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杨龙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杨龙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自动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湖南凯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116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自动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需求增多的趋势下,电力企业需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能力,为用户提供可靠稳定的电力服务。基于此,文章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征与优势入手,结合电力行业工作实践,总结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电力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电网调度
        引言
        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维持电力系统自动运行的安全效果,完善电力体系运行方案的基础上降低资源的浪费,从而真正意义上创设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融合的电力管理平台,为国家电力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从计算机技术和PLC技术两个方面入手,有效提升智能化变配电工作的综合效果。
        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之下,电力系统可以在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从而提升配电效率,推动电力系统的输电、配电活动的有效开展。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的收集和分析,同时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状态的监控,并且针对不同的故障参数对故障问题进行诊断,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此外,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各区域的电力系统的电网调度技术是存在差异的,而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有效实现自动调节,同时加强对电网信息的整合和存储。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仿真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仿真技术为虚拟现实技术,可将其用于电力系统设计、线路巡查及技术培训等环节,可通过其真实体验的优势,预防、规避电力系统运行故障,提高线路巡查效率,强化电力工作者专业素养,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在电力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方案的仿真模拟,结合虚拟环境中的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评估各项设计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而明确电力系统设计方案的不足,为设计方案优化提供参考。例如,某电网公司将虚拟现实技术与3D建模、无人机等技术整合,共同开展电力线路迁改规划设计工作,利用无人机获取电力线路的地理信息,通过3D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虚拟环境,明确各项迁改规划方案的应用效果,使配网线路设计更贴合工程实践,提高设计合理性及可行性。在线路巡查中,电力企业可引进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巡检设备,为巡检人员获取电力系统运行状况提供帮助。例如,在电表箱巡检中,电力企业可为巡检人员配置VR增强设备,通过该设备的摄像头对电表箱粘贴的标签进行识别,获取电表箱的基础信息,如线路图等,评估电表箱是否存在异常。在技术培训中,电力企业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电力系统操作的各种环境,组织电力人员进行模拟操作,提高电力人员的专业技能,保障电力系统的精准操作。例如,在变电站检修培训中,电力企业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变电站的运行环境,展示操作设备的各项细节与参数,并以可视化方式下达操作指令,参训人员可在虚拟环境内进行相应操作,掌握变电站检修的各项要点,提高电力系统运维有效性。
        2.2人工智能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虽然引入了自动化仿真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但是不代表杜绝故障问题,因此,当电力系统出现运行故障的时候,就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故障部位进行精确定位。

在原本的故障定位过程中,主要借助人力和物理设备对整个区域的电力设备和线路进行排查,工作量大而且其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故障修复的效率,同时造成资源浪费,但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反馈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分析和处理,确定故障部位,并且将相应的数据信息传递给故障修复人员,以便修复人员能够更快、更合理地选择对应的修复措施,以此提升修复的效率,同时降低电力系统的修复成本,并且加快恢复供电,减小停电带来的间接损失。如图1所示的电力系统故障维修流程,不仅发挥了智能化技术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成本。
        2.3单片机
        在单片机市场中MC-51依旧是单片机的代表,无论是可靠性还是保密性都具有突出的优势,并且也适用于PIC系列单片机的推广工作。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全面发展升级的基础上,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开发手段也更加多样,不仅可利用汇编语言完成对应操作管理,还能应用模块化的C语言或是PL/M语言建立联系,确保单片机能及时进行信息和数据的获取,从而维持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基本质量。
        2.4实时监控变压系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实现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建议要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变压系统中,加强对变压系统的监控,维护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在实际过程中,建议工作人员树立实时监控理念,利用传感器设备、360º无死角摄像设备、传感资料分析系统、BIM技术,实时监控供电企业管辖内的变压系统运行状态,精准掌握变压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与安全性,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问题,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若通过BIM技术发现变压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则可以借助模型进行预处理与假设,反复修改与调整,得到最优方案,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变压系统安全性,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监控技术的应用
        (1)信号采集系统。在电力系统的设备机房与线路中安装采集设备,采集内容包括音视频信号、温湿度、数值报警信息、模拟量等,全面获取电力系统的运行信息,为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运维提供支持。(2)信号传输系统。通过光纤通信技术,将信号采集系统获取的各项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为保障各项参数的有效传输,需结合传输信息的特点,配置转换器、交换机及解码器等设备,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变化等问题。(3)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中,可接收信号传输系统传递的各项信息,并将信息以音视频、图表等方式展示在计算机显示屏中,使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全面掌握电力系统运行信息,为远程控制提供便利。同时,该监控系统具备防盗、防火、门禁、通信等功能。在机房、配电室等位置安装红外摄像头、探测器(烟雾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等)、门禁系统,与监控中心、智能消防设备形成联动。一旦检测到烟雾,监控系统会立即报警,联动门禁系统开启大门,启动智能消防设备,及时扑灭火灾,避免火情蔓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
        结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能促进电力系统的全面优化,要对其取得的研究成果予以重视,并依据电力系统的运行需求落实相应的方案,从而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电力系统常规化操作和电力管理,为生产生活用电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永鹏.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9,(19):161-162.
        [2]荆楚涵.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2):10-11.
        [3]徐荣秋,李彦亭,李伟,等.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20,(32):90.
        [4]张温馨,罗茂.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探析[J].冶金管理,2020(17):68-69.
        [5]施友强.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的应用初探[J].居舍,2020(26):18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