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期   作者:解韶静
[导读] 在建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混凝土工程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与扩大

        解韶静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省宜春市    336000
        摘要:在建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混凝土工程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与扩大。在这种背景下,要想进一步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就要对混凝土展开一系列的试验检验,以此来确保混凝土质量可以达到相关的标准与规定要求。基于此,本文就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几条科学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其中,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质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建筑行业是否可以实现良性发展。在工程建设,若无法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建筑的安全性、牢固性以及美观性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更甚者会缩短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为此,施工单位就要高度重视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强化质量控制,以此来保证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可以满足建筑工程的相关要求。
1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1.1混凝土抗压性检测
        水泥、掺合料与外加剂等原材料是混凝土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成分,而这些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均会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在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不仅要加强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同时也要合理规范浇筑与振捣等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以此来大大增强建筑主体结构的强度与承载力。目前,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在正式开展施工前,要通过试验检测来检查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能否满足建筑施工的相关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检测项目就是抗压性检测[1]。而在众多检测方法当中,精确度相对较高的一种检测方法就是钻芯法,但该种检测方法却需要通过破坏混凝土来完成抗压检测。而回弹法作为另外一种有效的抗压性检测方法,由于其总体检测效率较高,因此在大部分建筑工程当中均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总的来讲,如何选择混凝土抗压性检测方法,要依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检测要求而定。
1.2混凝土密实度检测
        作为混凝土性能的一项重要参数,密实度可以直接决定混凝土结构的总体承载能力。在建筑施工中,若混凝土的密实度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及要求,就会明显降低建筑结构整体的强度与稳固性,并且在施工后期及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结构性的安全问题。为此,在开展建筑施工活动前,施工人员要认真做好混凝土密实度的试验检测工作。在我国现阶段,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弹性波检测法。该种检测方法主要利用声波来对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行检测。当混凝土材料存在裂缝与孔洞等一系列缺陷时,声波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此时就可以通过声波来判断混凝土的密实度是否;(2)热图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热图检测技术较其他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存在于混凝土内部的缺陷;(3)电磁波检测技术。当混凝土材料存在缺陷时,电磁波就会减速。此时,施工人员就可以通过观察电磁波的变速与翻身情况来判断混凝土材料是否存在的缺陷。该种检测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1.3钢筋锈蚀度检测
        与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内容而言,钢筋锈蚀度检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检测项目。特别是在钢筋施工前,施工人员要认真检查混凝土材料的表面状态是否完好,并且要选择恰当的试验检测方法来对其锈蚀度进行客观的判断。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钢筋锈蚀度检测方法,就是半电池电位检测法。

在多数情况下,施工人员都会将铜材料当做参比电极,并把钢筋与铜材料直接连接到锈蚀测定仪上,以便锈蚀测定仪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钢筋锈蚀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通过上述这种试验检测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检测出混凝土建筑材料中所存在的缺陷,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同时也能够保证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质量可以满足建筑工程的具体设计要求与施工标准。
2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2.1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要想有效加强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就要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作为混凝土的基础原材料之一,水泥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选择水泥时,要优先选择低水化热水泥,以此来避免水泥因水化热作用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这一问题。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中,选用最多的一种水泥就是普通硅酸盐水泥[2]。而在具体实践中,为了防止水泥中的碱含量与氯离子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就要掺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尤其是部分建筑工程对水灰比的控制要求较为严格的情况下,多数情况下均要用到高效减水剂。其次,要合理选择骨料,强化骨料的质量控制。目前,骨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粗骨料,另外一种是细骨料,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骨料,均会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在选择粗骨料时,要优先选用密实度相对较高的碎石材料,并且要严格控制其粒径的大小。这主要是因为不均匀的粗骨料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密实度。而在选择细骨料时,要尽量选择天然河沙,对其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细骨料表面整洁、干净。
2.2控制混凝土水灰比
        水灰比控制在建筑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当中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首先,施工人员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明确混凝土拌合料中水泥的具体用量。这是因为水泥的用量会直接影响到骨料与水泥胶砂的粘结力。在一般情况下,要想适当提高砂浆中的胶质材料比例,施工人员就会适当的增加水泥用量。但若水泥用量太高,混凝土结构就会在凝结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引起内外热量不均这一问题,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收缩开裂等情况。为此,施工人员就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合理确定水泥用量[3]。其次,要严格控制对拌与用水这一过程。特别是在需要使用外加剂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就要依据外加剂的实际减水率,减少一定量的水量。在正常情况下,具体的水量均要通过实验方法来进行确定。另外,施工人员也要准确计算水灰比,全面收集试验材料,针对水灰比实施统计的分析,并准确计算出计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之间的关系式,进一步明确在混凝土强度要求下的具体水灰比。与此同时,在对混凝土建筑材料实施强度试验的过程中,所需涉及到多个水灰比,施工人员就要将其中的一个水灰比作为基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减0.02~0.03,以此来确定出最佳的水灰比。
        除此之外,施工人员也要认真做好混凝土建筑材料的拌合实验,增强混凝土的粘聚性,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可以满足建筑施工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也要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收缩变形情况来进行严格的控制,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高效减水剂来替代部分的水泥用量,以此来有效减少水泥的水化热作用,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较为严重的收缩变形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混凝土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合理选择混凝土建筑材料,并且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材料试验方法来进一步强化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以此来将混凝土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成形质量。另外,建筑施工人员在工程实践中也要不断的总结技术方法与管理经验,以此来大大提升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的总体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晓刚.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砖瓦世界,2020(8):112.
[2]杨文芳.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8,4(18):99-100.
[3]胡燕.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8(23):156,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