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规范财务档案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举措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李楠楠
[导读]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经费的管理运用实际效果。
        山东省烟台市住房保障和房产交易中心  山东烟台  264001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经费的管理运用实际效果。为保证事业单位具备持久的发展动力与稳定的经济收益,应当不断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推动新时代现代化事业单位建设步伐。
        关键词:规范财务;档案管理;管理水平
        引言: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优化工作具有现实而积极的意义,需对该项工作予以重视。相关单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理清发展理念、人才队伍建设及现代技术的应用等之间的关系。要准确定位,正视自身缺陷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规划,建立效率高、安全性强且具有自身特色的财务档案管理体系。
        1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的特点
        1.1复杂性
        随着事业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事业单位财务档案数据不断增加,且财务数据的类别越来越多样,在实际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时,需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得财务档案管理的复杂性提升,需保证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实力随之有效提高,以保证实际工作的开展效率。
        1.2专业性
        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其中,财务档案包括财务收据票据类以及事业单位内部的收支管理类。例如,奖学金助学金发放收据、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票据、科研经费支出收据、办公用品支出收据等;财务核算专业凭据。例如,教职工的节日福利、工资发放表等。这要求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进而高效处理事业单位财务信息。
        1.3综合性
        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时,体现出对事业单位所有经济来往的事务记录,因此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可以客观反馈出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便于事业单位对资产配置进行合理调整,提高内部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保证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可靠性与可行性,促进事业单位整体办学质量提高。通过有效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可树立严谨的事业单位文化,避免贪腐问题的出现,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市场形象。
        1.4安全性
        纸质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时,可能会遇到数据失真问题,或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疏忽,导致档案的丢失或损坏,或由于保存环境的变化,导致纸质档案出现受潮老化问题,使得纸质财务档案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出现下降。信息化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时,由于接受了互联网数据传输协议,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导致事业单位财务档案出现泄漏,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开展。
        2规范财务档案管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2.1提升理念的先进性和发展性。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事业单位在财务档案管理发展理念上处于落后状态,需要对其进行革新,需转变相关人员的观念意识,进而赋能其管理行为,促使其管理和建设行为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发展性。首先,相关领导层要重视理念转变工作思路,要在日常行为中做好表率工作,要做好带头工作,进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其次,单位和相关部门机构要做好该方面制度的约束,如制定具有权威性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的强制性转变相关人员的观念意识。再次,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以提升理念对单位财务档案的意义、价值等为主,让其意识到转变观念的重要性,进而让其主动学习、主动转变、主动丰富。
        2.2优化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规范标准。


        通过对《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分析可知,该文件中对财务档案的保管方式、时间、形式、要求都进行明确规定,相关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时,应当以此为标准进行优化。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事业单位在日常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时,应当根据实际工作开展特点,分析财务档案的日常核算量、财务档案规模、信息使用频率等,并不断对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规范标准进行完善优化。如对纸质档案与电子财务档案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保证财务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有效性,并避免由于保管不当造成的档案损坏、档案信息泄露等问题出现,影响到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效果。同时,事业单位应当对财务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进行健全,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义务,重点对财务档案移交环节的责任进行明确,编制严谨的财务档案移交工作流程与指导文件,保证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为促进财务档案管理的稳定安全运行,应当对财务档案管理岗位的考核制度进行合理优化,对监督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规划考核流程、完善奖惩制度,对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2.3强化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安全。
        由于现代化财务档案管理系统以信息技术为主,因此需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究其原因是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为网络安全埋下了一定的隐患。事业单位财务档案是记录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料,如果发生丢失或损坏,会对单位带来巨大影响。因此,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证财务档案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科学的网络安全意识,按照要求和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防止因人为原因导致电子财务档案出现损坏或丢失。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查杀,更新相关杀毒软件,严禁外部计算机访问内部网络。
        2.4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未来财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可有效减少纸质档案的归纳总结工作量,很好的解放了相关工作人员职能,提高了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鉴于事业单位财务档案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当组织专业的人才团队,开展财务档案信息化系统与平台的开发,使得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可发挥出一定价值。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建设时,应当保证该系统与财务核算、财务审批、财务票据管理等系统高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与实时传递,保证会计信息获取、审核、查询的信息数字化处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推广过程中,应当突出财务档案管理的集约化,建构一体化财务数据管理模式,挖掘出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的数据潜在价值,为事业单位的工作决策与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推动事业单位现代化建设发展
        2.5优化档案管理设备
        目前,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现代信息技术不但能使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更能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因此,事业单位在财务档案管理设备上也应更多地去选择和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要在预算中给予其更多倾斜和支持,同时,相关部门领导除了要意识到建设信息化管理设备的重要性,还应在建设过程中注意建设过程是否符合单位实际情况,防止资金、人力及物力等的浪费,以提升建设的针对性和效果性。事业单位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应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开展财务档案管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迈上新台阶,不仅满足了国家建设的总体需求,也较好地迎合了社会群众的发展期望。而新的社会环境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而言,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若不能以最佳的姿态迎接挑战,就会影响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发展,甚至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还会导致其偏离发展正轨。因此,探究此环境下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优化途径,具有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宁.新形势下财务档案管理探析[J].办公室业务,2020.
        [2]郝学山.企业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企业[J].办公室业务,2020(18):82-83.
        [3]徐娟.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策略浅述企业[J].兰台内外企业,2020(3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