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探讨 亢士林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亢士林1 刘琳2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企业发展中,应全面执行建筑工程管理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身份证号码:37150219940422XXXX;2身份证号码:37152119850618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企业发展中,应全面执行建筑工程管理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结合自身的管理现状,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以此减少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全面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
        1可持续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特点
        在可持续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不仅需要达成成本、工期和质量控制目标,同时需要满足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以便使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够实现最大化。在管理目标得到升级的同时,工程管理对象范围也将得到扩大,不再局限于工程本身,而是需要对工程外环境进行管理,结合环境发展要求进行工程管理计划的制定,保证工程建设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平衡,减少人与自然发生的冲突。按照可持续理念,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加强资源利用,因此需要使各管理环节联系紧密,以便通过各环节密切配合减少资源浪费。对于建筑工程参与方来讲,同样需要加强联系,以免因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给工程带来较大损失。因此在可持续理念下,需要实现工程管理方法创新,运用多元化手段满足工程管理要求。
        2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指建筑工程符合有关标准或合同规定的,包括安全、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这在质量上显得特别重要。建筑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对项目质量的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从市场和社会发展角度看,加强建筑项目质量的管理,首先对投资者的投资效益实现有利,对投资者来说,其参与建筑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经济利益,而只有建筑质量,才能保证市场交易顺利完成,进而实现投资目的;第二,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筑项目投入使用后,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将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极大威胁,因此,加强质量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必然需要;最后,有利于促进中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当今世界的竞争核心在于质量与技术,而做好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对提高经济和国民的生活质量都有重大意义。
        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对策
        3.1优化材料设备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有哪些材料设备与工程的施工要求相符,材料是否具有可再生性质,设备使用是否会污染生态环境,如何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基于成本投入、质量性能、生态保护等角度综合考量,制订科学的材料设备采购方案。现今,绿色材料和设备在建筑市场上占有较大比例的份额,这些材料在质量、成本、性能上都有突出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备受广大建筑企业的青睐。因此,在材料设备采购和进场环节都需要仔细检查,确定完全符合绿色施工标准后才能允许进场,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检测材料,清点材料数量,分析材料使用是否有不当之处,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以发挥出材料设备的基本功能,维持建筑施工的高效性,发挥理想的节能效果。


        3.2坚持以人为本,将企业目光放长远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并维护员工的利益,充分的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生产的主体,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所在,在注重企业员工利益维护的同时,还要注重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力、企业再生产和企业文化熏陶的问题,充分的认识到建筑企业员工具有密集性的特点,确保员工的利益以达到有效生产的目的,而企业发的产值与企业发展的程度息息相关,建筑企业应该树立自身发展的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培养固定客户的同时,发现更多的潜在客户,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必须要对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远见,注重企业长远的发展,确保每个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积累一定的施工经验和企业信誉度,为以后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第一,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主体各方给予明确的责任,借助法律手段对市场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健全相关的理赔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充分利用该法律法规,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的开发、建设、管理、运营等多个方面的工作给予充分的保障。第二,务必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评估标识和认证等制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采取等级评分工作,如果某建筑已获得相应的资格认定,则可授予其相应的标志,以此来引导市场做出正确的消费举措。第三,健全奖罚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法律法规及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国外早已实施相应的制度并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此分析可知,有效的优惠和激励措施往往能够刺激施工企业进一步去做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而通过这样的机制,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并解决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的创新及发展。
        3.4提高施工方案的可持续性
        施工方案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应该在施工方案中体现出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唤醒全员的环保思想,将环保节能理念渗透在施工各个环节中,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每个建筑工程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和项目分析,充分把握建筑工程特性以及了解施工当地的材料、设备、人工的价格,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方案设计告一段落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核,指出其中的不规范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方案设计质量和指导价值,这样工程变更就会大大减少,施工资源也能得到优化配置。值得注意的是,施工方案不能反复修改,因为这属于一种浪费资源的行为,会增加施工成本投入,所以每次修改和变更方案都要格外慎重,需建筑工程项目各参建方都批准同意后才能投入使用。
        3.5构建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之评估体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工作,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评估体系。这里的评估体系,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囊括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运行、发展、施工等多个方面。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科学、合理且完善的评估体系,可为建筑工程企业在管理工作中作出正确的指导,而这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效益及环境保护等均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具体的工作中,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评估体系应如何构建?首先,建立准入机制。在工程建设之初,应积极发挥准入机制的作用,对于没有相应资质的建筑企业或者是施工单位,应采取坚决的拒绝态度,禁止施工。在审批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切记不可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评估体系在源头出现漏洞。其次,评估管理全覆盖,施工伊始,评估管理要具备全面的覆盖性,从设计、施工、验收三个阶段中,要实现全面而精准覆盖。设计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先驱,设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更甚以往,需要进一步优化,需要考量的因素更多,评估需要更加深入。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工作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实际工作效果将直接影响项目综合效益。因此,相关单位部门应该遵守绿色施工、文明施工的理念,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和材料的使用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打造适合人们居住和发展的生态家园,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刁峥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5(24).
        [2]朱浦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109+122.
        [3]王隆彬.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