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科技馆 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摘要:知识管理理论为档案管理者开辟了新的视野。档案资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从而推动档案管理进入知识管理阶段。科技馆档案管理者也可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重新审视科普档案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科技馆;档案管理;创新
引言
近年来,国家与相关部门愈加的注重科普工作,随着科技馆科普展品数量的持续增加,人们基于科普展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针对科普展品档案进行合理恰当的管理是科技馆工作者所应当注重的工作之一。具体来看,科普展品档案的高质量管理,既能够为新时代的科普展品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可切实性的强化科技馆管理水平。由此角度来看,文章就提升科技馆产品档案实效的路径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 科普档案在科技馆知识管理中的定位
1.1 科普档案是科技馆内生性知识共享的重要媒介
知识只有在使用时才有价值。只有科技博物馆的知识资源被科技博物馆的成员所共享和利用,才能极大地促进科技博物馆的发展。
科技博物馆建设的各种构思、设计和施工方案,科普展览和科普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记录,以及了解,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是科技馆特有的内生知识。它们最初的知识形式是隐性知识,只有通过交流(口头或文件)才能有效地共享和利用隐性知识。特别是,没有知识共享,各种创新的想法和设计就无法转化为科技馆的生产力。这些内生知识一旦能够被记录在有形的物质载体(如纸张、光盘、光盘等)中,并以科普文件的形式存在,就可以实现知识共享,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问题。可见,科普档案是科技馆内生性知识传播的主要媒介。
1.2 科普档案是科技馆知识产权的守护者
在展览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过程中,在举办各类科技展览和科普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科技馆开发了新技术、新技术、新技术、新技术、新技术、新技术、新技术等创新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和新产品。这些成就不仅是工作人员智慧的结晶,也是博物馆实力的体现,能够为博物馆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保护这些成果的知识产权十分重要。
科普档案记录了创新研发和应用的全过程,是科技馆自主研发成果的有力证明。各类专利登记证是科技馆保护的知识产权。因此,科普档案是知识产权的有力捍卫者。
2 展项档案质量控制的难点
2.1 展项工程的创新性致使展项档案管理无章可循
科技馆科普展项是互动展项,旨在使参观者获得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原理和方法,激发参观者积极思考问题,探索未知的科学知识。因此,展览项目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科学知识的系统性,而且要以简单而深刻的方式体现科学原理。显示手段应集成先进的动态技术、虚拟技术和声、光、电等仿真技术。展馆环境的布局要与展览的主题相匹配,以吸引观众。这样,观众就愿意来到博物馆参观和操作展览项目,获得科普教育。因此,会展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在其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各种载体形式的新型档案材料。这些档案材料究竟是属于科技档案还是工程档案?我们应该按照科技档案的规范还是按照工程档案的规范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论文?这些问题还没有定论。各科技馆对展览项目档案管理很随意,做法也很不一样。
2.2 档案形成的特殊性给档案的收集带来了困难
展览项目是创新项目,其内容设计不能形成一两次,要反复讨论和修改;显示技术的创新很大,技术参数必须反复考虑和修改。修改的频率高,不仅使文件数量庞大,也考验着档案工作人员对应收资料准确性的把握。
会展工程的创新性质和高精度施工的要求,决定了会展工程的施工必须根据会展主题内容细分为各种专业项目,并分包给有实力的专业公司。另外,展览项目的制造安装、展厅布置工程也不能在同一个施工现场完成。展览档案材料遍布全国各地。档案资料的分散直接增加了档案收集的难度。
2.3 档案意识淡薄,导致档案归档时间滞后
档案的质量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档案内容的质量,即是否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客观对象;二是文件质量,即指文件内文件材料是否齐全、系统、达标。要保证档案质量,“三个同步”原则是首要条件。展览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同步收集、整理、归档许多第一手资料,否则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然而,存在着“重建设、轻档案”的共同问题,档案工作不到位,档案人员和设备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档案意识淡薄,导致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滞后于会展工程建设,给档案质量控制带来巨大挑战。
3 如何提升科技馆展品档案管理的实效
3.1 注意展品的摆放和保管,做好科普展品的详细目录
为了有效地满足公众的需求,科技馆的展品要进行更换,对陈旧或不满意的展品要及时整理和保存。为了为后续展品的维护和新展品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需要记录相关信息,并准确记录展品的使用和存放位置,避免浪费的发生。
考虑到科技馆展品档案的特殊性,需求管理不同于其他文献档案、展厅展品类型等。由于可以在展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同时,需要根据展品分类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号、名录,便于后续进行入库。此外,在编制档案目录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细节,有序记录与档案有关的各种信息,如展品名称、说明等。
3.2 创新展品档案管理理念,完善展品档案管理制度
目前,科技馆展品档案管理迎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也造成了很多新的问题,传统的管理理念已不再适用,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创新管理理念是必然的选择。对此,要求相关管理者明确产品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运用发展意识和人才意识,使展览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同时要求科技馆完善产品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使管理工作制度化。对档案的编制、归档等工作,应当作出相应的规定,如:①展品入馆后,应建立相应的展品存储文件,并按产品编号记录展品的所有活动。②在展品保管中增加相关档案信息,包括损坏修复、位置变更等;③展品撤出后,如果明确产品将不作为博物馆产品出现,那么相关文件将被销毁,如果没有,将进行存档操作。
3.3 引进高层次档案人才,打造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人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高水平的档案人员是提高博物馆展品档案管理效率的关键。有鉴于此,档案馆管理部门应根据科技馆的具体情况,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引导他们学习档案学的原理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他们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技能。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机制,根据岗位要求尽可能提高管理者的薪酬待遇,增加福利,倾听员工内部需求,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使他们积极参与日常工作。
3.4改革档案管理思想,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在大数据时代,科技馆的展品档案管理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管理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为了有效提高产品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档案管理者还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改革档案管理理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工作中,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推进展览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坚持“人才第一”的发展方针,定期组织在职人员参加信息培训,不断提高其信息服务水平;②它要求泽平文件管理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服务意识,自觉地在电子文件信息的收集、传输、使用等环节实现资源共享;③根据具体工作要求,结合硬盘、CD等介质完成电子文件的存储;④配备计算机、服务器等信息设备等硬件设施,加大资金投入,为展品档案信息管理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结束语
展品档案是一种新型的档案,其质量标准仍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各大科技馆档案工作人员兢兢业业,全力探索展项档案质量控制模式,共同推动展项档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卢浩昌.科技馆事业发展与科普教育作用浅谈[J].中国科技博览,2015(6):6-7.
[2]刘欣.浅谈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档案质量控制[J].科技档案,2006(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