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市场放开背景下电力市场交易探析 徐贵阳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徐贵阳
[导读] 摘要:2015年“中发9号文”下发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快速发展,逐步建立了公平公正、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雅安市  625000
        摘要:2015年“中发9号文”下发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快速发展,逐步建立了公平公正、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在电改政策“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要求下,发用电侧迎来在重大机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得以充分体现,电力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售电侧市场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放开程度和参与模式对电力市场存在着较大影响。所以,探索建立一个适应售电侧市场放开环境下的电力交易市场,适时调整市场模式及运营机构职能,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十分紧要。
        关键词:售电市场;电力市场;交易;分析
        1.售电市场放开背景下电力市场交易模式研究
        以下主要对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交易模式进行研究。
        1.1 中长期合同交易
        1.1.1 双边交易
        双边协商交易是指市场主体之间自主协商交易合约周期、合约电量、交易价格、分解曲线等要素,形成交易合同的交易方式。
        (1)交易要求
        1.双边协商交易的交易标的为本年度次周开始的市场合约电量,以日历周为最小合约周期,分解曲线采用自定义分解曲线。
        2.双边协商交易合同内容应包括合约周期、交易电量、交易价格、分解曲线等要素。
        3.双边协商交易的合同电量应满足双方交易电量约束。
        (2)合同提交与确认
        双方协商达成交易意向后,按交易中心提供的差价合约合同范本签订双边协商交易合同,由卖方在交易系统上填报交易信息并上传合同,由买方对合同进行确认。
        (3)交易校核
        交易中心根据已发布的市场主体交易电量约束对合同内容进行校核,通过交易校核后合同生效,未发布约束月份合同暂不生效。
        1.1.2 场内交易--集中撮合
        集中竞争交易是指在交易系统集中组织开展的,由市场主体申报交易意向,交易系统自动撮合匹配形成交易结果的交易方式,交易采用常用分解曲线。集中竞争交易分集合竞价、连续竞价两个阶段进行。
        (1)交易要求
        1.年度集中竞争交易的交易标的为次年年度市场合约电量。
        2.月度集中竞争交易的交易标的为后续 12 个月的分月市场合约电量。
        3.周集中竞争交易的交易标的为后续 4 周的分周市场合约电量。
        (2)交易前信息发布
        集中竞争交易开市前 1 个工作日,交易中心通过交易系统发布市场相关信息。
        (3)集合竞价交易
        集中竞争交易集合竞价阶段采用集中申报、集中撮合的交易机制,在连续竞价交易前完成。
        集中申报:市场主体在集合竞价交易申报时间窗口内申报拟购买或出售的交易电量与价格,申报信息不公开。
        集中撮合:市场主体提交申报信息后,交易系统按不同交易标的分别进行集中撮合,原则如下:将买方申报按价格由低到高排序、卖方申报按价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配对形成交易对。
        交易对价差 = 买方申报价格 – 卖方申报价格
        当交易对价差为负值时不能成交;交易对价差为正值或零时成交;交易对价差相同时,申报时间较早的优先成交。
        结果发布:集合竞价阶段交易结果在集合竞价阶段结束后由交易中心发布。
        1.1.3 场内交易--挂牌交易
        挂牌交易是指在交易系统集中组织开展的,由市场主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挂牌、摘牌操作形成交易结果的交易方式,交易采用自定义分解曲线。挂牌交易每周开展。
        集中申报:市场主体在集合竞价交易申报时间窗口内申报拟购买或出售的交易电量与价格,申报信息不公开。
        集中撮合:市场主体提交申报信息后,交易系统按不同交易标的分别进行集中撮合,原则如下:将买方申报按价格由低到高排序、卖方申报按价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配对形成交易对。


        交易对价差 = 买方申报价格 – 卖方申报价格
        当交易对价差为负值时不能成交;交易对价差为正值或零时成交;交易对价差相同时,申报时间较早的优先成交。
        结果发布:集合竞价阶段交易结果在集合竞价阶段结束后由交易中心发布。
        1.2 电力现货交易
        电力现货市场主要分两种类型:第一,电力现货批发市场。指在无差别及开放的电力输电网及配电网中,供电企业、用电大用户、售电企业中开展直接及现货方式的交易活动。第二,电力现货零售交易。指在批发电力市场的基础上,提升电力资源的服务效益,促使电力零售企业成为电力现货市场另一主力。
        (1)事前信息发布
        竞价日 12:00 前,市场运营机构通过电力市场交易系统,按照《广东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的要求,向相关市场成员发布运行日的边界条件信息。
        (2)交易申报
        现货电能量市场为每日均运行的市场,各市场主体需每日向市场运营机构提交申报信息,迟报、漏报或不报者均默认采用缺省值作为申报信息。
        (3)市场力检测及缓解
        通过市场力检测的发电机组电能量报价被视为有效报价,可直接参与市场出清,未通过市场力检测的发电机组采用市场力缓解措施处理后,可参与市场出清。
        (4)日前电能量市场出清
        竞价日 17:30 前,电力调度机构基于市场成员申报信息以及运行日的电网运行边界条件,采用安全约束机组组合(SCUC)、安全约束经济调度(SCED)程序进行优化计算,出清得到日前电能量市场交易结果。
        (5)交易结果发布
        竞价日 17:30 前,广东中调出具运行日的日前电能量市场交易出清结果,经电力交易机构、相关电力调度机构会签,按照有关程序通过技术支持系统发布。
        (6)日前调度计划
        日前电能量市场原则上基于竞价日交易申报前发布的电网运行边界条件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日前电能量市场的发电侧出清结果(包含机组开机组合以及机组出力计划)即为运行日的发电调度计划。
        2.售电市场放开背景下电力市场交易更新路径分析
        2.1关键环节创新管理
        首先是售电市场企业管理,包括售电企业及发电企业的注册、电力市场交易计量方式及标准设立等,其中涉及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电力用户等所有入市企业、组织与个人,具体实施过程可从市场准入制度入手,通过注册带动各环节之间网状联系,从而制定出系统化制度模式。从前期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按照一定要求书面承诺,到接下来准入公示环节,可以信用中国网为载体完成,在公示一致认可后,上传至电力市场准入名单中,并做到及时更新,强化对售电组织及用电大户的公开披露。在公示企业名单得到一致认可后,售电企业需完成电力交易市场注册及相关部门备案。
        2.2电力市场交易管理
        电力市场交易组织负责电力交易管理,包括交易平台建设、电力市场交易监管及交易信息公布等。交易管理需基于相应规则而行,借助于交易平台实现各种形式电力交易(年度交易、现货交易等)。在交易管理中需要注意两点问题:首先是现货交易市场划归于专门调度组织管理,主要是由于调度组织具备相关技术性优势,可最大限度确保电力市场的交易安全;其次是根据具体交易方式确立交易组织。交易方式主要有双边交易、集中竞价交易以及挂牌交易,双边交易可采取电力市场经营主体间灵活协商方式确立交易电力及其价格,并在达成共同协议前提下,经电力市场交易机构进行安全审批后,获得电力市场交易结果。而集中竞价贸易方式可借助于交易平台,实现电量及其价格确定,由电力市场关联企业执行。挂牌交易方式同样依托电力交易平台,电力市场交易组织进行电力需求或者供给信息公开发布,在电力准入企业明确交易意愿时,通过电力市场交易机构认定后获得交易结果。
        2.3电力市场交易合同管理
        因为电力市场交易组织承担着制定电力市场交易合同样本,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实现电力合同的签订、管理(集中、归档等),并肩负合同进展情况的跟踪管理,所以在整个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是合同内容,需要涉及到权利义务明确、交易生效与终止时间等,并给出偏差电量等异常情况处理方式;其次是承认电力市场经营主体间及电力用户间的存在的互保协议合法性,从而保证电力市场经营管理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最后是现货市场管理,必须对偏差电量实施合理处理,在确保遵守安全规则的基础上,力争合同电量的刚性实施。
        3.结束语
        总之,售电市场放开推进了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形成,打破了原有市场垄断局面,售电市场化转变可有效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发展,为积极应对新电改政策变化,对原有电力市场交易管理需进行更新转变,确保电力交易改革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蓁.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水平[N].国家电网报,2018-02-28(001).
        [2]梅杰,邵烨楠.基于用户能效的电力市场交易仿真[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8,20(01)
        [3]唐天琦.售电侧放开后电力市场交易面临的风险及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