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美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园林绿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园林植物景观是绿化的重要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等场所,起到改善城市环境,降低污染和噪音,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发挥固碳功能等重要作用。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实现城市园林固碳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优秀的设计能对整体园林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场地基址、植物选材、植物配置以及城市立体绿化等方面,阐述了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
关键词:低碳理念;景观设计;方法
1规划设计原则
1.1 生态性
所谓生态性原则,就是指突出、强调系统当中物种的功能作用,明确该物种的地位。景观改造设计过程中,应保证植物群落的设置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利用物种生态位原理,保证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好不同植物群与公园景观的搭配。另外,在植物选择过程中,需充分考量植物的颜色、类型、季相变化等因素,充分利用公园范围内的空间,以此构建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形式新颖的植物群落。
1.2 因地制宜
坚持适地适树,优先选用乡土树种、树种选择多样性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林相改造,多采用乡土树种、优良树种、慎选珍贵树种。
1.3 经济节约
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绿色景观,已经成为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必然选择。按照季节和当地的自然限制选择植物,不过分追求短期效果。
2 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2.1 强调造型,关注形式
设计师进行园林设计时,过于重视美的体验,强调造型至上,将形式放在了突出位置,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园林功能考虑不到位。有些设计师甚至会将这一工作定性为美感的体悟,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一种做法。设计园林景观时,除了考虑美感的需求之外,功能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公园是为了让人们愉悦景凯萌 辽宁财贸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在读身心、放松自我,而居民区主要的功能是修养身心。针对两者功能的不同,设计师要全面考量,选择适宜的树种,践行低碳理念,而不能将艺术放在首位,只考虑美的体验与感受。
2.2 过于强调人工设计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师忽视了原本的地理构造,破坏了地面原始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建设一些小的山体,增设楼阁凉亭。类似的设计造成了工作流程烦琐,使资源的使用量剧增,造成工作时长被拖延,同时不利于保护原始状态,人工因素掺杂较多。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保留原貌,综合考虑景观设计与地形地貌,这充分彰显出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能使资源损耗降至最低。
3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策略
3.1 以城市绿化为研究对象的景观设计方法
植物具有光合作用,可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转化成氧气,而在城市碳循环系统中,人类活动及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据总排放量的 80% 以上,绿色植物系统作为重要的气体转换系统,它在平衡碳量循环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于设计方法,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淤对原有植被种类的保留,通过对现有生长质量较好的植被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保护,以保证城市景观中对碳吸收能力的基本调整;于对树木种类的优化,不同植物对碳的转化能力也不同,在原有城市景观设计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碳转换能力强,绿化效果更加美观的树种;盂设计适宜的群落结构,多层次植物组合的结构相较于单物种植被群落的结构对于碳的吸收和转换具有更好的效果,群落的种类组合越多,对碳循环系统的贡献越稳定;榆对垂直绿化和城市建筑屋顶绿化的培育,城市作为人口生活密集区域,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因此规划好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不仅可以减少直接占用土地资源,还能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做出贡献。
3.2 以水体设计为研究对象的设计方法
水是人类生存的源泉,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水体环境也是城市景观中的点睛之笔,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系统。由于水体占地面积较大,城市景观中水体工程
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但它对于城市的低碳目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碳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与绿化不同,对城市水体景观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改善原有的不良水质,水体景观的清洁是设计的最基本条件,先对目前已有水体的水质情况进行研究,从治理城市污水,修复生态湖泊等多角度多领域研究优化水质的对策,然后设计水体结构和形态,实现动静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一定的水体置换能力,并加强对城市降雨的收集除污处理,减少后期的污染物输入,引用生物自我调节方法,保证水质清澈的前提下,也能提升整体景观的美学感受;②对水体岸边生物的优化,创建整体水滨区域。由于水体周边水分充足,土壤肥沃,其所生长的植物,栖息的动物也多种多样,水滨地区整体的植被、动物、水体共同成为城市景观的一大亮点,也是人们放松休闲,假期游玩的好去处。良好的水滨区域环境,给绿植创造了更佳的成长条件,从侧面影响了其对城市碳排放的转换能力,改善城市热岛效应;③对自然降水的收集和处理。屋顶雨水、绿地雨水、路面积水都是可以收集雨水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储存条件,采用不同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对降水简单截污后再连接到景观水体的循环中,避免直接流水水体,影响原有水质。
3.3以城市土壤为研究对象的景观设计方法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面积土壤被水泥和柏油覆盖,这部分土地既不能种植绿色植被,也不能建造水体,更无法吸收降水,大幅增加城市碳含量。而作为城市景观的土壤,其原有的土地功能占主要地位,不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依然具有土壤对碳循环系统的原始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是改善碳系统的有效途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①对土壤施加有机肥料。施加有机肥料,可以为土壤中生长的植被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也是土壤中某些生物活动的能量来源,对土壤施加有机肥料,可以疏松土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地原有的结构,使其更加适合植被的成长;②运用绿肥,换句话说,就是在土质较差的土壤中种植吸收碳能力强的植物,在其生长周期中,枯萎的落叶、树枝等都可以被用来制作绿肥,从而强化土壤的土质,另一方面还能解决景观垃圾的处理,一举两得;③地面铺设的材质选择。为了使城市景观更加优美,不得不在土壤上铺设相关硬质材料,便于行人经过,但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多采用透气透水性较强的材质,避免降水无法渗透到地下的情况发生,否则不但影响水循环系统,也影响了周边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从而影响植被的生长。
结束语: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匮乏,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情况的日益加剧,人们开始逐渐关注低碳城市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在建设城市景观的项目中,降低能源的使用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证原有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满足人们对现代城市化生活物质及精神的追求,对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生存条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维佳,杨柳青.浅析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北方园艺,2011(06).
[2]张志亮,范俊芳,雷翻宇.低碳视角下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11(01).
[3]庞琳.低碳经济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关系与分析[J].科技传播,2010(21).
[4]卜国华,廖秋林.低碳园林营造的原则及手法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2(09).
[5]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