平时管理上的疏忽导致学生大错误的形成。这样,不管大小错误要及时沟通,不能因为错误师生之间产生隔阂。所以,班主任要以理解与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比如,学生在教室里乱扔垃圾,教师如果直接公开批评学生,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如果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联想一些保护环境的小故事,告诉其维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对学生循循善诱,学生也会非常容易接受班主任的观点,进而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由此可见,通过这种沟通方式,学生改正错误的积极性更高,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四、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行为,保护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内心,学生年龄尚小,内心脆弱敏感。但是,在一些事情上也需要大人们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事务管理过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对于学生良好的行为要给予赞赏,不要吝啬对学生的夸奖。对学生表现出的个性方面要有开明的态度。小学教育也同样需要尊重学生,虽然小学生年纪较小,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性格和思想,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如果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不注意对学生的尊重教育,等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逐渐定型,到时候其内心缺乏的尊重教育就很难纠正,不利于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以,小学班主任要具备较为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日常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时,通过一些微小的细节问题。例如,在班级卫生管理方面,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卫生方面肯定强调过无数遍,但班级的卫生并没有得到更多地改善。教师如果进行强制教育,学生反而会变本加厉。为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可以让班级的每位学生都当一天班级卫生小卫士,再以当天的卫生情况进行小红花评比,这样学生胜负欲会得到激发,同样的也会设身处地的对保护环境有一定的意识。在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环保的概念,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素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在进行班级事务管理中,有效开展沟通可以促进班级工作高效完成。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班级沟通管理过程中要建立良好沟通机制,进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艳.小学班主任班级良性建设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教书育人,2019(07):77.
[2]郭丹.淺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新课程(上),2016(11):204.
[3]姜红霞.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4).
[4]刘艳萍.试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