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身份证号码:65020219860708XXXX
摘要:现阶段,暖通空调系统已经成了智能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结构,系统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温度,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居住感受。加强对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实施对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系统能耗,建筑运行成本也会有所下降,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需要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人员能够基于建筑、结构和实际需求出发,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控制权限、控制网络等实施全面优化,争取实现对各个分项的精准控制,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自然资源,适时地调节温湿度和送风量,暖通空调系统将能够切实满足智能建筑运行需求。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出暖通空调系统的功能,对建筑内部环境进行动态精准的调控,为建筑用户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
关键词: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
1 建筑暖通施工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暖通施工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能够给予建筑使用者获得足够多的能量,而且是建筑物能源适应的重要通道,在建筑运行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一些特殊结构的建筑和住宅里, 暖通设施的效果更是起着关键作用。
2智能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节能减排原则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必须要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施来优化系统性能,降低系统运行能耗,这是设计人员不容推卸的使命。比较可行的一个思路就是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每个地区的资源现状有着显著差异,应该找准优势资源,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借助新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特点,逐步取代传统能源,将会大大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量,缓解能源危机形势,节能减排理念由此得以达成。
2.2 先进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市场上涌现出了大批高新科技产物,将其应用到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赋予系统智能化的特征,将会促使我国建筑行业焕发出全新气象,人们会被这种新颖的建筑类型所吸引,发出由衷赞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建筑业关于智能建筑和暖通空调系统构建都形成了一些宝贵经验,需要积极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与我国智能建筑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打造功能强大的暖通空调系统,彻底颠覆人们的生活模式,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
2.3 舒适性原则
人们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待在建筑室内,室内温湿度是否适宜,空气质量是否良好,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在开展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工作时切忌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就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材料,而是应该本着给建筑用户创建宜居空间的思想,遵循舒适性和人性化的原则,大力加强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确保暖通空调系统合理运行更合乎人们的身心需求,真正给人们带来舒适的享受,在此情况下智能建筑将会赢得广大用户的好感,发展前景会非常广阔和光明。
3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
3.1优化控制网络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网络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拓展性,所对应的拓扑结构要清晰简单,让人能够一目了然,以简化控制流程,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小规模的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中,可以采用由 Rs485总线构成的控制网络,布线方式可选择手拉手的形式 ;那些大规模的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考虑对楼层网络进行分级。
3.2BAS 监控中心
BAS 监控中心的根本职责就是对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设备进行动态监控,以便准确了解所处位置不同、种类功能各异的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对设备进行精准控制,第一时间的处理设备运行异常和故障问题,将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BAS 监控中心通常远离锅炉房和制冷机房,难以实现对关键设备进行操作。比较科学的办法是在锅炉房或是制冷机房现场控制室旁建立一个监控分站,由此分站监控冷冻机和锅炉的实时情况,其他冷热源设备也可在此分站中进行监控。
3.3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应用优化建议
绿色、生态、节能、低碳以及环保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与潮流,加强采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降低能耗也是暖通工程必然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在今后的发展还需进行不断地优化与完善,结合绿色景观设计理念、加强余热循环系统建设、积极引进新型节能技术与设备都十分必要。在绿色景观设计理念方面可以通过创建绿色景观,利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空间整体温度,并将理念融入节能技术设计与运用中,利用节能技术与绿色景观的融合,提升暖通空调的节能效果;加强余热回收系统的建设则是可以通过预热循环系统对排风系统的热、冷空气进行回收,实现节能环保与能耗的有效降低,具体可以通过冷热交换装置实现,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能耗情况选用合适的节能技术,使暖通空调系统保持最佳运行;在开展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过程中,新型节能技术与设施的引进是核心因素,需充分发挥变频技术的优势,实现暖通空调低功消耗的有效控制,利用技术优势降低能耗。
3.4设计空调水系统
对空调水系统进行分区时,可按空调水系统的承压能力进行分区或按用户的负荷特性进行分区。计算冷却水泵扬程时,需要计算冷却水管路系统总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冷凝器冷却水侧阻力、冷却塔中水的提升高度、冷却塔布水器喷头的喷雾压力。
3.5优化 DDC
对于设备数量较多、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而言,必须使用大型的 DDC,以达到降低设备运行相互干扰,提高控制精度,防范设备故障的目的。PLC 的诞生和快速发展使得其在更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可以与 DDC 平分秋色,给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向,比如说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新风机和空气处理机就可以用 PLC,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6重视保温技术水平
保温施工是暖通作业的重要内容,与整个暖通运行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在整个暖通的施工过程中,水系统作为重要角色,需要相关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关键施工工序加以管理和监督,保证相关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作业。值得注意的是,保温施工应该在顶棚龙骨安装与管道试压之前进行,对保温材料和垫木粘合的契合度以及阀门保温层的覆盖范围,材料的选择都要进行细致的考虑。
3.7加强能耗传输的设计
在进行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期间,我们发现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有很大的一部分产生在介质输送的过程中,同时建筑内部环境温度以及建筑气密性等因素也会对空调运行的能源使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的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在做好外部环境防御的前提下,需要根据人们对建筑内部环境在湿度以及温度方面的需求,做好暖通空调能耗的控制工作,同时还应该掌握电子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等技术的发展情况,将其应用在空调系统节能分析、设计等工作上,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监测技术,同时配置满足工作要求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系统,在暖通空调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后台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监测设备传递的数据,分析系统运行情况,一旦出现能源消耗异常的状况后,可以及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查看与处理,从而有效的提升空调系统对能源使用的合理性,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优化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从控制策略、控制权、DDC、控制网络、BAS 监控中心、节能设计等角度入手,将陈旧设计理念予以摒弃,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确保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安全,严格控制系统运行能耗,有利于降低建筑使用成本,增加建筑使用效益,促进暖通空调系统的智慧化、自动化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得以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岳海波.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17.
[2]赵二庆.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智能城市,2019,5(15):40-41.
[3]李国伟.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方法探析和系统优化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7):29-30+33.
[4]白庆花.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居舍,2019(20):169.
[5]陈钟.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的系统选择运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