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俞国云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俞国云
[导读] 摘要: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当前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
        物产中大长乐林场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23
        摘要: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当前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风景园林能够改变人们的居住环境,提升环境质量。风景园林工程通过植物与周围建筑的组合,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风景园林是较为完整的人工生态环境,具有广泛的效益价值,包括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具有社会属性,对于自然再生产具有推动作用,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现阶段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技术;问题
        1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1设计问题
        在建设生态风景园林项目时,必须重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在实际建设和施工中,设计环节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设计时,不能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这就导致很多设计内容,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从而严重影响了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和效率。第二,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设计中,过多地重视经济效益,反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直接导致了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失去了平衡生态环境的意义。第三,设计中很多人造、景观植物种类等之间的联系严重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更没有突出良好的协调性和层次性,进而极大地降低了生态风景园林的职能。
        1.2植物栽种技术和保护技术问题
        植物是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园林建设施工时,应该针对植物栽种技术和保护技术,做出相应的管理和控制,以此确保不同的植物能够健康和谐的生长。然而,在实际的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植物栽种和保护却存在着严重的技术问题。第一,在植物栽种方面,没有一套完整的栽种流程,施工人员仅仅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经验进行栽种,这无疑降低了植物的成活概率,从而造成种植成本的增加。第二,在植物保护方面,施工人员不能合理地设置保护措施,这就为刚刚完成栽种的植物,埋下了倾倒隐患,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第三,施工人员在开展植物栽种和保护作业时,没有采取专业技术和遵循相应的流程,对植物造成了严重伤害。例如在栽种和保护工序中,施工方式过于粗暴,对植物的表皮或者树根等造成损伤,继而对植物的后期生长产生影响。
        1.3现代园林土壤调制工艺的缺失
        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施工中,土壤调制工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域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要想保证各种植物的健康生长,就必须对生态园区的土壤进行调制。但是当前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土壤调制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严重的技术问题。第一,盲目性。土壤调制过程中,相关人员为了追求效率,而忽视了植物的差异性,采用统一的土壤调制方式,从而造成了大量植物不能适应当前的生态环境,继而导致植物出现病害,甚至发生批量死亡的现象。第二,局限性。现代化的园林土壤调制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针对外来植物,土壤调制和改良远远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所以必然会影响到生态风景园林的物种多样性。
        2提高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对策
        2.1注重实地考察,完备施工方案
        由于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工程中施工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施工方在进行具体施工之前,要做好实地考察,规划出具体可行的施工方案,方便后续施工正常有序的开展。首先,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环境周围的高大建筑、风景进行考察,对施工环境中的土壤进行科学检验。因为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主要还是要落实到生态园林上,即花草树木上。因此,施工方要保证施工环境中的土壤能够适合相应花草树木的种植,防止出现“重修”的现象。最后,还要注重整个风景园林工程中的排水处理,尽可能多地采用渗水性良好的施工材料。

因为植物本身就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如果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不注重排水,很可能会导致城市内涝,给各种生态植物的生存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养护带来风险,不利于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和长久的成品保护。
        2.2把控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
        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包括前期的规划、中期的执行和后期的维护。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大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为了保证工程有效进行、保证不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保证工程结束后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性,必须把控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把控施工质量,要求施工方和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及有监管部门进行有效协商,对于工程的质量要有硬性规定,保证工程材料的优质和施工者施工的精细。因为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本质上还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建设工程,政府在进行大规模投资之后,很难会有大量的盈利。因此,必须要把控工程质量,避免工程结束后的返修和维修,这也是要节约施工成本的原因。因为政府财政有限,如果不能控制施工成本,政府在施工过程中会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施工结束后很难有大量的财政进行设施维修。因此,要在各个环节都注重较少成本,积少成多,最大程度来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有多余的财政进行工程结束后的维护,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结合城市地形进行有特色的风景园林施工
        我国城市地形多变,很多城市都处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虽然会给施工带来不便,但同时也能助力施工单位进行更有特色的施工。比如,我国直辖市重庆,著名的“山城”,地形多变。复杂的地形下进行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也比较困难。如果施工单位依然按照平原地区的施工思路进行施工,会有很大的不便。但是如果结合地形,进行更有特色的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将会打造一张很好的城市名片,帮助城市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重庆市的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对复杂的地形进行了极致的利用,甚至出现了“树木长在楼顶、轻轨建在居民楼上”等奇景,大大提高了重庆的知名度和旅游影响力,为重庆实现了创收。重庆的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思路也给其他城市的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提供了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2.4增加施工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建筑类工程,施工难度十分大,对技巧的要求特别高。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施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类问题,应该加大施工队伍人才建设,增加施工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施工方可以向政府或者相关教育部门进行名额申请,外聘城市建筑类、园林类高校的教授和优秀学生对整个施工过程提供技术服务和施工指导,帮助施工更好开展。施工队伍还可以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机制,对队伍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整体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施工方还可以向政府申请借调名额,运用政府中建筑、园林部门的技术性人才在施工过程中对本施工队伍进行充实,提升施工的技术性。
        结束语: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相关人员产生足够重视。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如不同工种单位间沟通不足、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施工环境差、施工人员素质水平较低等,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提升施工人员的水平,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提升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建忠.探索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江西建材,2019(7):180-181.
        [2]陈丽金.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四川水泥,2018(7):103-104.
        [3]赵莲蓉,邓妮.浅析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低碳世界,2017(33):269-270.
        [4]张燕玲.新形势下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江西建材,2017(8):211,217.
        [5]郭惠明,胡志刚.探究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居舍,201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