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房住不炒”定义下的房地产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到来,居住区景观设计作为能够体现居住区价值和生活品质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要基于“房住不炒”定位开展新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才能为今后的住户持续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
关键词:房住不炒;居住区景观;可持续设计
自2016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第一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来,“房住不炒”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在全国经济大框架下指明拉动消费,特别是国内消费是今后中国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房地产将越来越回归居住的本质功能。今后绝大多数的业主既是房产的所有者,也是房产真正的使用者,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居住区需要能够为业主打造能够不断自我更新、持续为住户创造生活使用价值的居住区景观环境。景观设计师亦需要以更长的眼光看待整个居住区生命周期,通过在景观设计中运用回归常识、“断舍离”和抱朴守拙的造园思想来打造居住区景观。
一、回归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常识;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价值在于为广大住户提供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住区景观绿化环境,让住户能够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拥有一方“私享”的绿色天地,应该说,这方绿色天地对于住户而言犹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新鲜空气、洁净的水一般重要,是每天都能感受到和参与其中的生活场景。在房地产飞速发展的过去,居住区景观设计迎合了这种一味求新的风潮,具体表现形式体现在过度强调了住区景观的创新,各种吸引住户眼球的水景、高密度种植的绿化、各种千奇百怪的艺术雕塑和物料的堆砌、声光电在住区中的运用无不使得住区景观在竣工接房的一刻即成为住区景观设计的最高潮,而在开启日常运营模式后不久,不出几年区内景观便出现绿化疯长,水景废弃,小品、构筑破损等情况,从使用上给住户带来很差的环境体验。从外部来看,破败萧索难以为继的居住区景观对于整个小区在房产市场的表现也带来不利的影响,这部分的折价也是业主最不愿看到发生的情况。居住环境差带来生活体验差,生活体验差又导致居住区品质差,进而影响整体居住区的价值,形成负面循环。同理,能够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的居住区景观环境则能够持续为住户创造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形成居住区价值的“护城河”。从必要的居住区景观功能上看,不断优化和根据住户年龄层次更为精准打造的景观功能性节点在今后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还会不断完善和更新,这也是同2018年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规定相契合,居住区分钟生活圈的提出就是以住户为本,以居住体验为本的规划设计方法的重要转变。总结近年来居住区配套的景观功能从使用效率和住户接受程度上看均搭配有较大面积的绿化景观会客区、全年龄儿童活动场地、老人活动场地和健康慢跑道,在有条件的居住区景观内还配建如萌宠乐园等个性化功能场所。总的来说,这些必要的功能性场地都有一个特征便是可集中、有主题的充分利用,其中搭配建设的遮荫廊架、景亭等也集中在这些场地设置,其余的场地则以大片复层绿植为主,大片水景、喷泉、大面积观赏草坪、繁复的花镜、艺术小品等已非必要项,反而成为居住区景观长时间运营难以维护和管养的痛点,在居住区设计时更应该慎重考量。
二、“断舍离”设计思想在居住区景观中的运用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能够住在花园式小区中似乎是很多人对于居住环境的终极追求,这种偏好不仅在楼盘示范区中得以体现,甚至在住宅大区的景观设计中也在不断强化所谓的四季有花的设计理念,特别讲求自春天起开花植物就要竞相开放,有“接龙“的繁复效果,这种理念的实践对于一个绿地面积仅为1-2公顷的项目选取的植栽品种甚至能够多于六、七十种,又特别在灌木及地被选材中穿插大量花灌木的使用,包括一些”网红“品种,这就带来大量植物品种因为各自习性各异,管护要求不同而导致在日后绿化管养中十分困难的情况出现。毕竟现阶段的居住区绿化管养水平还难以做到根据不同绿化品种有针对性的投入管养措施,这就带来很多小区的绿化环境仅交房后一两年还能维持较为丰富的观感,但随着后续时间推移,出现很多苗木退化、死亡和露土的情况。颓败、萧索的绿化景观则对于住户来说是最大的损失,观感不佳且难以形成绿化整体风貌是现在许多建成小区景观绿化环境的真实写照。
所以在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中选取乡土的、维护管养简易、生长健壮、病虫害少的经典绿化品种作为基调绿化选材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需要秉承的原则,奇花异草仅能作为点缀使用。针对不同地区的居住区项目,当地市政绿化常用且表现良好的植物品种应该作为基调和骨干绿化品种来源,具有特殊效果考量的品种选取也应结合当地园林部门发布的植物推荐名录等资料进行选取,而”网红“种类或新品种则需谨慎选择,避免室外栽植受害。“断舍离”的实用植物配植思想能够帮助设计师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清怎样的配植才是可经历风霜和四季考验的植物景观效果。“断舍离“的设计思想在硬景设计特别是铺装设计中也有运用的体现,那就是以统一风格和观感的铺地材料为主导的铺装设计,在近年来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实践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业主和设计师认同了该设计思想,在一个居住区中的铺装设计所用的材料和色彩将结合整体居住区设计风格从而形成更加的统一和简洁效果,换言之就是整体铺装选用的材料种类、色彩和不同的材料饰面更少和更精简,往往不再强调每个小节点铺装从色彩、材料、拼搭的五花八门,而更讲求在同种材料不同尺寸的板材搭配、铺设方式上做出细节的变化,从而达到整体看简洁素雅细部看又有别具匠心的设计感。从长远来看,这种铺装材料种类、饰面和颜色少,效果更为统一的铺装设计更便于日常的维护和局部更换。可见营造隽永耐久的居住区景观需要在设计中有意识的“断舍离”,也从另一个维度印证了设计“少即是多”的经典法则。
三、抱朴守拙,以设计的初心融入居住环境景观设计中
综上,回归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初心,并以更长远的目光引导居住区景观的发展和自我更替是未来住区景观设计的使命,历久弥新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将被越来越多理性业主所选择,也只有这样的景观才能真正体现出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均好性,为住户营造出具备幸福生活发生的场景。而如何达成抱朴守拙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呢?个人所见我们可在今后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遵循以下三个设计要点:一、居住区景观设计首先以遵从居住区景观使用功能作为前提进行设计,这一部分内容偏向各个必要的功能场地的落地,也兼顾了住户对于小区内必要活动的安排,适合的服务半径和视线组织仍是布局必要场地的两个重要原则;二、硬景的体验感,对于住户真正能够使用的场所硬化场地承载了绝大部分,结合场地布置精准搭配休憩小品是重要的设计原则,这部分从数量上来看应该宁缺毋滥,不以重复堆砌为美;铺装材料种类、颜色搭配尽量控制数量,以铺地效果简约、简洁为导向,并充分考虑日常的修正和局部替换的可能性,避免出现老居住区中地面补丁东一块、西一块的情况。对于纯用于观赏的水景一定需要在尺度、规模等维度再三考量,慎重营造,从而避免水景日后成为居住区的蚊虫孽生地;三、软景的观感,作为具有成熟审美品位的人,不论是设计师抑或是住户对于绿化环境其实并不执着于乱花渐欲迷人眼、落英缤纷、争奇斗艳的强烈视觉刺激感,在居住区中强行营造植物花卉园的观感也并不实际,若论能够四季有绿有景可赏,往往以常绿常用阔叶乔木作为骨干的复层植物群落即可满足要求,无需在花期上强求“接龙’效果,仅仅在万绿丛中有些许花朵盛开依旧会有美好的况味。
对于同住户日常生活使用最为频密接触的室外景观环境,居住区景观将在未来起到承载住户幸福生活场景的重要的作用,从落实“房住不炒“定位的长远的未来看,能够回归居住区景观设计常识,不盲目求新求怪而秉承舒适好用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将成为今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流,这样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方能够在更长的时间里伴随居住区的使用沉淀下更多的幸福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岩. 历时性与共时性理论下住区景观设计探索[J].城市建筑,2021(04):165-168.
[2]张雨桐.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23):35-37.
[3]孙昕昕.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作用及策略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32):75-76.
[4]高俊.承载与突围——关于当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美学调查与研究[J].华中建筑,2020,38(09):78-82.
[5]王勇.探析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问题[J].建材与装饰,2020(21):91-93.
[6]张洁茹.居住区环境景观可持续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1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