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孙小利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孙小利
[导读]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材料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质量检测起始的第一步,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上,要求他们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体系,在日后的质量检测中才能万无一失。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材料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质量检测起始的第一步,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上,要求他们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体系,在日后的质量检测中才能万无一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检测质量
        1控制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关键因素
        1.1检测项目的确定
        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应用到大量的材料,并且材料种类较多,但是每种材料都要确保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都需要通过检测确定其质量情况。检测项目是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主管部门共同决定的。比如在检测水泥质量时,要严格检测每个批次的安定性、细度、强度等特性。
        1.2取样检测
        (1)规范取样。检测得出的检测数据是否准确,跟取样的规范程度是有着极大的关联,所以要科学规范地进行取样,有关材料拥有的功能才能被准确地检测出来,最后的数据也会比较科学、准确。所以在检测样品的抽取时,对样本数量、取样部位、规格尺寸等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根据技术操作要求,提升取样的规范性,采取有效的取样模板,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规范性的重要意义,规范性不但能够体现取样工作的实际流程,也能够体现建筑工程的管理要求。(2)取样的代表性。这是做检测最关键的一个步骤,任何材料的检测都有规定数量的代表样本,如果取样量太少或者取样的部位出现偏差,都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对材料质量检测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材料进行取样的时候,一定要确保采取的样本是有代表性的,不管是建筑材料的样本数量、取样部位、规格尺寸等,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控制。在同一个检验批里按照规定采取的样品一般来说就可以代表整体的材料当成样本做检测,如样本需要防污染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样本的有效性。对采集的过程严格把控,绝对不允许出现无代表性,采样方法不正确的情况出现。为了展现取样工作的代表性,要积极采用更为完善的管理方式,采用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意义,这样方便开展后续管理,也能够避免偶然问题的出现。
        1.3环境温度、湿度控制
        进行样品检测时,检测工作人员应明确每个试验的检测环境条件,并严格控制环境条件指标,避免外界因素干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防水材料检测工作为例,由于沥青防水卷材对温度敏感性较高,沥青防水卷材拉伸试验应在温度为21~25℃、相对湿度为30%~70%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为27.5℃,降低材料的平均抗拉强度;环境温度低于18.5℃,抗拉强度高于标准温度时的强度。检测钢筋材料时,气温不稳定会造成热胀冷缩的现象,导致钢筋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检测人员须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工作,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的实际情况开展检测工作,可使用控温设备等控制检测现场的温度与湿度等条件,不断改善控制方法,实现精准测试。
        1.4试验误差控制
        在误差试验控制中,试验人员要严格遵守标准规定。比如在钢筋拉伸试验过程中如果试件发生了颈缩现象导致其没有断裂那么就会增加试验误差。如果试验中没有拉断钢筋,那么试件的伸长率通常低于试件断后伸长率,无法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试验人员在检测建筑材料过程中要精准地落实各项要求,尽量将试验结果的误差减小。
        1.5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处理
        为了保障检测结果合理性,检测人员应科学统计数据,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筛选大量的离散数据。进行水泥胶砂抗折强度检测时,某个数值超过了平均值的±10%,根据规范须将其判定为无效数据,在检测报告中删除这一数值,再将剩余的数据重新计算,得到合理的检测结果。若同批次样品的数据离散性较大,应重新进行取样检测,并找出数据异常的原因。


        2.工程材料性能检测的重要性
        2.1优化工程材料的选择
        对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以后,能够较顺利地在相同的产品中找到最优性能的产品,选用性价比最高的材料。这样能够更好地评定建筑所用的原材料跟半成品,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对全部的原材料进行性能的检测,这个做法有益于更好的选用材料,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在进行技术检测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工程材料的应用水平,应当坚信合理化选择,选择更具应用价值的工程材料,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提升应用水平,实现合理应用。
        2.2提升建设企业经济效益
        工程建筑的检测对建筑行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保障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可有效筛选市场中的建筑材料。施工单位应选择符合项目施工建设规范的建筑材料,且保证其价格低、质量好。通过缩减成本提升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2.3优化材料配比
        在实际的试验检测的工作中,针对建筑材料的韧性、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性能进行详细的试验检测,依据检测的数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以混凝土为例,由于混凝土涉及的原材料较多,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耐久性要求较高,因此须通过试验检测搭配材料,形成最优的配比方案。
        3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的措施
        3.1完善检验室管理
        试验室的环境对建筑材料样品检测准确度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此,需要对试验室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检验工序进行材料检测,做好设备仪器、检测标准流程等方面的管控,定期维修保养器材,定期考察检验人员专业能力。可以设立专门的检验、研发部门加强试验室管理,重点管控好新工艺、新材料的检测工作。在检验室管理中,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是管理的重点。(1)应当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高素质的技术检测人员是保证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前提,为了将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需要从引进优秀人才和培训两方面进行重点控制。在招聘阶段要加强人员专业技能的考核,从源头控制企业检测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养。企业还要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检测队伍的综合素质,积极引入新的检测技术,提升检测人员经验,提高检测的质量、效率。
        3.2加大对材料检测的抽查力度
        为了统一建筑材料检测的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因此制定了相关规定来约束检测机构的行为,针对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现象能够有效治理。监管部门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查时,不仅要加大对材料生产合格证明的抽查力度,还应当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抽查,确保所使用的设备能够满足检测需求,此外,针对同种类型以及性能材料的检测结果应进行整理,在最后验收环节需要有监理进行监督、指导。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查时,应当加大对生产许可证以及相关标志的检查力度并仔细研究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杜绝出现劣质产品,防止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隐患,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造成威胁。总而言之,建筑材料监管部门必须要加大对材料所涉及环节的抽查力度,保证各项材料的数据均在规定范围中,进而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不因此受到影响。换言之,有关监管部门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测、验收,保证各环节工作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加强对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视对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其不仅是评定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同样还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改善当前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来提高我国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加大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团队建设以及凝聚力,实现互利共赢,制定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改善现有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娜,张季.工程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及重要性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4):3170.
        [2]李巧丽.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30):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