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罗春辉 霍园园 周红
[导读] 摘要: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影响自然环境,还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宝鸡市辛家山林业局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影响自然环境,还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造成影响。在林业资源的发展中,林业病虫害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若是忽视对其的综合治理,很容易导致林业资源面积缩减等问题,严重影响林业的发展。在实际综合治理过程中,应遵守无公害处理原则,确保林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国的生态环境。本文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林业发展势头良好,森林资源总量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砍伐日益加剧,我国自然林区数量日渐减少。虽然人工林种植得到了大力推进,但是绝大多数森林生长时间较短,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而森林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较差,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病虫害,森林的生长就容易受到毁灭性的影响。
        1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监测预报工作不到位,由于林业病虫害具有突发性的特征,所以在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时,需要做好提前的监测和预报工作,方便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提出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实际林业种植工作有序进行,但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就导致病虫害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泛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的正常发展。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比较广,数量较多,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监测,假如在预防和监测方面存在不足,那么会造成大面积病虫害的侵袭。林业病虫害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员并没有加强对这一问题本质的认识,也没有制定有效的预防和监测工作体系,大多数工作人员都采取事后管理的方法,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林业管理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1物理防治法
        物理防治的方法就是利用传统的物理工具,采取机械化的防治措施,通过了解病虫害的生活习惯进行防治,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阻隔、捕杀、涂白、高温、诱杀等等,这是防治病虫害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中,隔离是通过树胶环、捆毒绳等工具对树干与外界进行一定的隔离,将病虫害阻隔在树干之外,防止其危害树木生长。比如在春季幼虫上树前,在树干上涂上驱虫药剂或者制作捆毒绳消灭幼虫,也可以利用高温环境对有害生物进行消杀,高温操作常见的就是将树木的种子放在烈日下暴晒。诱杀主要是利用病虫害的习性进行诱导消灭,主要操作包括诱杀灯、毒饵等形式,针对不同的病虫害习性设置不同的诱杀方式,比如针对老虎幼虫的捕杀,可以在苗圃中放置彩页进行诱导,用食物引诱幼虫来吃,在食物中加入杀虫剂即可,也可以将诱饵涂抹在树干上,诱杀已经上树的幼虫。对于趋光性较强的害虫可以利用灯光诱杀法,利用火焰的亮度引诱成虫,使其自行飞入火中。涂白主要发生在冬季与夏季,就是将食盐与石灰水按照比例制作成药剂,涂抹在树干的底部,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可以为树干提供一层保护,保护树干在寒冷天气下不被冻伤,在夏季不被太阳灼伤。对于驱味性的病虫害,可以放置糖醋液进行诱杀。捕杀就是通过防治陷阱进行人工捕杀。
        2.2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措施就是通过生物来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例如在果木虫害发生过程中,可以通过病虫的天敌或者鸟类的引进来彻底消除虫害,生物防治措施能够实现自然规律的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同时其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当前,林业管理工作人员在林业种植过程中很少采用新型的防治技术,因防治手段过于单一导致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相关林业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生物防治措施以及化学防治措施的有效结合来防治病虫害。与此同时,还需不断提升防治技术的科技含量,实现病虫害防治以及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进而对病虫害有效抑制。


        2.3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就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消杀,是林业管理中最为常见的病虫害控制方式,对于化学农药的使用,要根据树木的侵蚀情况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剂量。我国常用的杀虫药剂有锐进特、艾弗丁、呲虫啉等等,常用的杀菌剂有托布津、多菌灵,大部分的防治人员都会采用喷雾、放烟、化学拌种等施药方法。但农药的使用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对空气和土壤都会产生污染,所以在使用中要考虑用法用量,合理地喷洒农药。
        3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对策
        3.1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检测工作
        为了使林业病虫害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以及解决,推动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和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对已经受到过病虫害侵蚀的林木区域进行重点监测以及防治,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定期对林业进行有效的巡视以及检查,及时发现在这一区域林业中很有可能存在的病虫害隐患,方便技术人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对病树进行根本性的移除。还要对健康区域的林木进行隔离性处理,对于受到病虫害侵袭,并且严重程度较大的树要进行移除,防止出现病虫害大面积扩散问题的发生。对于新调来的种子,要进行质量和外观上的严密检查,防止在种子上出现病虫害和虫卵,还要将林业种植区域作为重点的保护对象,防止这一区域的林木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对林木每天的状态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果进行多方位记录,为后续林木养护和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建立科学的动态监测体系
        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存在着潜伏期以及表现期,林木病虫害并不会直接产生,而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因而与科学有效的病虫害治疗手段相比,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更为重要,需要为其建立有效的监管以及监测体系。当前,可以对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卫星技术充分利用以全方位的监测整体林业,一旦任何类型的病虫害出现,均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相关病灶。在清除工作结束后,还需继续监测发生过病害的树木,以防其他树木遭到感染。
        3.3强化森林资源的抚育管理
        首先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栽培,尽可能挑选一些具有较强抵抗力、没有病虫害、生长较好的品种,并应做好物种多样性的配置,合理的将乔木、灌木、草等搭配在一起,让森林的生态系统更具稳定性、抵抗能力更强;同时应注重育苗期间的消毒管理。种植人员应将苗木的实际情况作为参考依据,为其选择适宜的环境,并及时、科学的开展消毒工作,为其健康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应提高对育苗期间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做好除草、施肥等方面的工作,若是在养护工作中发现有病枝的存在,应对其进行及时的修剪,避免其对幼苗造成危害,确保其能够健康成长。
        结束语
        林业发展与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必须要提高对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重视程度,找出现阶段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本区域中的实际情况做好对其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让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提高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琳.现代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乡村科技,2019(23):78-79.
        [2]李艳红.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0):79+83.
        [3]许鑫鸯.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花卉,2018(24):290-291.
        [4]李红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8(03):144-145.
        [5]王明杰,雷宏.试论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7(20):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