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中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既是对现有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现实回应,同时也是对世界不确定性发展背景下政府变革潮流的实践方案。本文从认知价值不足、整合程度不足、指挥程度不足、开放程度不足四个方面对目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不足
随着新公共服务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始于英国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是一种在摈弃官僚制基础上的新型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统治型和近代管理型政府的新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就是为公众服务的政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既是对目前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问题频发现实的内部回应,也是对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政府变革潮流的外部回应;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又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一、价值认识不足
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服务于公民而非顾客;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受长期官僚制的影响,公务人员为公民服务的理念还未达成自觉,官本位的思想依旧严重。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职能重在管理,而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公共服务提供不到位、社会管理职能不足等问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无法满足公众的现实需求。同时,服务型政府也是民主政府、有效政府、廉洁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但目前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培育依旧不足,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单一且效率低下,“人治”色彩依旧浓厚,缺乏足够有效的对政府的内部和外部监督和约束,缺乏民主和法治传统,政府权力运转的随意性较大。
二、整合程度不足
由于整体顶层设计规划的缺乏、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机制、技术差距和数据标准的不统一等原因,各级政府之间、各部门之间、各业务系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信息资源彼此不能共享。政府部门分割和条块分割所造成的孤立而分散的政务服务信息依旧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造成了互不连接的“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信息需求与共享信息不匹配,无法有效满足公众不同的信息资源需求层次,社会协同治理的实现缺乏现实基础。公共价值行政理念“碎片化”、公共资源“碎片化”、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现象的出现和加剧,造成了政府资源的极大浪费,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严重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和增加了政府行政成本。
三、智慧程度不足
智慧政务是依赖信息技术实现主动、高效、个性化公共服务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智慧服务。智慧政务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发展的新形态。
从办公自动化到数字政府,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而政府资源的有限性无法回避,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智慧政务的建设进展。当今政府普遍缺乏熟练掌握和运用大数据和云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专业技术人才,政务网站等服务平台和个人隐私的安全性往往缺乏足够的保护。“外延式”的技术运用与公民“内涵”需求价值存在一定的不契合性,智慧政务的价值实现主体缺乏对其开放、包容和透明的内在特征的足够尊重,无法完全满足公民的日常需求。
四、开放程度不足
一方面,政府对公民诉求的回应性不足。由于传统的强调公民对政府单向遵守的管制型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全部消除,传统的官僚作风在一定程度依旧存在,为公民服务的理念并未深入所有公务人员的心中,政府对与公民之间的双向互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行政中缺乏对公民诉求的及时有效回应。另一方面,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多元主体的参与程度不高。由于信息化技术、沟通方式和参与渠道等方面的限制,多元主体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快速交流和及时共享,而其参与公共服务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的渠道缺乏以及自身诉求表达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多元主体的缺位。
参考文献:
[1]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行政论坛.2000(4):7-14
[2]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徐晓林,朱国伟.智慧政务:信息社会电子治理的生活化路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5):95-100.
[4]霍小军,袁飚.“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地方政府治理的影响分析与实践研究[J].电子政务,2016(10):2-9.
[5]陈潭,邓伟.大数据驱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6(07):7-8.
[6]薄贵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与路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05):94-99.
[7]翟云.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路径探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06):131-135.
[8]顾平安.“互联网+政务服务”流程再造的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7(09):28-31.
作者简介:于洋航(1989-),男,山东威海人,管理学博士,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杨觐瞳(1994-),女,云南保山人,经济学学士,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