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 宁夏固原 756000
摘要:媒体融合不断深度融合发展,要求记者不仅要具备全新维度的价值观和视角,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采集能力,才能够让采集的内容、呈现的方式、发布时效适应媒体融合多平台的展示要求,客观地将百姓需求、社会焦点、众议热点等准确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体融合记者采集能力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应运而生,信息传播的数量越来越多,渠道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本文立足于多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纸质媒体面临的冲击,从记者的定位出发,探析传统记者采集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正确导向、增加知识储备、培养选题能力、深挖采集方式等建议。
1 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面临的挑战
1.1 新闻采集范围受到影响
在原有纸媒高速发展的时代,新闻记者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新闻捕捉能力,才能彰显新闻采集工作的内在价值。现如今大部分记者缺乏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判断力,无法深入挖掘新闻中蕴含的潜在价值,并且在工作中缺少人脉资源整合、娴熟沟通技巧和信息获取路径,无法充分彰显新闻记者的作用。尤其是在新闻发生后,做不到第一时间进行采集和汇总工作,缺乏对新鲜资讯的掌控和应用能力,错失新闻报道的最佳时机。
1.2 辨析虚假存在局限
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升级,社会中的新闻内容鱼龙混杂对记者的辨析能力提出考验。从报社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究,新闻在报社整体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记者应该把新闻内容真实且直观地报道出来。但是部分记者在采编工作中无法有效剔除虚假信息,严重影响新闻真实性和公信力,降低报社公信力。在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和辨析时,应该摒弃负能量、娱乐化的内容,并对新闻进行认真调查,确保内容的真实准确性。
1.3 撰写能力有待提升
记者需要先找到新闻点,发掘核心报道内容,再开始新闻采集工作,将新闻真实可读性的一面呈现给读者。在新闻采集环节,对于记者的撰写意识和逻辑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从记者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很多记者的撰写能力有待提升,对于新闻事件并不能进行简洁明确的写作,个人主观臆断较强,严重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可读性。另外,有些记者为了吸引眼球,通过夸张的新闻标题来吸引读者注意力,但实际内容却与之不符,对报社带来不良影响。
1.4 工作能力有所欠缺
记者作为新闻工作的主力军,新闻采集能力和对编写技巧的掌握程度与新闻报道的质量成正比,与报社的发展方向有直接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记者面临很多的突发情况,这就需要记者具备较强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发挥最佳的工作能力,才能够确保新闻报道的采编质量。
2 记者提升采集技巧的方式
记者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媒体融合的高标准要求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操守和素养,优化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发挥自身优势,补齐自身短板,挖掘并发现社会的热点焦点新闻,提升采访水平与撰写技巧,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重塑传统纸媒在现代媒体行业的影响力。
2.1 坚持正确导向,提升报道公信力
在全媒体信息爆炸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者,但记者的新闻报道可以引领社会舆论。因此,记者需要树立全局意识,肩负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更需要提升新闻的真实准确。这需要记者从客观的角度进行辨析,真实还原事件,并将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挖掘出来,如实告知受众,才能在广大群众中建立公信威望,并以高质量、高标准的内容报道在各类媒体中产生影响力。记者报道新闻的价值,是满足受众的需求,提升公众对事件的判断能力。
因此,报纸为受众探知事件的真相提供重要路径,如果为了增加阅读量,刻意地歪曲或模糊事实,将严重损害纸质媒体在受众中的公信力。记者采集内容要做到聚人心、接地气、鼓干劲,能够反映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表达广大群众的心声,为弱势群体发出声音,避免出现新闻报道盲从的现象,更不可以将严肃的新闻题材裹上娱乐的外衣,要提升新闻的核心价值、凸显新闻的真实性,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搭建起新闻桥梁。这就需要记者要保持客观公正的作风,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传递政府声音、关注民生热点、服务广大群众,真正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2 增加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竞争力
随着时代发展,记者需要采访的领域愈加宽广,需要涉猎不同范畴的知识,这就需要提升记者自身文化素养,将自身理解消化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并且,由于社会公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其中包含着一定数量的新闻工作者,更容易暴露新闻内容中的短板以及不专业。为了促进纸质媒体新闻报道的优化升级,把知识性专业性错误出现的频率降到最低,要求记者提升知识涉猎的广度,充分汲取各个领域的知识,提升叙述评论等方面的文学素养,从而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为读者带来高质量的体验。此外,在媒体融合时代,记者并不再是拿着录音笔、奋笔疾书的时代,要了解新媒体的知识和技术,熟悉新媒体设备的操作技能,加强后期的各种软件编辑应用等,并及时将采集内容传至媒体融合“中央厨房”,这就需要记者加强学习,掌握多种技能。因此,记者要不断地进行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既要优化自身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涉足多种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完善新闻采集能力,从而适应媒体融合的深度融合发展。
2.3 培养选题能力,提升新闻敏感性
善于发现的眼睛是记者必备的职能要求,要具备较高的新闻探查能力,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新闻素养,在面对新闻现象时,可以迅速甄别内容,定好主题,并将新闻内容中的核心问题发掘出来呈现给受众。报社作为公众性平台,承担着为人民发声的重任,这就需要记者做到以下两点。其一,记者要对资讯和社会热点进行实时监控,不遗漏任何细节,从错综复杂的热点焦点中提取有价值的新闻资讯,当然也要提升新闻挖掘能力。生活中要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工作能力,不仅要广泛积累专业知识,还要系统涉猎多领域的文化知识,开拓自己的新闻视野,使自己的视角更具独特性,提升新闻内容的深度,更好地引起全社会的共鸣。其二,记者要善于观察生活,提高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度。因为许多的新闻热点都源于生活中的琐事,一些被忽视的小事情,恰恰就能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度。这就需要记者具有非常高的决断力,从大量信息中辨析更有价值的内容,能够辨识生活中的是非曲直,快速提取,做到对新闻信息快速捕捉。
2.4 深挖采集方式,提升内容创新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这就给记者带来一定的挑战。随着新闻娱乐现象的日趋严重,各类消息满天飞,一些记者为了快速报道新闻,不经缜密思考,不辨善恶美丑,导致报道不够深入、浮于表面、贻笑大方,无法体现纸媒真正价值,难以引发群众共鸣。
结束语:
报纸媒体作为传统的媒体,虽然时效性较为落后,但其报道的洞察力、真实性、深入性相较网络媒体更具权威。因此,面对各种新媒体的轮番冲击,记者要发挥这些传统优势,整合各类消息资源,对消息的根本进行探究,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分析与思考。在确保真实性的前提下,做好独特角度的新闻选题,进行深度报道,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柳 青.记者的新闻采集能力分析[J].传媒论坛,2018,1(09).
[2]]马加荣.刍议如何提高记者的新闻采集能力[J].传媒论坛,2018(01).
[3]段文雅.多媒体背景下记者新闻采集能力提升的策略[J].采集编,2017(06).
[4]刘锦.如何提高记者的新闻采集能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0).
[5]刘 磊.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新闻采集能力提升的策略[J].记者观察,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