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琳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111
摘要: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猛,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想要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在项目管理中注重成本的控制。本文以B轨道车辆项目为例,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从三个方面对项目进行优化,并制定了项目成本管理的实施策略,完善了项目的收尾工作。
关键字:轨道交通;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1.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就是将各类知识、方法、技能等应用于项目的各项工作中,以满足或者超越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原有预期。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三大基准之一,业主要求在满足项目功能的前提下减少投资,承包方更注重把控成本增加利润。项目成本是指项目全生命周期耗费的各类资源的总费用。
2. 轨道交通车辆项目管理
在轨道车辆制造企业中,项目的实施以支持生产制造为准则,对企业进行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保证收益的重要手段[1]。在轨道车辆制造企业中项目的前期计划与设计要全面科学,其实施过程需要反复发现偏差与纠错,避免资源与资金的损耗,项目的收尾阶段应该做好项目的验收、内部审计与项目总结[2]。
XX公司从事轨道车辆及其核心产品制造,其项目管理分为前期准备阶段、生产制造阶段、结尾验收阶段与售后服务阶段。
B轨道车辆项目是XX公司的重要项目,虽已引进精益生产的先进管理理念,但公司部门繁多,产线固化,B项目实施过程中仍旧暴露出很多问题。
3. B轨道车辆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管理问题
项目成本管理是保证生产计划与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各类措施将成本降到最低的活动总称。通过对不同车型的首列试制,统计出在B轨道车辆项目中存在的浪费问题如下:
(1)生产流程混乱,节拍分割不合理。
(2)原材料浪费,直接耗材与辅助耗材定额不合理。
(3)等待浪费,本工序完成以后等待上工序完成而造成时间的浪费。
(4)过度加工,设计加工工序时增加不必要的功能与性质,增加了工作量与加工成本。
(5)前后工序不均衡,工序不同步造成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零部件等库存过多。
(6)由于未按照标准作业或管理不严密造成来料以及制造不良从而导致不良返工。
(7)工装与产品的契合程度不够,造成工装需要调整维修,并且适用产品过于单一,本批次产品结束后工装长期搁置甚至报废。
4. B轨道车辆项目成本管理优化
对于B轨道车辆项目的成本管理,我们从原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资源配置这个三个环节进行。
4. 1 原材料定额成本管理优化
原材料在成本中的比重占了六成以上,制定原材料定额目的是利用定额经济杠杆,对消耗进行控制与监督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原材料定额是指在既定的设计要求与生产条件之下,制造单个产品时原材料的消耗量。
原材料定额应该在保证产品质量与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材料消耗,编制材料定额消耗可依据下料规程、工艺手册,产品零件明细,产品图样等,并利用科学计算法、实地测量法、经验统计法、行业比较法等手段。
4.2 工时定额成本管理优化
工时定额是指工人在一个作业班内的全部工作时间消耗。应该将无效的人工作业消除,通过工艺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降低工时定额。降低工时定额可以从节拍设计、工序分割、加工方法及新工艺研究方面进行优化。
4. 3 资源配置优化
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对厂房布局进行优化,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尽可能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或者设备重复购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产品结构合理性;厂房工艺布局及工艺路线设计;工装管理优化;生产流水线优化。
5. B轨道车辆项目成本管理实施策略
5.1 实施原材料成本优化管理
原材料定额控制,按照工位制定工艺BOM,通过系统对物料的领取与配送进行信息化管控。
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通过掌握市场价格信息,在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价格选优,就近采购,降低运输成本,对进货的批次与批量进行合理安排,降低库存与资金占用。
加强物流管理,引入精益物流理念,实现定时、定点、定量的节拍式配送。
5.2实施工时成本优化管理
实行节拍化生产,根据各工位的生产要求,建立节拍化生产流水线,科学测量每个岗位的操作时间,建立工序推移图,对不符合节拍的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同时注重员工技能培养,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
建立鼓励型绩效考核机制,以往的考核机制偏向于惩罚性质,这种考核制度容易滋生逆反心理,对于B轨道交通车辆项目中绩效考核体系主要以激励为主,结合岗位职责制定激励政策。
5.3 实施基于成本管理的资源合理配置
制定项目成本管理方案需对项目进行成本结构分析与各环节敏感性分析,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建立阶段性、子项目的成本控制计划与目标。中标后,应编写成本预算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进度计划,制定项目规章制度;根据生产现场情况,制定单项成本目标;结合投标文件、项目合同以及施工图进行经济与技术分析,制定二次开发策略。项目实施过程定期将实际成本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及时改进。
建立基于成本管理的模拟生产线,基于人、机、料、法、环、测生产六要素,模拟构建产品平台,发现原材料异常、来料等待、工装不完善、人员资质不符等问题,发现生产痛点,解决生产异常导致的生产线等待,或由于原材料不足造成的停工。
5.4 实施生产过程成本优化管理
完善成本管理的工艺纪律检查,检查内容涉及人、机、料、法、环、测各个方面。通过工艺纪律检查,检验工艺标准的执行情况,施工人员的作业素质,避免发生因违反标准造成的返工浪费以及额外的人员培训费用。
加强基于成本控制的异常管理,生产异常的概念是因生产流程、作业方法、设计研发、机器设备,生产材料等因素造成不合格品增多以及产能下降的情况。规范对于异常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消除浪费。
加强基于成本控制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对各级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在B项目中,贯彻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6S”精益管理理念,实施生产安全管理,实现项目全程零事故,避免因安全造成的事故支出,从而做到项目成本控制。
加强基于成本控制的质量管理,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80%出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在B轨道车辆项目中,规范现场工位管理流程,保证工作准确性,降低变更次数。
6. 完善项目收尾工作
项目的收尾在项目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项目收尾阶段是交付车辆并且提供售后服务的阶段,要对项目的实施结果与项目预期进行对比,并且确认项目的实际效益。轨道车辆项目的质保期长,应该加强项目资料归档管理,如果发现问题,能够迅速对照资料进行快速精确查找。并且完善收尾工作以后,应该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建立解决预案,从而提高售后服务效率与质量。
[1]郭庆.轨道交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7(10):124-125.
[2]刘国靖,孙林岩.国内装备制造企业项目管理导入模式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