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理念下暖通空调的设计策略分析 段志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段志成
[导读] 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热湿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热湿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种现实需求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的整体能耗,反而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解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这一矛盾是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领域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基于绿色生态理念下的暖通空调设计原则,针对具体的生态绿色空调施工技术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建筑空调设计领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绿色生态理念;暖通空调;节能环保技术;工程应用
        引言
        在绿色可持续发展即低碳环保观念的影响下,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当前发展现状,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今社会的受污染程度较为严重。基于环境现状及发展需求,暖通空调设计相关人员对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状况越来越重视,在相关设计过程中采取了节能环保措施,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能源的节省利用以及节能技术的推广对社会发展、自然保护具备双重意义,是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在建筑的过程中更好地协调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对施工环节进行了合理地优化,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使用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浪费,既能提升用户居住的体验,又能做到环保节能。但是绿色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国家缺乏具体的节能标准,并且缺乏相关技术标准。而且在国内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在国内很难找到真正做到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的相关技术人员。
        2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策略
        2.1加强能耗传输的设计
        在进行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期间,我们发现暖通空调使用的能源有很大的一部分应用在系统传递的过程中,同时建筑内部环境温度以及建筑气密性等因素也会对空调运行的能源使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的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在做好外部环境防御的前提下,需要根据人们对建筑内部环境在湿度以及温度方面的需求,做好暖通空调热能消耗的控制工作,同时还应该掌握电子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情况,将其应用在空调系统节能分析、设计等工作上,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监测技术,同时配置满足工作要求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系统,在暖通空调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后台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监测设备传递的数据,分析系统运行情况,一旦出现能源消耗异常的状况后,可以及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查看与处理,从而有效的提升空调系统对能源使用的合理性,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2.2重视自然通风设计
        自然通风方式是将热压、风压作为核心动力提供方式,基于自然空气循环原理,可以在无人工、系统干预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室内通风效果,持续向建筑室内空间吹入自然风、排除室内浊气。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自然通风也是最具节能环保属性的通风方式之一,自然通风方式的设计要点如下。(1)风压通风。在采取风压通风方式时,综合分析建筑结构,如建筑物朝向、各功能区域分布格局、建筑周边区域气候条件等,采取各项设计措施,减小自然风吹入建筑室内空间时所承受的空气阻力。例如,适当增加建筑门窗构件的开口面积,尽量将门窗保持在统一水平线上,安装百叶窗等具有空气加速效果的窗体。(2)热压通风。热压通风方式是根据建筑室内、室外环境温度差与压力差,起到引导空气流动、持续交换冷空气与室内浊气的作用。因此,为取得理想的自然通风效果,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应尽量采取竖向空腔设计方式,保证室内浊气可以通过建筑顶部向外排放,并在建筑底部持续流入室外冷空气。


        2.3促进冰蓄冷技术的推广
        绿色建筑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运用冰蓄冷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冰蓄冷技术是指通过制冰蓄冷在夜间电网低谷期进行冷量储存的技术。减少在高峰时期空调出现高负荷运行的情况,在白天空调运行的高峰期时,通过冰冻机组将冰进行融化制冷,减少空调在高峰时的负荷,不仅仅可以减少空调的产生的电费,还能节约资源。不仅仅可以有效地解决能源消耗的问题,同时还能有效解决电网不平衡的现象。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冰蓄冷技术在进行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冰蓄冷技术在进行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提高蓄冷量,还能控制好蓄冷量和蓄水量。在夜间,并蓄冷在受到COP值的影响下制冷效果并不显著,但是整个系统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而通过低温送风技术,可以将冷蓄水的水温降至4℃以下,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和风机的动能损耗。
        2.4优化水系统节能技术
        为了降低暖通空调设备能耗,控制系统应该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对水系统进行节能控制,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①采用变频调速取代冷却水回路中的调节阀,在部分负荷下,将冷却水流量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辅以冷却塔风机的开关控制或变速驱动,将大大降低冷却水系统的能耗;②根据不同制冷方式的冷水机组的实际运行特点,可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对冷却水泵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节能运行工况;③使冷冻水变流量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空调系统提供单位制冷量的运行成本,因此,本工程制冷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在水回路中广泛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以降低冷冻水回路的运行成本主泵系统用于直接改变蒸发器中的冷冻水流量。
        2.5改进地源热泵的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在当下应用在建筑暖通空调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其在室内制热以及制冷方面的作用效果,在我国大力推进节能环保的过程中,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借助其拥有的突出优势,让建筑内部的暖通空调在原功能基础上增添节能功能,地源热泵在建筑暖通空调中的应用,在优化空调系统作用效果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满足国家对建筑绿色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比如,当下大部分设计人员按照项目所在地提出的建设要求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结合业主对建筑内部暖通空调提出的设计要求,引入地源热泵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可以在地源热泵作用下,让暖通空调可以在夏季利用地源热泵吸收土壤中的热量进行制冷工作,降低冷却塔制冷对能量的使用量,利用地源热泵还能承担制冷产生的负荷,从而让暖通空调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在冬天,暖通空调在地源热泵作用下可以将热泵系统直接与供暖系统相连接,这样便能有效的缩减供热工作中的无用环节,有效的降低制热工作消耗的无用能源,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建筑节能环保属性、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环节,必须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循环利用、节约资源、能量回收等设计原则,落实各项设计措施,提高绿色施工材料与绿色技术应用比例,促进室内环境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童杨.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方法探析[J].2019,29(35):298.
        [2]李耀权.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措施概论[J].建筑与装饰,2019(5):12-13.
        [3]周启伟.智能城市中绿色建筑与暖通空调设计分析[J].居舍,2020(267):47.
        [4]潘雅坤.浅析绿色建筑与暖通空调设计[J].中国高新区,2019(1):194,196.
        [5]李路.关于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分析[J].居舍,2019(3):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