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路上的基石——绿建设计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吴磊磊
[导读] 摘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两会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到了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概念,因此,我就结合以往的项目谈谈绿色城市在设计工作中的一些绿建节能方面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绿色低碳发展;节能设计;建筑模拟;智能建造
        一、绿色低碳发展
        近些年,人类的快速发展,钢筋混凝土快速推进,大片的农田山林变成了钢筋丛,我们原有的绿色生态地球也慢慢披上了 “灰色外衣”,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更好的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来了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十四五”文献中进一步明确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为了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我们建筑领域也更需要达到更高的节能减排要求。就上海地区而言,从去年的文件《上海市禁止或者限制生产和使用的用于建设工程的材料目录(第五批)》的正式实施,到今年的推进十四五的实施意见,都是对绿色发展的一种肯定。
        《实施意见》中第五大点第三小点“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新城环境质量”中:“新城全面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新建城区100%执行绿色生态城区标准,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提升既有建筑能效。优化新城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推广分布式供应模式。加强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新城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十四五”期末达到80%。积极提升新城环境质量,到2025年,各新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工业固废高效资源化利用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又一次明确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对于现代化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得更远更坚定。
        在设计前期中,就要考虑到绿色设计的各种要求,而不再是到最后施工图设计时才做节能设计和采光设计等绿建设计的部分内容,因此,要真正地做到绿色低碳发展,从一开始就要起手准备,一直到最后的运维经营,要全过程地去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完成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二、节能设计
        对于绿建设计来说,最基本的无疑就是节能设计了,所以今年我就以PKPM软件(上海专版)为例,讲讲在某个单体(如右图所示)上的节能计算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一个问题是,单体是一栋高层办公楼,由于立面造型需要,有较大面积的窗户和架空层,以及比较多的退台关系,也就造成了较大的窗墙比和大面积的架空楼板,最终与方案多次协商,最终将单体稍作调整方向,减小了在节能计算中的南向的窗户,从而解决了窗墙比的问题。紧接着,就是架空层的问题,架空层的保温多层计算仍然无法计算通过,保温层自身的厚度要求等限制了架空楼板的保温层厚度,最终多次咨询相关专家和保温材料厂家,也正好与上海最最新提出的外保温要求,最终选择了硅岩保温板一体化装饰板,相比较以往的架空层节能材料,造价稍许偏高,但总归是满足了节能计算的要求,满足了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解决了之前的两个模型上的问题之后,就到了最大的难点,由于其他原因,窗户的遮阳措施有所欠缺,自遮阳系数不满足要求,外遮阳又太过于破坏立面效果,全部窗户中置遮阳造价略高,最终选择增加在南侧部分增加永久造型以作为垂直遮阳,再配以部分中置遮阳,以达到最终的整体遮阳满足设计要求。
        三、建筑模拟
        在完成节能设计之后,绿色设计的更多设计内容就也要提上节点了。在绿色设计中,建筑能耗模拟分析就成了一个新的工作方式。建筑能耗模拟是对建筑环境、系统和设备进行计算机建模,并计算出分时的建筑能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对建筑设计进行整合和优化。现在的绿色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都需要在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辅以模拟分析,来分析设计的可落地性。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气候特征,还必须要结合当地环境特征,进行合理的分析。
        而在能耗模拟中,除了声环境、光环境、风环境的模拟以外,建筑信息模型(BIM)就不得不提,而BIM在新型的绿色智慧城市的运维中已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包括BIM的技术特征及应用价值,BIM技术在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全寿命期的应用,这都是绿色城市的一条重要轴线,通过把设计的内容具象化,在设计阶段就可以考虑施工顺序,还在厂家生产时就给每个构件上增加“身份二维码”(楼层信息、位置信息、编码信息),施工时操作人员只要按照顺序在拼装起来就能顺利完成施工过程,既简单又省事,还容易检查,也易于监理监督施工情况。同样的,在运维阶段,如果需要检修时,在竣工模型上输入编号,就可以直接锁定位置,相关的信息就一目了然,就能明确需要检修的内容,也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检修工作。
        四、智能建造
        在设计阶段完成了绿色设计之后,BIM模型对于绿色施工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福音,为现代化的智能建造打下了基础,只要按照设计步骤一步步操作下去,就可以完成施工内容。
        近些年,绿色施工及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及实施策略,智能建筑,智慧城市设计,智慧城市建造模式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概念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和推广,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也都慢慢提上了日程,这都对智能建造提出来要求。为了响应“十四五”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实施生态惠民工程,使绿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各个地区纷纷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对于施工来说减少建筑垃圾,施工噪声,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这都是施工走向绿色施工路上亟需解决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由于城镇化建设的需求持续加大,传统的施工人员数量却越来越少,而且,原有的工人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施工误差较大,这些原因都迫切地要求施工往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大方向去前进,慢慢地去取代以往的集中人力的陈旧施工模式。
        绿色施工是绿色城市的保障,是绿色发展理念贯彻的基本线,保证了工程质量的同时,也满足了建设速度,施工误差也变小了,环境影响也变低了,何乐而不为呢!
        最近这些年,随着城市的肆意扩张,中东部的生态近年来仍然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因此,绿色城市的建设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需要我们工程人切身实地去操作、去实现,为了我们自己可以更舒适的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之间,也为了我们在闲暇时间有青山绿水可以游玩,绿色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是我们每一个工程人心里要牢记的一条准绳,最后,愿我们有越来越多的绿色城市以供居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