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氯气和湿氢气的综合利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期   作者:张敬 王思洪
[导读] 氯碱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湿氯气和湿氢气,导致生产过程出现热量损失,
        张敬 王思洪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东明石化集团万海氯碱有限公司 山东 菏泽 274500


        摘要:氯碱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湿氯气和湿氢气,导致生产过程出现热量损失,需要采用有效的控制手段。基于此,本文将从工艺流程、经济效果、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分别对湿氯气和湿氢气的综合利用进行分析,使热量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进而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湿氯气;湿氢气;综合利用

引言:为了减少氯碱生产过程热量损失,需要对湿氯气和湿氢气进行综合利用,对湿氯气和湿氢气携带的热量进行回收,从而提高氯碱生产过程热量损失的控制水平。此外,还可以对湿氯气和湿氢气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回收,避免原料造成浪费,进而为企业节约成本。
1氯碱生产技术概述
        在工业生产中,氯碱主要由电解的方式进行生产,反应过程需要在电解槽中进行,采用隔膜电解技术进行实现。在电解过程中,将会产生氯气和氢气,两种气体均会带走部分热量,使反应过程的热量流失,造成额外的热能损耗。电解液主要由盐水组成,温度在45℃左右,需要将其加热到65℃左右进行电解反应。电解反应需要树脂交换环境下进行,对电解质的流动速度进行控制,保障电解反应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将会电解出氯气和氢气,由于两种气体中会混入水蒸气,所以会形成湿氯气和湿氢气,两者的温度大约在85℃左右,会携带走部分热量,造成热量的损失。为了减少氯碱生产工艺热量的损失,需要对工艺进行改进,对湿氯气和湿氢气携带的热量进行充分地利用,进而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1]。
2湿氯气预热过滤盐水
2.1工艺流程
        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中,湿氯气由电解槽阳极产生,经过气液分离处理后,进入氯气总管,此时氯气的温度在85℃左右,并且带有较多的水蒸气。生产的湿氯气需要被送往洗涤塔进行过滤,温度需要控制在65℃左右,同时将湿氯气温度控制在62℃左右,保障过滤过程能够顺利地完成。为了有效地降低热量的损失,需要在电解槽与洗涤塔之间增设换热装置,该装置采用钛金属进行制造,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可以对湿氯气中的热量进行充分地利用。通过换热装置,可以将湿氯气中的热量用于对洗涤塔的加热,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湿氯气热量的利用率,保障洗涤塔能够被加热到65℃左右,可以减少加热装置的使用,进而实现对湿氯气的综合利用。
2.2经济效果
经过改造后,洗涤塔温度能够保持在65℃左右,由于换热装置的热传递作用,湿氯气的温度得到了有效地降低,由85℃降至60-65℃之间,既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又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使生产工艺更加地具有经济性。改造后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如下:
改造后过滤盐水温度上升15℃左右,每小时利用热量Q=25×15×3886=1.46×106(kJ),每小时节约燃气P=1.46×106/2272=642.61(kg)。每年可节约燃气量P×365*24=5.63×106(kg)。每年可节约成本S=5.63×106×0.72=40.5(万元),设备改造成本为25.4万元,7个月内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由此可见,经过生产工艺经过改造后,虽然短期内会损失一部分成本,但从长远角度考虑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保障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2.3注意事项
        经过改造后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过滤盐水的输送过程需要保证稳定,不能出现断流的现象,否则不利于热量的传递,对其加热过程造成影响。第二,若需要停止过滤盐水的供给,则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需要缓慢地停止过滤盐水的供应,避免洗涤塔温度突然升高。第三,需要做好湿氯气压力波动的控制工作,保障湿氯气的温度稳定,使换热装置能够稳定地进行热量的传递,保障洗涤塔能够被持续加热,使洗涤塔的温度符合氯气洗涤条件。
3氢气冷凝水冷却氯水
3.1工艺流程
        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中,需要对湿氢气进行降温,而降温过程需要通过自来水循环来实现,会对自来水造成较大的浪费,为此,需要对冷却工艺进行改进,进而节约水资源的利用。湿氯气从洗涤塔出来后,温度将会降低15-20℃,降低后的温度低于氢气冷却系统的温度,因此,氢气冷却系统有两种改进方式:一种是将氢气冷凝水与洗涤塔出来的湿氯气进行热量交换,使氢气冷凝水的温度能够降低,再将其回流至冷凝系统,进而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另一种是氢气冷凝水自身的回流,与螺旋板式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将冷却后的冷凝水送回至氢气洗涤塔,进而起到冷却降温的目的。氢气冷凝系统冷凝水为闭环循环状态,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自来水的使用,保障氢气冷凝水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此外,需要注意避免自来水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结垢现象,使氢气冷凝水具有良好的热传递效率,避免对湿氢气的冷凝效果造成影响[2]。
3.2经济效果
经过改造后,氢气冷凝系统的温度得到了稳定的控制,并且有效地降低了自来水的消耗,起到了良好的节水效果。改造后经济效益分析如下:2020年上半年并未对工艺进行改进,自来水消耗量为44397.2t,下半年对工艺进行改造,自来水消耗量为35384.6t,改造前后自来水消耗量相差44397.2-35384.6=9012.6t,自来水节约百分比为9012.6/44397.2=20.3%,节水效果非常明显。每月的节水量9012.6/6=1502.1t,年节水量1502.1×12=18025.2t,按照自来水价格1.5元/t计算,每年可节约成本18025.2×1.5=2.7万元。由此可见,通过工艺改造可以有效地节约用水,并且可以起到良好的节水效果,使企业能够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
3.3注意事项
        经过改造后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氯气排出端的防漏工作,防止氯水进入到氢气冷凝水中,对冷凝水造成污染。为此,需要防漏检测工作,在氯气排出端增设ORP检测装置,用于对氯气泄漏情况进行检测,保障氯水泄漏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降低氯水对氢气冷凝环境的影响。第二,需要保障换热装置具有良好的性能,保障冷凝水能够得到有效地冷却,避免对换热效率造成影响,使氢气冷凝系统能够稳定地工作。第三,需要保障冷凝装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装置发生泄漏现象,防止水资源造成浪费。第四,需要做好冷凝水温度控制工作,避免冷凝水发生结垢现象,必要时可以在冷凝水中加入防垢剂,降低结垢现象的产生几率,保障冷凝水具有良好的换热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综合利用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氯碱生产水平,减少湿氯气和湿氢气造成的热量损失,进而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因此,做好湿氯气和湿氢气综合利用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合理地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氯碱持续化生产过程。
参考文献:
[1]贺鹏飞,梁寅祥,聂方超,等.湿氯气和湿氢气的综合利用[J].山西化工,2019,39(01):124-125.
[2]马光飞,刘姗,王丽媛.氯碱生产节能降耗工艺优化运行总结[J].中国氯碱,2020(03):35-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