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经费来源的多样化,高校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高校管理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报销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难以报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关键词:高校;财务报销;问题
1 高校财务报销业务流程的问题透视
财务报销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亦是高校财务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高校传统财务报销模式是一种“有纸化”模式,主要包括排队取号报账、收单式报账、投递式报账等,报账人在填好报账票据之后,还需要通过相关负责人的审批,才能到高校财务机关办理报销业务。由于报销业务人员过多,师生员工经常排长队报账,无论是报销人抑或是报销工作人员,都多有怨言,叫苦不迭,“报账难”问题由此引发。
1.1 报账票据的填写整理问题
高校财务报账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公务出差、科研经费报销、公务接待费用报销、劳务费发放、项目工程建设经费报销、社会服务事务报销等等,报销人要根据不同的报销类别,填写不同的报销单,还要提供出差审批单、人员信息表、发票等,表单基本上是手工填写,假使填单人不熟悉相关报销业务,极有可能出现“再跑一次”的现象。同时,部分新进教师对报销制度、报销业务流程知之甚少,在票据的归类整理、报销凭证填写等方面因填写错位而导致重复填写问题,出现报账人因为手续不全、票据不正确等多次往返财务部门咨询,无法及时完成报销任务,既加重了财务报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引发对高校财务报销工作的不解与不满,出现“两头堵”的不利局面。
1.2 财务报销效率低下问题
高校财务报销实行领导签字监督制度,即预算指标(项目)负责人“一支笔”审批制度,同时,财务报账票据上涉及相关人员,包括部门领导、分管领导、财务领导、部分负责人等,还需要经过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学校领导签批,一般只能在上班时间找相关领导进行签字,然而,在高校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相关部门领导、负责人、高校领导等外出公干、开会、出差的机会不可谓不多,无形之中增加了报销人的时间成,报销人需要“跑多次”才能完成报销任务。事实上,在高校报销业务中,等待领导签字是耗费时间最多的一环,“领导难找”成为“报销难”面临的共性问题。高校的经费签批问题始终是导致报销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1.3 财务报销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高校传统报销业务流程中,财务工作人员整理报销材料一般以手工的形式进行,即对校内报销单据材料进行一笔笔审核、入账、支付。财务人员处于报销业务处理的终端,而报销人要想知道报销业务处理的相关信息,一般是通过柜台或电话查询的方式,然而,对于财务报销人员而言,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报销材料,处理有误的报销材料,还需要“分身”应付报销人员的咨询业务,不仅不利于报销业务效率的提升,还有可能产生“职业倦怠感”。尤其是在学期末或者年末,突击报销的情况尤为突出,财务工作人员要处理超出平时几倍的报销任务,原本编制不足的财务人员工作强度加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报销业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完善高校财务报销的措施
2.1 做好财务服务工作,加强业务宣传培训
高校财务部门要切实做好高校财务服务工作,通过财务部网站、网上报销系统、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多个途径,及时制定和广泛宣传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简化财务报销流程和手续,把财务报销中遇到的有共性的问题汇集整理制作成财务答疑手册和视频操作指南,以便报销人员参考学习。
高校财务部门可以定期对财务报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财务知识培训,帮助更好地学习和了解财务规章制度和报销政策,提升报销人员财务专业能力,以便更好地为课题组和老师提供专业化财务服务。
2.2 优化财务报销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1)开通发票查验功能。为了有效解决电子发票重复报销和恶意修改发票信息的问题,高校财务部门应在财务网上报销系统中开通发票查验功能,要求报销人员必须对报销的电子发票进行发票查验认证,只有认证成功的发票才可以报销。涉及多张电子发票报销的可以全部认证成功后一起报销。发票认证成功后,报销人员在网报系统填写预约报销单时选择已查验发票,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内容、发票金额等信息即可显示在预约报销单上。同时,网上报销系统会将已认证报销的发票绑定,一旦已报销的发票再次报销,系统就会提示发票已使用,不得重复报销,有效避免电子发票重复报销,减少财务风险。
(2)大力推行线上审批。为了解决财务报销审批签字缓慢、经办人跑腿多的问题,高校财务部门应优化财务报销流程,大力推行线上审批。报销人员在填写预约报销单界面选择线上审批功能,上传相关票据及附件的影像资料或电子版本,然后提交报销单等待逐级审批。相关负责人在网上报销系统查看已提交待审核的报销单,选择审核通过或退回,如退回详细告知退回原因。报销人员在线实时查看报销单审核状态,审核退回的可以及时补充材料等待再次审批。线上审批的推行,有助于减少报销人员往返不同部门的次数,实现负责人无法到校办公也可随时随地完成审批签字,大大提高报销审核时效性,有效保证财务报销业务顺利进行。
(3)设立财务报销预审流程。高校设立科研经费报销预审流程,让经办人真正做到少跑腿。经办人在网上报销系统填写相关信息时,系统可设置提示和具体操作流程,提示经办人报销要点及每笔业务报销所需的相关材料,然后上传发票、明细单等文件的电子版本,待预约报销单线上审批完成后,财务人员直接线上对提交的预约单和电子版本材料进行预审。预审中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在线上让报销人员及时改正,减少报销人员跑动次数,等初审无误后报销人员再将纸质版材料交到财务部门。设立财务报销预审流程,一方面可以实现线上办公与线下办公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预约报销单退回重改情况,提高财务报销效率。
2.3 不断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
高校财务部门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并积极与各单位沟通,规范并统一所需的财务信息数据,减少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报销效率。在实际操作中,高校财务部门应充分考虑财务报销所需的人员信息、项目信息、设备建卡信息等,构建一个专业性、综合性的财务管理平台,归纳融合学校各个部门之间与财务有关的信息和数据,真正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全面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
2.4 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加强服务意识
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财务部门的服务水平,因此高校财务部门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学习和管理,通过问卷调查、业务竞赛、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注重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定期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同时,财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财务人员薪酬待遇,重视财务人员晋升发展机会,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激发财务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缓解财务人员工作压力。财务人员除了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准确答疑。
结束语:
高校财务报销工作是财务工作的入口、窗口,联系到各个科室,只有不断完善报销制度,规范服务流程,稳定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引入信息工具,完善和优化财务报销工作,提高一般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畅蓓.高校财务报销难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6):191.
[2]崔一兵,张甫香.有效解决高校报账排队措施探究[J].商业会计,2017(1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