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冯佳琪
[导读] :初中历史所涉及的很多事件、时间、人物距今比较久远,

        冯佳琪
        吉林省洮南市蛟流河乡中学   吉林省洮南市   137117
        摘要:初中历史所涉及的很多事件、时间、人物距今比较久远,只能借助一些比较形象、具体、丰富的史料予以了解、感知、探究。而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很多学生在思想、认识、个性上已经形成了更为鲜明的特质,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认知、理解来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发展自我。而初中历史涉及的知识比较冗杂,尤其是不同历史事件所对应的时间、人物、发展、变化等极易被学生所混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单纯借助比较枯燥、乏味、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势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能提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使得培养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且更利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育目标的达成。而教师在探究培养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时,则应以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为基础,加强教学活动设计,做好教学资源开掘,从不同层面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以达到切实促进初中历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思想、观念、认识的影响,加之初中历史所涉及的知识比较琐碎、繁杂,且大多数教学内容的学习都必须以识记为主,导致很多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普遍兴趣不足、热情不高,久而久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发展性也难以凸显。而以学生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有效培养为驱动的教学导向,则更加贴近学生认知特性,对初中历史教学更好发展也会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组织、设计、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应该加强对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的深度剖析,并将全面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关键突破口与基本着力点,使教学活动向着多元化、丰富性、趣味化方向发展,从不同层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带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与原动力,为促使初中历史教学更好开展,深度推进,科学发展而注入新鲜血液。
        一、切实优化教学导入,让学生在多元刺激下获得兴趣激发
        只有课堂导入设计能够切实吸引学生眼球,引发学生关注,学生参与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方可得到全面激发,其对于教学内容的重视度自会得到全面增强。这使得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时,应将做好教学导入最为突破口与切入点,就其予以优化、精设。同时,教师在落实课堂导入时,还以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为基础,不断优化课堂导入的形式、手段、路径,将诸多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性的导入方式应用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领域。一是灵活应用故事导入。将一些具有吸引力、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引入课堂导入环节,使学生在历史故事的感染下、刺激下对所学知识充满兴趣,进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历史故事的引领下参与教学活动,感知不同历史知识的内涵与本真。例如,在开展《辛亥革命》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电影《建党伟业》剪辑,组织学生在视频观摩中近距离了解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对民初动乱、五四运动、中共建党三大重要历史事件的了解,来提升课堂的感染力与生命力,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来促进教学实效的提升。


        二、深度开掘典型素材,让学生在深入感知中实现兴趣培养
        众所周知,很多历史事件在发生的时间上距今都比较久远,以致其往往会因为缺乏真实感知而难以真正进入其情境,在思维、认识、理解上出现一定偏差。这使得教师对教学资源的科学、有效开掘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面对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会更加浓郁,其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加充分、深入、到位。一方面,教师应该加强对漫画资源的开发。将一些蕴含丰富故事情节的历史漫画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在赏析漫画中获取关键信息,带着浓厚兴趣开展历史知识学习。例如,在开展《香港与澳门的回归》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中国地图带入课堂,指引学生在地图上找出香港与澳门的地理位置,并介绍其脱离祖国母亲怀抱的原因。接着,教师再引入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漫画素材,让学生在观摩漫画中了解香港与澳门回归的过程,在观漫画、读文字、学历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浓厚学习兴趣的驱动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会得到切实激发,其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会慢慢确立,初中历史的育人价值便会得到充分凸显。
        三、灵活构建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寻求兴趣调动
        传统思想观念与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学生之所以兴趣缺乏、热情不高,主要与其实践、参与、探究的机会较少。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凸显,很多教学内容的指导与实施,也难以进入学生思想、认识深处,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势必难以实现。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时,应该加强对合作活动的设计,切实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学习的机会与空间,促使学生在相互合作、彼此互动中交流思想认识、探究历史问题,在思想碰撞与认知交融中带着浓厚兴趣与饱满热情获得视域拓展,实现认知提升,促进思维转换。例如,在开展《三大改造》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借助调研了解的方式搜集有关三大改造的丰富信息,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对其再次整合、加工,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展示,在合作学习中实现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于无形之中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通过学生之间交互、参与、协作的频繁,来落实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的调动,使空泛的历史知识迁移至实践领域,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产生重要且积极的驱动。
        四、结论
        总之,只有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内容、问题充满兴趣,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方可切实调动,初中历史教学的效能自会全面提升。而且,就初中历史知识与初中学生特性而言,使得加强兴趣培养,促进教学优化显得更为必要。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时,必须以学生为基础,加强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教学措施的研究、分析、优化、创新、变革,使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教学活动更具科学性、教学措施更具针对性,以切实彰显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促使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认知视域内带着浓厚兴趣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认知迁移与需要满足。将初中历史教学推向符合学生认知特性,顺应课改导向的全新发展领域。
参考文献:
        [1]吴明芳,王文杰.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33):44.
        [2]张顺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9(33):6-7.
        [3]李淑娟.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133.
        [4]杨长江.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28):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