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黄喜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黄喜
[导读]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土木工程建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影响,并且人们对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并提出施工水平。
        身份证号码:45080319901112xxxx  广西  5300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土木工程建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影响,并且人们对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并提出施工水平。而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建筑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施工技术的运用对于提高建筑整体质量而言尤为关键。然而,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对此展开研究,并针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完善,以此提高混凝土结构质量,为保障建筑整体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引言
        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实用性与适用性的新型复合型材料。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是以水和砂石构成的,通过参照一定的标准,来对其进行科学的混合之后,再运用胶凝材料,进行适当的搅拌,使之形成一种水泥质的复合材料,其具有较强的硬度和耐久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抗压性能等,因此是土木工程中的主要材料之一。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常见且又重要的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于土木工程建筑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施工实践中,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以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使建筑工程效益实现最大化。
        2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结构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得以影响,一旦混凝土材料与设计使用要求不相符,就会对工程整体质量构成威胁。然而,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并不合格。具体表现为材料采购中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进行合理检测,同时在混凝土材料的管理中也过于随意,导致相关材料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进而使相应的施工技术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对建筑产品质量造成影响。鉴于此,必须针对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展开深入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与先进的施工设备,为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2.2忽视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经常会忽视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当施工现场的温度过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温度时就会对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产生影响,在外在方面的表现则为混凝土的表面产生细纹、开裂的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注重温度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要适当的降低温度,以免混凝土因温度过高而在表面产生开裂的现象。但是,由于自然温度是很难控制的,不能被人为因素而更改。因此,要想控制混凝土周围的温度,可以通过利用其它材料的方式来对温度进行调节。
        2.3在混凝土的浇筑工序上存在的问题
        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工序时,通常是采用振捣器来实现的。这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序时要一层一层,分批次的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不能一次性浇筑过多的混凝土,以免混凝土的表面过厚,影响振捣效果。在进行浇筑工序完毕之后的混凝土,将具有较高的抗破坏性和实用性,可以放心的投入到建筑施工的使用当中。但是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疏忽或者技术水平不到位等情况会产生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不达标等情况,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3.1施工材料配制与搅拌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配制和搅拌施工技术,是整个施工环节的基础。因此,在配制和搅拌的过程中,应当对其材料中的成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在施工的過程中,可以在水泥材料中添加一些低碱活性集料以及低碱外加剂等材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施工材料的强度。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在基础施工材料的基础之上,进行混凝土的调试,根据其材料的各个方面,对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计算,并且进行全面的检查,只有其检查质量合格以后,才能正式的开始施工使用。

除此之外,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分层、离析等现象,那么施工人员就应当对其施工材料,进行二次搅拌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3.2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过程中,要分清内模板和外模板,明确其使用情况和长度,保证外模板长于内模板。将模板向着墙体进行贴近的时候,应该在木板以及墙体之间的间隙中放置一块海绵,这样,才能使得它们二者更好的紧贴。在浇筑模板之前的时候,要做好相应的清理工作,使得模板保持整洁的状态中,并且要做好模板的相关修正,从而更好的做好之后的浇筑工作。
        3.3温度应力控制技术
        要想控制好混凝土结构中的温度应力,首先就要在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的使用,减少水泥的使用就会减少水泥在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热量,也可采用大坝水泥来代替一部分的水泥用量;比如事先在混凝土结构的内部铺设好水管,然后再向水管内注入冷水,进而通过水的流动带走一部分热量,降低混凝土结构中的热量。
        3.4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为了保证最终的浇筑质量.需要对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使用的模板以及钢筋材料进行全面检查,为接下来的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采用的浇筑方式应为不间断的浇筑方式,例如,在对混凝土进行一次浇筑之后,要在混凝土没有完全风干之前进行第二次浇筑。在结束混凝土浇筑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封性,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污染现象,要对其进行及时清理。
        3.5混凝土抗裂技术
        裂缝虽然是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但也不是不可减小,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改进。一个是掺科学合添加剂。这种方法可以很好控制混凝土的自缩,在添加剂添加过程中,要严格添加剂添加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另一个是添加增强材料。常见的工艺有添加适量的有机、无机纤维、金属纤维等,他们具有一定的抗拉性能,可以很好的提高抗裂性能。再一个是控制好材料比例。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与材料配比是直接相关的,一般情况下,材料配比必须经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严密的计算获的。在混凝土生产前,要让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进行试验和验证,在多种配比方式中,选择最佳的配比方式,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3.6混凝土养护技术
        要想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养护施工技术是提升其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其浇筑面、施工层面等方面,进行全面保护,可以利用相应的塑料薄膜、草帘等保护设备,对其相应的表面,进行全面的保护,只有其表面坚硬程度质量检测合格以后,才能展开下一项施工环节。一般情况下,其养护的时间应当在3天-5天左右即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裂缝、断裂等现象的发生。另外,在养护的过程中,若是外界的温度相对过高,这样就会影响了其内部原本的结构。所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集料洒水的形式,在其便面撒一些冷水,这样可以避免其内部结构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导致裂缝等现象的发生,提升了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结语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是主要的使用材料,因此,它的质量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这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高强度,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而如何更好的使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继续研究的内容,也是提高其发展竞争力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文亮.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居舍.2019(04).
        [2]张燕,成方群.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7(02).
        [3]孙中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