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水利局 广西河池 5475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的背景下,人们对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因此,积极探索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规模大、环节多、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在协调工程建设时,必须重视核心环节。土方施工不仅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基础施工,也是施工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虽然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注意到了土方施工的重要性,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复杂,工程进度紧,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往往影响土方施工的分配,进而影响项目的成本。因此,水电工程人员有必要深入研究土石方的配置方法及其施工技术,从而有效提高施工质量,更准确地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词:水利水电;土石方调配;方法;施工工艺
1 土石方施工技术的特征
1.1 全面、系统
土石方工程施工环节是水利工程项目中的重要工序。土石方施工技术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与其他施工环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土石方与其他施工环节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外,由于水利工程的涉及范围较广,一旦在土石方施工时技术应用不当,将会使得工程项目面临着较大的质量与安全隐患。因此,土石方施工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特征使得在施工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
1.2 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土石方施工开展时,往往要在水源地周边进行挖掘和爆破作业,而这些作业的开展势必会给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土石方挖掘作业中会伴随着大量废水的产生,这些废水可能造成了水利工程区域内严重的水源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正常的水资源使用。因此,土石方施工时要求工程企业在开展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恰当选用施工技术,在最小限度上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2 土石方工程的含义及在工程建设中的意义
土方施工是水利工程的基础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为水利工程的其他建设环节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水利工程中,土方施工有很多环节,包括开挖、运输、填土、压实、弃土、排水、土墙支护等。与其他的施工环节相比,土石方施工的工序繁多,技术复杂,如果要达到最为理想的施工效果,工程企业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需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计划,尽量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开展土石方作业。由于土石方作业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甚至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如果要提高土石方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企业要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施工,并要结合现场情况,通过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严格遵守相应的施工标准与要求,来实现土石方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3 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施工关键技术要点把控
3.1 土石方爆破技术
土方爆破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是在施工过程中,用炸药雷管等爆破材料对土方进行爆破,以达到开挖目的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施工方法。土方爆破是土方施工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土石爆破工程必须由具有相应爆破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行。爆破作业人员应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爆破工程作业现场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技术人员负责指导施工。爆破前应对爆区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危及安全的不利环境因素。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爆破警戒范围必须在设计时明确划定,危险区边界需设立明显标志,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警戒。爆破警戒时,应确保指挥部、起爆站和各警戒点之间有良好的通信联络。爆破后应检查有无盲炮及其他险情。
3.2 土石方明挖施工技术
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土方施工过程中,小差爆破技术、预裂爆破技术和光面爆破技术是露天开挖技术施工的三种重要形式。在控制施工效果的同时,实现工程效益的合理提高。具体而言,在明挖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重以下要点把控:其一,合理利用爆破技术确保明挖土方的作业精度和质量。其二,注重施工工序的合理搭配,进而提升工程整体建设效率的提升。其三,注重分析项目平衡方法的科学应用,进而在施工技术、施工理念优化的同时,实现土石方使用率的提升和施工成本的节约。
3.3 土石方平衡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土石方类的项目数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控制好土石平衡是极其必要的。所谓土方平衡,即通过“土方平衡图”计算出工程中需要从高处挖出的土方量和需要向低处填进的土方量,从而大致掌握计划外运进、出的土方量。在计划基础开挖施工时,尽量减少外运进、出的土方量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土方项目的工程成本,而且对现场平面布置有很大的影响。土方平衡工作是决定进度计划、征地、运输方案等工作的重要一环,然而大部分施工单位并未对此加以足够的重视,技术人员仅凭经验进行估算,多年未有进步。土方平衡的错误计算能够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因此要用专门的算法来进行计算。
3.4 土石坝施工技术
土石坝是指施工地的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工艺处理后,在充分混合的基础上方堆筑而成的挡水坝。土石坝主体结构简单、操作工艺简单灵活,对于地基的要求低,便于修建和维护;就地取材,节省了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建筑材料,减少了筑坝材料的远途运输。基于上述优点,土石坝是目前水利水电建设中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坝型。但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施工质量却参差不齐。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从以下方面加强质量控制:(1)合理选择及应用土石坝施工材料;(2)充分考察施工地的地形地貌,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土石坝的应用形式;(3)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展开操作,密切关注施工情况,随时调整施工技术、完善施工方案。
3.5 土石方地下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施工范围往往延伸至地下。虽然在工程开展之前会对地下地形、水文条件进行了解,并制定对应的施工方案。但是实际施工时,地下结构的处理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视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地下施工技术,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和严密性。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对水量存贮进行有效调节,更需在水力发电、农田灌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地下工程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源调节功能,施工单位和个人应该加强重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服务社会、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规模扩大的各种水利工程的数量,和条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你想全面提高整体质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建设单位需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加强条件施工技术的研究和优化,加强先进施工技术条件的应用,以保证土石开挖等各个环节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饶咨萍.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方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9):126.
[2]吴锦涛.基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土石方调配工艺应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4):1910.
[3]齐双双,廖申超.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33):301-302.
[4]邢志国.综合运距计算法在南水北调某标段土方平衡运距变化上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037(019):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