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以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邓永康
[导读]
        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至关重要。
        一、港南区抓基层党建的做法及成效
        笔者挂职的广西贵港市港南区辖7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089平方公里,人口70万。全区有基层党组织1091个,党员1.9万名。近年来,港南区牢固树立“大党建引领大发展”的工作理念,突出重点、创新载体,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支部建设、产业联创等多个党建经验获得国家及自治区推广; “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多项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自治区、贵港市平均增速。
        (一)搭平台、严考核,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港南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推出“书记面对面•找差距抓落实”平台。由区委书记每2个月召集区、镇、村三级书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工作,谈认识、找差距,寻对策、抓落实,形成区级统筹、各级党组织书记纵向横向全覆盖、带头抓党建促发展的强大牵引力。2019年以来,港南区共围绕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增收、绩效考核冲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扫黑除恶等中心工作,召开了不同主题的研讨会19期。同时,建立区镇村三级“联诺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定期开展“双随机”调研指导,实现督导指导常态化、全覆盖,有力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聚焦主责主业,抓好党建工作。
        (二)强基础、筑堡垒,厚植基层组织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港南区通过“配强头雁、筑牢阵地”双向发力,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配强头雁,大幅提升村干部薪资待遇,在广西率先开展面向社会公开储备村(社区)“两委” 后备干部工作,常态化储备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村干部队伍。2021年,港南区(社区)“两委”换届全部一次选举成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支书主任“一肩挑”平均年龄43.8岁,高中以上学历占比达87.4%,大专以上学历占比38.3%。另一方面,筑牢阵地,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薄弱、无钱办事等问题,指导各级各领域按照需求紧急程度探索建立“红黄蓝”需求清单,围绕清单内容,由组织部门牵头定期召集财政、扶贫等部门,召开资源整合会议,通过“分类研讨、分级统筹”解决,形成抓两头促中间的推进机制。
        (三)抓主线、促融合,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港南区牢固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争当复工复产的“服务员”,脱贫造血的“战斗员”,有力推动港南区3.8万贫困人口,5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实现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双清零”。同时,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探索出“一清二谈三诉讼”清理不规范合同、“集体经济产业联创”、“红蜂物业”等一批行之有效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2020年,港南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68.4万元,8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占比达51.3%。改革发展与党的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近年来,港南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8.9% 、23.9%、16.9%;2017年度、2019年度两次荣获“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称号。


        二、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面临的困境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管理水平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当前乡村振兴发展需要,部分基层队伍素质还不高,在带动广大党员群众,推动农村各项建设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偏低的情况还比较明显,农村人才到村(社区)“两委”任职,服务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还不高。
        (二)各领域党建工作推进不够平衡。部分领域党组织活动场所陈旧狭小,基础保障力度仍需加强。教育系统、卫生健康系统、两新组织领域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比如,虽然港南区在工业园区内成立了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为园区务工党员提供了一个开展组织活动的场所。但是港南区还有近2100名党员在辖区外务工,这部分党员“去向掌握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三)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互促还不够紧密。仍有部分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强,将党建工作窄化为具体的党务工作,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的形式单一、载体不多、实招不多、创新不够,导致抓党建与抓业务“两张皮”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三、关于做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对标新要求,深耕“责任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继续用好“书记面对面•找差距抓落实”平台,破解项目建设、社会稳定、脱贫攻坚等重难点问题。强化各级党委(党支部)的主体责任和党委(支部)书记第一责任,抓住关键少数,形成书记领航,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强化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推动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落实基本制度,抓实基层支部。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突出政治功能,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全面抓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突出抓好“关键少数”,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强化党员队伍管理,加强农村后备干部储备。深入开展党支部建设“对表工程”和农村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全面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强化基础保障,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在加大基础运行经费保障力度的同时,继续发挥集体经济产业联创、“一清二谈三诉讼”清理不规范合同等载体作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基层党建提质聚力。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基层党建工作激励考核等机制,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平台支撑和制度保障。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提升知晓率、监督面和积极性,畅通和拓宽党员群众参与基层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制订和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但是稳定和优化当前农村干部队伍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发广大村干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合理的工资水平是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基础,村干部工资可以实行“基本报酬+考核报酬+集体经济报酬”的结构工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其次,乡镇要对阶段性工作进行考核奖励。为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应当对村级抓环境整治、秸秆禁烧、信访稳定、脱贫攻坚等阶段性工作成效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村和个人均给予一定奖励。再次是要拓宽村干部晋升渠道。一是要坚持在优秀的村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的制度。乡镇政府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招录一定比例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村干部,有利于乡镇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二是要想方设法拓宽村干部晋升渠道。以贵港市港南区为例,该区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需要,通过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公开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比如港南区瓦塘镇上喜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公开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作者系广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驻贵港市港南区工作队长、贵港市港南区区委党委、副区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