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当前,当建筑物基础达到一定深度时,就会受到地层的构造应力作用。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作为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耐久性能能够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针对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相关部门的研究重点,而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试验是判断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的有效途径。在我国,针对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试验研究中,普遍通过计算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硬度以及承载力的方式,测试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但由于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改变,因此,必须以动态的视角进行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试验。
关键词:建筑构造;结构耐久性;影响
引言
纵观当前土木工程的现状,在建筑构造当中涉及到的有关结构耐久性的问题仍存在着许多不足,许多地方还需改进。然而,如果只是一味凭借以往的经验来进行结构的设置,忽略建筑构造的重要性,弱化相关理论数据的影响,仍在原先措施上停滞不前,结构耐久性很难得到提高。结构的耐久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情况,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而建筑构造作为结构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值得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思考探究。
1建筑构造的相关作用的分析
在对建筑进行构造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许多的步骤,经过一个复杂漫长的流程。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根据在建筑工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因素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在分析的同时要着重注意一定要结合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术理论,并且要切实对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用到的专业材料、装备设置进行最优的选择,做到最合理分配,保证每一个部分的部件都可以在实施的过程中避免意外,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建筑结构的质量由许多因素决定,但是在这其中要确保每个步骤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每一项技术都具有专业科学性,从而使得在对建筑进行构造的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顺利进行,最大化地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最终达到使得建筑的使用时间得以延长,建筑的耐久性得以提高。如果从建筑结构的作用入手来分析,可以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建筑构造可以帮助保持一个建筑的整体性。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是由多种部件构成,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要时刻注意建筑的相关构造,合理分配每一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建筑结构得分工,从而实现建筑结构的统一性和系统化。第二,建筑构造可以对建筑工程进行维护。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十分重要,各个方面都要做到重要关注,尤其是要做好保障每一部分的正常功能的相关工作。然而,为了确保实施过程中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通常需要一些用来进行维护的构造设施。比如,防止火灾、防止水灾、防止污染等一些建筑相关构造。
2从建筑构造对结构角度间接对耐久性影响进行分析
2.1设计因素
一是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19)中对住宅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主要依赖于经验性定性和参考基本的设计指标,尤其是对常见的住宅建筑主要通过对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原材和截面配筋率等进行控制,而针对住宅建筑不同使用功能特点未细化明确具体的设计要求,如对地下室、卫生间、阳台等特殊使用功能区域设计规范标准未进行细化要求。二是岩土地质勘察报告通常对地下土质和地下水酸碱程度及化学成分尤其cl-含量未进行详细分析,设计时地下结构钢筋混凝土使用环境往往完全依靠经验或者参考周边区域进行划分。三是设计单位对项目当地混凝土使用的水泥、集料、搅拌用水、外加剂等材料内的酸性氯化物及cl-含量是否超标、骨料的碱集料含量情况难以把控,对原材料要求很难在设计文件中明确。
2.2使用因素
一是住宅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气候环境条件有着紧密联系,不同气候条件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有着显著差异,长期处于恶劣环境的混凝土构件极易出现腐蚀性破坏。二是业主装修过程中,随意破坏混凝土构件,如随意在混凝土现浇结构开洞、开槽,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后期质量;有的甚至改变住宅使用功能,如将住宅建筑作为商业或仓库使用,增加结构荷载,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安全。三是受混凝土的碳化影响以及混凝土徐变,住宅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混凝土强度逐渐减小变形逐渐加大,住宅的安全性有所下降。
3提高住宅建筑结构耐久性措施
3.1提高过程质量管控
一要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规范建设基本程序,确保合理的工期和造价,加强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的过程管控;强化政府监督,坚决打击建设单位肢解发包、违法分包和施工单位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净化建筑市场环境。二要落实标准规范执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和各类住宅通病防治要求进行施工,尤其是加强对混凝土板厚、混凝土保护层厚、混凝土强度的控制;结合室内外环境,高度重视混凝土养护特别是刚初凝后的养护。三要严格各项验收制度,科学组织施工,强化对工人的技术交底和培训,严格落实施工过程“三检”制;加强对混凝土分部工程的工序和分项工程验收,特别是对模板、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等分项工程的验收。
3.2直接分析法应用
在建筑构造中对结构耐久性影响最大的就是水分侵袭时的防水和防潮工程的构造措施。因为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数的结构耐久性都跟水有关系,所以,在建筑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关于排水防水的问题,减少水分和构件接触的建筑构造,比如说做好建筑中的排水,防水,防潮和防结露措施,建筑好这些工程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关于环境水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减少水分与混凝土构件的接触,就是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构件中水的渗透率,这也就会增大建筑结构中的结构耐久性,减少混凝土构件受损的几率。在避免低温和高温的建筑构造中,要合理的设置最大限度的去延长保温层隔热层防火的区域防火墙等中构件的老化和破损时间。在建筑时也要避免出现缝隙变形以及如何处理节点构造的情况,从某一方面来看,这也是阻止水分潮气等有害物质进入到房间内的一个通道。而防腐工程就更有效的阻止了各种有害物质对结构产生的伤害,避免混凝土受到磨损,也对结构的耐久性起到了一个保护的作用。有一些建筑构造的功能是非常多的,比如在装修构造的时候,选择的装修材料和质量不仅可以起到一个防水的作用,还可以起到一个保护构件的作用。有一些建筑工程不只要在房屋中一个地方出现,比如说防水层不仅要在屋顶上做,还要在其他可能出现排水情况的房间内也要做,除此之外,地下室的墙体也要做,这都对结构的耐久性有一定的影响。
结语
通过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试验研究,能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解决传统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在后期的发展中,应加大对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的研究力度。截至目前,国内外针对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试验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提出深入研究,为提高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盖盼盼,姜琳琳,刘超,等.混凝土防护涂层研究进展[J].上海涂料,2011,49(5):42-45.
[2]蒋正武.混凝土结构的表面防护技术[J].建筑石膏与胶凝材料,2004,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