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墙体开裂的原因与防治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期   作者:朱玲1 汪浩2 肖恺3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形式、结构愈加多样。
        朱玲1   汪浩2   肖恺3
        1.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2.鞍山新世界物业有限公司  辽宁鞍山   114000   3.兰溪鸿科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1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形式、结构愈加多样。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填充墙体开裂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但会导致墙体美观受到影响,还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时,技术人员应充分掌握填充墙体开裂原因,通过措施对其加以解决,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使用安全。
        关键词:填充墙体;开裂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一旦出现填充墙体开裂问题,不但会影响建筑工程的外观与质量,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导致建筑工程难以按期交付。施工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墙体开裂问题发生率,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施工环节有序进行。
        一、填充墙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
        对于填充墙体开裂问题来说,开裂部位主要集中于:填充墙与构件的交界处,填充墙上临时施工洞口四周、埋设管线的位置,长度较长的填充墙,不同强度等级的砌块混砌的交接位置,砌块质量、强度低的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墙体材料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新型材料,但在设计环节、施工环节及养护环节中,并未根据其实际特点加以处理,在完工后表面会出现裂缝问题。填充墙体裂缝与材料的抗拉能力及拉应力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裂缝大多集中于墙体的抗拉能力低于拉应力的位置。对于混凝土砌块来说,其由含水硅酸盐混合物所组成,在施工完成后已经历了相应的养护处理,但在其使用过程中,内部水分会逐渐降低,这就会导致其结构出现收缩。由于含水硅酸盐热力学性能较不稳定,其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水化产物内部的水分渗出,进而使墙体出现收缩问题。墙体结构中间部分拉应力较大,两侧部分拉应力较小。如果墙体与柱结构连接强度较大,且墙体材料抗拉性能较低,将会导致墙体中间位置抗拉强度低于拉应力,使其出现变形问题,最终引发裂缝出现。当墙体与柱结构连接强度较低,且墙体抗拉强度较高时,将会导致界面位置出现形变,使界面缝产生。
        二、设计过程中防止填充墙墙体开裂具体措施
        (一)强化施工材料选择
        在材料选的过程中,应优先选用与框架结构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相近,吸水率较低、材料强度较高的砌块作为填充墙。通常情况下,砌块体积应科学合理,当砌块长度过大且纵向缝隙较少时,将会导致其在收缩期间出现纵向裂缝。由于建筑工程结构温差变化较大,因此在外墙施工材料选择时,应选择与结构材料相类似的原料,避免温度变化导致裂缝问题出现。当房屋砌块结构为混凝土剪力墙时,其外部填充墙体应选择与混凝土原材料相类似的多孔砖砌块,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结构荷载压力。
        (二)完善构造方法及其他方面
        当填充墙墙体长度大于5m时,则应通过设置构造柱的方式,确保其配筋与横截面符合施工标准。如无特殊情况,构造柱的宽度应与墙体宽度相一致。对于纵向钢筋来说,其直径应保持在12mm以上,数量应大于4根。对于钢筋底部与顶部来说,应将其固定至混凝土结构内部,箍筋直径大于等于6mm,钢筋间隔应保持200mm。对于砌块与框架柱连接位置来说,应将其连接处加以特殊处理,沿墙高500mm设置2根直径为6mm的拉结筋,并且拉结筋伸入填充墙长度不小于700mm。当砖墙高度大于4m,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通的水平系梁,填充墙高度不宜大于6m。此外,应事先对门窗洞口加以预留,并使用钢筋及混凝土框架对其加以加固处理。当洞口宽度大于2m时,则应在其两侧设置柱结构。如需在建筑结构顶端或底端设置混凝土现浇窗台梁,窗台梁高度宜为块材高度的模数,梁内纵向钢筋应超过4根,直径不小于1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对于顶层门窗洞口来说,应设置结合圈梁对其加以处理。对于过梁来说,其应深入墙体内部600mm,并将直径6mm的钢筋网片设置在过梁水平灰缝处。


        避免或减小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开裂:设计上应对建筑物的体型进行合理的布局,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减轻建筑物和基础的自重,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合理的设置伸缩缝、沉降缝;与相邻建筑物基础保持合适的距离,采用合适的基础形式,加强基础刚度。
        三、施工过程中防止填充墙墙体开裂具体措施
        (一)严格审核设计图纸内容
        在项目开始前,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对施工图纸内容加以全面、仔细的审核,如果施工图纸内容存在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加以沟通并解决,随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填充墙体开裂预防措施。
        (二)严格控制砌体质量
        对于施工时所需的砌块来说,应选择龄期为28天至45天的砌块加以施工,其强度应满足工程标准。为了避免施工材料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其质量下降,应在其入场后立刻运送至施工楼层,随后对其加以防护处理,严禁雨淋、暴晒、冻胀。在施工前,应确保其含水率符合施工要求。
        (三)科学调配砌块砂浆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粘接剂。在砂浆调配过程中,应选择粗砂或中砂,不可使用混合粉。当砂体偏细时,为了提高浆液的强度,可适当地增加水泥占比,但应对其比例加以严格的管理,并且控制好搅拌和使用时间。
        (四)严格管理填充墙体砌筑过程
        在工程开始前,管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如需使用砂浆原料进行施工,则应根据其温度特点与砌块种类,对砌块表面加以湿润处理,提高其吸水性能。当工程完成后,应根据施工规范开展相应的养护处理,避免成品质量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出现质量问题。当砌块外表较为光滑时,应降低砂浆厚度。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进度加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每天约施工高度应保持在1.8m。对于砌块来说,如需对其加以铺浆处理,则应使浆体长度保持在0.5m以下。为了确保灰缝紧密且湿润,应做好相应的勾缝处理。
        (五)强化梁底及柱边施工管理
        在混凝土填充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规范设置相应的钢筋网。在填充墙与梁结构连接处施工时,应预留指定的缝隙。当填充墙体施工完成约15天后,应利用空心混凝土斜砖对其加以修补,倾斜度应保持在60°左右,并利用混凝土对其两侧纵缝加以填充,确保修补环节质量符合要求。在填充墙与柱结构连接处施工时,应使用玻璃纤维网或铁丝网对其进行处理。
        (六)墙面预留洞与开槽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不可在墙体内部进行交叉埋设或开凿水平槽,对于纵向槽来说,应确保其浆液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并使用机械设备对其加以处理。在墙体粉刷前应设置钢丝网片,当宽度大于0.3m时,需在预留洞处设置过量的钢筋混凝土,且两侧混凝土应深入至墙体内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填充墙体裂缝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技术人员应充分掌握填充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在施工时,对各项施工环节加以严格的管理,提高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确保填充墙体表面光滑平整,避免施工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建筑工程后期使用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曹元海.填充墙墙体开裂的成因及相应的治理方法[J].居业,2015,(018):89,91.
        [2]赵立萍.土建施工中的填充墙墙体开裂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5(12):197-197.
        [3]邓志刚.浅析填充墙墙体开裂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速读(中旬),2016,(001):3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