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黄月揖
[导读]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性阶段,高中生物在理综试卷中占据着较大部分
        黄月揖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524000

        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性阶段,高中生物在理综试卷中占据着较大部分,因此需要教师重视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注重在教学中贯穿教学导入法,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带着方法思考,从而更好地深入到教学探究活动中,把握任务主旨。对于生物课堂导入法有多种形式,比如直接话题、实验导入、疑问导入、复习导入等,本文主要选择实验导入进行教学,围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标准,创设多样化的实验情境,让学生自觉进入到系统性的学习活动中。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众所周知,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班级学生都投入到一种集体探究性的研讨活动中,提高学生专注力。关于实验导入法的教学方式也很多,需要教师根据高中学生学习特点、结合学情科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验练习机会。
一、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
        课堂导入是将教学内容以一种新奇、趣味性、简单直接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熟悉、了解,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让学生及时进入学习状态,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教师开展教学营造有利的课堂环境。
        (二)保持学生专注力
        课堂导入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课堂导入也是对教师准备工作进行检验的环节,帮助教学和学生建立初步的教学关系,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动引导中保持兴趣、专注力,并将这种专注力延续到后期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地跟随教师的讲课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三)开拓学生认知思维
        课堂导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同的导入方法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但是最终导入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保持思维活跃,从而引导学生在思考、分析、探究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在多样式的导入活动中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1]。
        (四)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课堂导入既是对新知识的概括和渗透,也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另外,课堂导入也是一种新旧知识连接方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导入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旧知识结构建立新知识结构。
        (五)有利于教学过渡
        课堂导入也是一种教学过渡,不同环节的导入有不同的作用,课前导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课,调整学习状态,课中导入转变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也可以让教师进行课程内容过渡,便于开展后续课程。
二、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
        (一)创设真实的生活化实验情境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所学的生物学概念、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可以根据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联想、验证,从而让所学的知识服务于自己。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根据学生熟悉的身边生活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化实验情境,让学生从生活问题入手进行思考、探究,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并在学生进入状态后导入新课程,让学生明白生物实验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在教学人体组织这一课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器官位置,像血管、动脉等这些最明显的器官,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摸的器官询问学生,这些器官最终是归属于哪里,液体是向何处输送等。让学生根据以上问题进行探讨,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医院看病的情况,向学生举例心脏移植手术,让学生明白心脏是可以进行转移、嫁接的,引导学生将书上抽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场景中进行了解。一方面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生活掌握生物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在以后思考问题时可以将其放置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思考,便于学生记忆、理解。
        (二)创设趣味性的实验情境
        趣味性实验可以降低实验难度,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在情绪高涨中自觉认识事物,并在认知中增加印象,因此教师可以创设趣味性实验,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实验探究情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并对实验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变化都充满好奇心,让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中自觉完成一系列实验活动。例如,在教学“遗产基因”一课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关于基因的小故事,在讲完故事后,教师引入基因重点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联想故事进行讨论、猜测,从而调动学生兴趣。在学生兴趣高涨时,教师也可以趁此过渡到复杂性知识点上来,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基因组合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基因知识[2]。另外,教师也可以针对于实验,让学生分小组比赛,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之间进行实验比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规定一些规则,观察哪一组学生最先按照规则完成实验,从而对完成实验的学生进行奖励。
        (三)创设差异化的实验情境
        差异化实验可以增加学生兴趣,让学生保持实验热情,并对实验知识产生更多的思考,因此教师可以科学设计差异化的生物实验,让学生在差异化的实验情境中产生好奇、疑惑,并对自己的疑惑进行验证,最终发现问题,掌握真相。例如在植物细胞的特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于此主题提出两个方向的问题: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组织学生开展两组不同的实验进行对比。教师可以选择某一植物器官作为材料,例如白菜叶子或者土豆片等,然后在这同一器官的同一位置上裁出4块不同的样子,将裁后2块材料分别放置在一个干燥的容器中和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另外2块放置在不同的两个干燥的容器中,并对干燥的某一块撒上盐。然后要求学生分别观察这些植物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对整个变化过程进行记录,根据变化结果判断植物的失水和吸水特性。
        (四)创设多变的实验情境
        高中生物学科中,有很多的自然生物现象,学生如果缺乏科学的生物学思维方式会出现认知错误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就需要利用实验导入法让学生通过奇妙多变的生物实验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了解的生物规律去认识世界,发现生物真相。比如,在教授昆虫呼吸部分知识点时,若不进行自我探究,任务昆虫都是用嘴呼吸,易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教师可以选择一类昆虫,让学生将昆虫放置在水中观察,观看昆虫的死亡现象,没有发现现象的学生可以多进行几次实验,最终得出结论[3]。对于这种实验教学法,可以纠正学生的思维习惯,让学生避免受到经验的影响,产生认知错误,并根据以上这种实验探究方式,让学生真正明白生物定理的原因,从而以这种方式学习生物学知识。
三、结束语
        以生物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把握生物课程本质,激发学生实验探究欲望,让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且实验导入教学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验证发现生物现象和自然生活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自然思维。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课堂导入教学法,以此让学生成为实验探究主体。
参考文献
[1]赵瑜琦[1].导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24):1-1.
[2]李世燕.基于教学案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浅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27):P.1-1.
[3]马正山.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20,017(005):212.

作者简介:黄月揖(1989.1-),女,汉族,广东湛江人,硕士,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研究方向:生物学科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