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赵娜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赵娜
[导读] 摘要:与传统建设模式相比,BIM技术所形成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理念可将与施工相关的一切要素纳入整体建设框架中,并同步将建筑元素与各类可能对建筑工程自身造成影响的其他要素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建筑工程信息模型。
        山东正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与传统建设模式相比,BIM技术所形成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理念可将与施工相关的一切要素纳入整体建设框架中,并同步将建筑元素与各类可能对建筑工程自身造成影响的其他要素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建筑工程信息模型。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给排水建设;建筑管道建设;建筑信息模型
        1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建设过程中所拥有的优势
        传统CAD软件所形成的建设模式,每一个层面的建设图纸均为独立存在,不同系统之间的建设协同效果较差。建设过程中,建筑给排水管道建设人员需要将系统内所属的各项数据,例如水泵的参数、穿梁尺寸等,均反映在平面图纸上,之后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其他专业人员,协助其完成相应的建设工作。这种模式下,不同系统相互独立,一旦出现修改,均需要将对应的修改详情发送至其他专业建设人员手中。同时,如果其他系统出现变动,给排水建设人员也需要在其他建设人员的支持下,完成对给排水管道的修改,但是,这种协同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信息传递与整体修改效率较低。
        2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道中的建设应用
        2.1 建设过程
        2.1.1前期准备过程
        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在于模型的初创以及对应信息的录入,同时,也要根据其他建设模型,完成对给排水管道建设模型的匹配对比,确保建设模型定位与各项数据信息的精准。建设人员需利用BIM软件完成模型初始文件的创建,并融入各种工作集、导图与定位,这些内容会在后续建设过程中被使用。随后,建设人员需要利用MEP软件,将与建筑给排水管道相关的各种参数与信息导入到初始模型中,信息与参数应尽可能全面,如建筑信息、管材信息、卫生器具以及不同管材之间的关系等等。最后,完成建筑给排水管道三维信息模型与建筑模型的轴线定位信息及标高信息的对比,确定给排水建设模型内信息的准确性。
        2.1.2模型与轴线的创建
        建设人员利用BIM软件完成初始模型创建后,需要将自身的建设内容与其他专业的建设工作面保持对位,定位标高信息,亦可根据前期额定为建设所形成的基本参数,让整个模型信息更为完善,同时,相关数据信息也要为后续的验算流程做好初步的准备工作。验算完成后,如果信息数据出现问题,需要针对问题点,将数据重新对照,找出问题根源,在确认二维建设模型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可以直接将二维模型的轴线作为BIM三维模型的轴线,并根据具体的建设过程增加轴线标注,以提高三维模型的精准度与详细性。
        2.1.3卫生器具与排水管道的安装
        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在实施管线安装流程时,各项工作并不是独立进行,管线的实施需要整合排水横管、支管与立管等各类不同数据信息,并确保这些数据信息的适应性与相互匹配,也要保证不同的管线所处位置的合理性。另外,不同类型的管道所需具备的参数需要在建设过程中精准把控,实际管道的参数数据亦可在后期进行调整与修改,但是,修改后的数据参数不能影响整体布局。排水立管安装过程中,立管自身需保持对平面与纵面的友好度,并科学选择合理的基点,保证基点的高精准度,避免基点位置差异所引起的整体管线布局失衡现象。
        2.1.4管线碰撞交叉检查
        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在建设过程中,管道难免存在交叉与碰撞的现象,因此,建设人员在完成给排水管道初始三维模型建设工作后,需要在模型内部对已经完成的建设线路进行全面检查[3]。检查过程中可利用REVIT-MEP软件,在确保前期数据信息准确完整的前提下,软件会自动显示具体的检查结果,如果发现所得出的结果存在一定的错误与问题,需要针对三维建设模型进行具体的修改与调整,优化并完善整个模型信息与结构。

建设人员需要将BIM软件所形成的建筑模型导出,然后添加到REVIT-MEP软件的Navisworks组件之中,随后需要选择所可能发生的碰撞对象,如排水管道与框架柱以及框架梁,而碰撞类型会根据具体的标准进行选择,通常为接触性碰撞。另外,操作人员需要在对话框中添加好对应的参数数据,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后,点击开始运算即可完成指定区域的检查工作。如果REVIT-MEP软件没有得到最终的检查结果,则说明BIM软件所形成的模型存在数据或模型结构的差错。当得到检查结果后,REVIT-MEP软件会自动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更为准备的汇报过程,并最终形成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内部会将各类碰撞点的详细坐标与图像信息展示,最终方便建设师完成对管道建设模型的优化与调整。
        2.1.5管线计量过程
        建设人员在完成建筑给排水管道建设模型后,BIM软件会自动完成管线计量工作,完成对实际数据的分析与计算[4]。因此,建设人员在修复模型内所存在的碰撞问题,最终建设模型所蕴含的管线与给排水构件数量将自动完成统计,并以数据表格的形式完成汇报。
        2.2 建设要点
        2.2.1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测
        REVIT-MEP软件内可将建筑给排水管道模型、建筑电气管道模型与暖通模型实施整体整合,并使其处于相同的建设环境中,软件会自动完成对不同模型的平面视图与三维视图的有效检查与切换,及时找到对应的碰撞点。另外,软件分析前,建设人员也要通过对三维视图的有效观察,排查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找到对应的碰撞发生区域。无论是硬碰撞抑或软碰撞,REVIT-MEP软件均可快速完成检测,同时这一软件对计算机硬件也没有太高要求,模型整合后,亦可让相关建设者更为便捷地看到对应的浏览模型,最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2.2.2可视化建设检查
        传统建设手段在实施建筑给排水管道建设工作中,建设人员需要获取大量专业信息,例如建筑的平面图与立体图,并同时将这些数据信息在信息平台进行处理,在完成建设后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状况对相应的管道建设图形进行复原对照。通常情况下,给排水管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根据建筑工程自身的具体信息进行详细分析,同时,也会根据具体建设需求,对建筑工程内部的结构进行调整,虽然这种方式会让建筑工程整体进度明显提升,但是,反复调整的过程会让信息传递极为复杂,建筑工程内部结构也会在信息变动下不再是最优建设,后续施工隐患较为严重。现代建筑工程给排水建设过程所使用的BIM技术,这种可视化操作方式,可以让建筑工程信息的具体模型得到直观展现,建设人员在解读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后,可实现对建筑数据的快速获取与解读,并以此为根本,实施更为优异的给排水管道建设,并有效减少信息传递所要消耗的时间,提高沟通效率,减少不同系统相互协同的阻碍。
        2.2.3参数建设
        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将原本建立在图纸上的数据信息存入模型数据库,建设人员如果在管线建设过程中想要调整某一平面布局,模型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也会同样跟随变动。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某一区域需要进行调整,很容易带动各类工程材料的变化,因此,参数的录入与建设过程需要保持数据库的实时性,确保实际建设工作的效率与准确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BIM技术正在与现代建筑工程不断融合,使得建设效率与工程质量明显提升,并大幅度降低建设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BIM技术也让现代建筑的建设理念与建设思想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与延伸,因此,探寻BIM技术在现代建筑给排水管道中的建设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亮.BIM技术在某高层建筑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86.
        [2]章燕妮.探究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5):77+80.
        [3]杨涛.探究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93-94.
        [4]陈旭勇.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4):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